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 某高层框剪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课题名称: 某高层框剪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题需要学生运用专业所学的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估价、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和技能,熟悉工程管理的相关规范,并熟练掌握网络计划、工程估价等相关软件。通过该设计的编制,培养学生建立全过程的项目思维,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满足多方需求并取得平衡的能力,以及搜集资料、剖析数据、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剖析能力,符合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一、项目特点及要求
本课题探究项目为上海证大家园三期住宅小区,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巨峰路339弄,属于大型住宅小区。本工程选择20、21号高层住宅楼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建筑、结构特点:20、21号两栋高层分别位于小区北区的东南角和西北角,两栋楼均包含三个单元,以中心轴对称布置。两栋楼都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层(地下一层)为架空层,2~11层为标准层,12层为机房层,13层为大屋面,不含地下室。
(二)在施工部署和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特点:
1基础:基础采用桩基础,基础顶面标高-1.150m,土方开挖不考虑深基坑开挖。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混凝土等级C30。两栋楼均为两个独立的基础,所以在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考虑施工的先后顺序、土体的堆放、互相影响和沉降观测的等问题。
2主体:两栋楼建筑平面布置规整,整体结构相似,均为三单元,各单元相连又相互独立,整体呈现对称。但是两栋楼所处位置不同,21号楼位于项目西北角,距离道路较近,20号楼位于项目东南角,距离学校(未建)较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排流水施工、层间施工衔接、楼面工作面安排等问题。
3核心分部:整体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建议选择基础工程作为核心分部工程,对其进行部署和准备,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平面布置:该项目是大型住宅小区的一部分,现场较为紧凑,因此平面布置应注意与其他承包商的协调,不宜太过宽松。平面布置图应考虑其他相邻楼栋的位置。H21住宅楼与利津路间隔50米,土体开挖要做支护,采用基坑锚喷护壁,施工期间要注意高层建筑防护,防止物品坠落,砸伤道路上过往的行人或车辆。施工现场临近居民区和学校,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扬尘和噪音的管理。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同时位于居住区,要注重工程车辆对道路的破坏和污染。
5管理中的界面:管理部分应注意考虑土建与精装修、安装,地下与地上的界面划分和任务分配。
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该部分应包括业主的要求、图纸、规范,以及参照的技术规程、行业规范等。应详细列出以上文件的名称、编号等具体信息。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剖析
该部分应该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以及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并对施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作简要介绍。
(三)施工部署
该部分主要从进度、成本、资源和人员几个方面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划,主要应包括组织机构及分工、进度计划、工程量计算、资源计划和沟通协调计划几个部分。各部分计划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分工和组织机构
(1)承包工作范围:说明总体施工承包工作范围、工作包划分以及总包分包的任务分配。
(2)组织机构及职责:包括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各岗位职责说明。
2整体施工方案
(1)整体施工顺序:包括单体建筑物、重要分部工程的总体施工段划分和施工顺序。
(2)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举措:该部分说明应简明、扼要。
(3)核心分部工程
选取基础工程作为核心分部工程,在进度计划(含工程量计算)、施工工艺和技术等方面都要作详细计算和编排,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 进度计划
(1)时标网络图
(2)施工总进度计划:应包括承包范围的所有单体,进度计划体现整体施工过程、分部工程、不同结构层、不同单体之间的施工联系。
4主要工程量计算
该部分工程量计算的目的主要为以上“3进度计划”提供编制的依据,应根据工程类型和特点,计算各主要分部工程量和相应的主要资源耗用量。计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简略,应说明简略的原因、参照的具体构件,但基础工程的工程量必须详细计算。计算结果应提供构件编号、单位、数量和项目说明。对于详细计算的工程量,提供计算公式。建议电脑输入也可以手写,但必须采用表格形式并扫描成清晰的电子版。
5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1)主要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工期要求、资源限制,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劳力使用数量时间分布表及绘制劳动力直方图(要求用EXCEL表格制作)。
(2)主要设备使用计划: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租赁、进出场)计划和性能、微型加工机械使用计划。
(3)主要周转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
(四)施工准备
该部分主要是根据施工部署,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安排,应包括技术准备、生产准备、现场准备等。
1技术准备
(1)地质水文资料:搜集、掌握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气候资料,以及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说明可能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利因素,简要说明可以采取的相应举措将其影响降低至最小。
(2)专业分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该工程根据其工程特点,需要编制的专业专项技术方案名称和编制完成时间。
2生产准备
包括需要办理各种开工手续,施工材料供应计划、进场计划以及保管管理办法。计划应列表说明名称、数量、时间等。
3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校验:要求提供现场测量控制网点图。
(2)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方案。
