提高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水平的路径探讨
摘要:长期以来,德育工作都是各学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亦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由于教育资源.文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严重的失衡.对此,以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践经验与管理趋势,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提出了相关改善思路,以期为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关键字: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教育;问题;思路;一.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一)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多元文化思潮的涌入,很多教育学者逐渐认识到学生德育的重要性.然而,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陲,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对德育教学普遍缺乏重视,存在较多认知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持有德育工作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德育工作并不能让学生学会什么技能或者知识.实践中也确实如此,大部分民族地区德育工作并没有遵循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开展,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教育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二)对德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除了重视程度不够,民族地区德育工作还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教育项目局限等问题.因此,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说教层面,德育活动局限在课堂和学校范围,缺乏具体.生动.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这就使得原本实践性强的德育工作成为了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平台,以致学生很难从中领悟到德育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如此,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三)德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实践中,很多民族地区的德育工作教师多数是由代课老师担任,还有部分退休教师或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整体专业性不强,既不能够采用与德育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不懂得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工作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另外,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编制不足,使得这部分地区的专业教师数量日渐减少,这就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学生整体品德素养的提升,以及德育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二.提高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可行思路(一)提高对民族地区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德育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纳入区域整体基础教育规划之中,确保民族地区的德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与其他学段的教育工作协调.并进.同时,还要将相关民族地区德育教育建设进行统筹化安排,适当.合理地给予财政支持,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充分尊重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确保教育资源分布合理,促进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均衡化发展.(二)结合民族地区当地需求和发展目标,有目的性地壮大德育师资队伍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需求出发,制定符合当地生产生活标准的教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广泛采取一系列教育专业人才吸引计划.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科学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德育教学管理队伍培训机制,逐步改善德育代课教师为主导的现象,切实解决德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编制问题,有效提高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三)加大对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资源辅助和资金投入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政府既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将德育工作经费进行统筹管理,一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切实改善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在当地加大对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民族地区德育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确保民族地区德育工作实现有序.持续开展.(四)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德育工作规范机制根据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制定与之相契合的德育目标,遵循目标指向设计德育工作内容.方法和活动主题,并逐步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横纵贯通的德育管理体系,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三者合力,共同推进德育工作有序进行.此外,还要重视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定符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工作目标的考评督导制度,将其结果与德育教师的业务考核相挂钩,使之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管理意识.三.结语提高民族地区德育教育工作水平与效率,对于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皆具重要意义.因此,民族地区学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探究与教研活动,督促专业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助力民族地区德育工作,实现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精神文明的同步提高.参考文献[1]李晓通,张成胜,寸亚玲.边疆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9):56.[2]郝万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贵州民族探究,2017,(6):154.[3]王关寿.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文学教育,2017,(12):152.
提出了相关改善思路,以期为民族地区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关键字:少数民族地区;德育教育;问题;思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