(3)临时用水需用量说明:给水部分包括流量、水泵选型、取水点设置、管网布置图;排水部分包括排水管径、管网布置图、排水沟等的设置。
(4)临时用电需用量说明:施工现场用电可分为施工机械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应列出现场用电设备表,说明设备型号、功率和使用时间。同时,说明临时用电电源方案,提供电力设备及配电网路布置和导线选择。
(5)施工平面图:要求根据以上准备资料和数据,针对所选20、21号楼进行施工平面的设计,包括临时道路和围墙,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可借助软件进行设计,提交电子稿。
(五)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该部分对前面选定的核心分部工程,即基础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对施工方法和技术举措进行详细的编写,应包括对其施工顺序、流水段划分、施工工艺、计算验算等进行系统说明。
(六)施工管理
该部分主要从项目管理角度,对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策划。应包括工期目标及保证举措、质量目标及保证举措、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举措、环境保护举措、季节性施工保证举措。
(七)附件:根据前面六个部分,列出所有图表和相关材料。
对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报告总字数为1万字以上,不包含图纸、计算书等。毕业论文总体提交成果(含所有图纸、计算书)总厚度不少于60页,字体格式参照统一要求;
2 中文摘要约300-4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350个实词左右;
3 参考文献需查阅文献12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4 毕业论文报告中有关于图纸、计算书、电子表格等,应在毕业论文报告后以附录形式列出。
二、本课题成果应单独提交以下图表
1施工总进度时标网络图;
2总进度计划,要求用PROJECT07及以上版本编制;
3工程量计算书:包括工程量列表和计算书。工程量列表应包括编号、项目特征描述、工程量和相应的主要资源耗用量(如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计算书应有构件名称和公式,对于简略的部分要列出简化的计算方法和参照的构件;
4主要劳动力计划:应体现施工流水段划分、工期要求、资源限制,提交成果包括劳力使用数量时间分布表和劳动力直方图,要求用EXCEL表格制作。该项表格需要对应于工程量和定额,对20、21号楼工程编制劳动力计划;
5施工平面图:要求根据项目提供的总图,进行施工平面的设计,提交手画图或CAD绘制图。本工程应对所选20、21号楼进行总图设计;
6 项目施工图纸:应包括建筑和结构专业的相关图纸,方便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彭圣浩主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2008.
[4]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三版)[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韩同银、刘庆凡主编,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M],我国铁道出版社,2008.
[6]曹海莹、赵欣、骆中钊编著,施工组织[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彭尚银、陈昌华主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M],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程编写委员会,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M],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杨波主编,建筑施工实用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
[10]钱昆润,建筑施工组织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M], 2004.
[11]Bubshait, Abdulaziz A;Farooq, Gulam,Jannadi;M. Osama;Assaf, Sadi A;Quality practices in design organization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Economics. Nov99, Vol. 17 Issue 6, p799-809. 11p. 1 Diagram, 3 Charts.
[12]Oladinrin, Olugbenga Timo;Ho, Christabel Man-Fong; Embeddedness of codes of ethics i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09699988). 2016, Vol. 23 Issue 1, p75-91. 17p.
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题需要学生运用专业所学的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估价、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和技能,熟悉工程管理的相关规范,并熟练掌握网络计划、工程估价等相关软件。通过该设计的编制,培养学生建立全过程的项目思维,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满足多方需求并取得平衡的能力,以及搜集资料、剖析数据、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剖析能力,符合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一、项目特点及要求
本课题探究项目为上海证大家园三期住宅小区,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巨峰路339弄,属于大型住宅小区。本工程选择20、21号高层住宅楼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建筑、结构特点:20、21号两栋高层分别位于小区北区的东南角和西北角,两栋楼均包含三个单元,以中心轴对称布置。两栋楼都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层(地下一层)为架空层,2~11层为标准层,12层为机房层,13层为大屋面,不含地下室。
(二)在施工部署和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特点:
1基础:基础采用桩基础,基础顶面标高-1.150m,土方开挖不考虑深基坑开挖。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混凝土等级C30。两栋楼均为两个独立的基础,所以在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考虑施工的先后顺序、土体的堆放、互相影响和沉降观测的等问题。
2主体:两栋楼建筑平面布置规整,整体结构相似,均为三单元,各单元相连又相互独立,整体呈现对称。但是两栋楼所处位置不同,21号楼位于项目西北角,距离道路较近,20号楼位于项目东南角,距离学校(未建)较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排流水施工、层间施工衔接、楼面工作面安排等问题。
3核心分部:整体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建议选择基础工程作为核心分部工程,对其进行部署和准备,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平面布置:该项目是大型住宅小区的一部分,现场较为紧凑,因此平面布置应注意与其他承包商的协调,不宜太过宽松。平面布置图应考虑其他相邻楼栋的位置。H21住宅楼与利津路间隔50米,土体开挖要做支护,采用基坑锚喷护壁,施工期间要注意高层建筑防护,防止物品坠落,砸伤道路上过往的行人或车辆。施工现场临近居民区和学校,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扬尘和噪音的管理。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同时位于居住区,要注重工程车辆对道路的破坏和污染。
5管理中的界面:管理部分应注意考虑土建与精装修、安装,地下与地上的界面划分和任务分配。
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该部分应包括业主的要求、图纸、规范,以及参照的技术规程、行业规范等。应详细列出以上文件的名称、编号等具体信息。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剖析
该部分应该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以及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并对施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作简要介绍。
(三)施工部署
该部分主要从进度、成本、资源和人员几个方面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划,主要应包括组织机构及分工、进度计划、工程量计算、资源计划和沟通协调计划几个部分。各部分计划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分工和组织机构
(1)承包工作范围:说明总体施工承包工作范围、工作包划分以及总包分包的任务分配。
(2)组织机构及职责:包括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各岗位职责说明。
2整体施工方案
(1)整体施工顺序:包括单体建筑物、重要分部工程的总体施工段划分和施工顺序。
(2)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举措:该部分说明应简明、扼要。
(3)核心分部工程
选取基础工程作为核心分部工程,在进度计划(含工程量计算)、施工工艺和技术等方面都要作详细计算和编排,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 进度计划
(1)时标网络图
(2)施工总进度计划:应包括承包范围的所有单体,进度计划体现整体施工过程、分部工程、不同结构层、不同单体之间的施工联系。
4主要工程量计算
该部分工程量计算的目的主要为以上“3进度计划”提供编制的依据,应根据工程类型和特点,计算各主要分部工程量和相应的主要资源耗用量。计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简略,应说明简略的原因、参照的具体构件,但基础工程的工程量必须详细计算。计算结果应提供构件编号、单位、数量和项目说明。对于详细计算的工程量,提供计算公式。建议电脑输入也可以手写,但必须采用表格形式并扫描成清晰的电子版。
5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1)主要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工期要求、资源限制,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劳力使用数量时间分布表及绘制劳动力直方图(要求用EXCEL表格制作)。
(2)主要设备使用计划: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租赁、进出场)计划和性能、微型加工机械使用计划。
(3)主要周转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
(四)施工准备
该部分主要是根据施工部署,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安排,应包括技术准备、生产准备、现场准备等。
1技术准备
(1)地质水文资料:搜集、掌握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气候资料,以及工程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说明可能给工程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利因素,简要说明可以采取的相应举措将其影响降低至最小。
(2)专业分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该工程根据其工程特点,需要编制的专业专项技术方案名称和编制完成时间。
2生产准备
包括需要办理各种开工手续,施工材料供应计划、进场计划以及保管管理办法。计划应列表说明名称、数量、时间等。
3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点校验:要求提供现场测量控制网点图。
(2)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方案。
(3)临时用水需用量说明:给水部分包括流量、水泵选型、取水点设置、管网布置图;排水部分包括排水管径、管网布置图、排水沟等的设置。
(4)临时用电需用量说明:施工现场用电可分为施工机械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应列出现场用电设备表,说明设备型号、功率和使用时间。同时,说明临时用电电源方案,提供电力设备及配电网路布置和导线选择。
(5)施工平面图:要求根据以上准备资料和数据,针对所选20、21号楼进行施工平面的设计,包括临时道路和围墙,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可借助软件进行设计,提交电子稿。
(五)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该部分对前面选定的核心分部工程,即基础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对施工方法和技术举措进行详细的编写,应包括对其施工顺序、流水段划分、施工工艺、计算验算等进行系统说明。
(六)施工管理
该部分主要从项目管理角度,对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策划。应包括工期目标及保证举措、质量目标及保证举措、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举措、环境保护举措、季节性施工保证举措。
(七)附件:根据前面六个部分,列出所有图表和相关材料。
对本毕业论文(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报告总字数为1万字以上,不包含图纸、计算书等。毕业论文总体提交成果(含所有图纸、计算书)总厚度不少于60页,字体格式参照统一要求;
2 中文摘要约300-4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350个实词左右;
3 参考文献需查阅文献12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4 毕业论文报告中有关于图纸、计算书、电子表格等,应在毕业论文报告后以附录形式列出。
二、本课题成果应单独提交以下图表
1施工总进度时标网络图;
2总进度计划,要求用PROJECT07及以上版本编制;
3工程量计算书:包括工程量列表和计算书。工程量列表应包括编号、项目特征描述、工程量和相应的主要资源耗用量(如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计算书应有构件名称和公式,对于简略的部分要列出简化的计算方法和参照的构件;
4主要劳动力计划:应体现施工流水段划分、工期要求、资源限制,提交成果包括劳力使用数量时间分布表和劳动力直方图,要求用EXCEL表格制作。该项表格需要对应于工程量和定额,对20、21号楼工程编制劳动力计划;
5施工平面图:要求根据项目提供的总图,进行施工平面的设计,提交手画图或CAD绘制图。本工程应对所选20、21号楼进行总图设计;
6 项目施工图纸:应包括建筑和结构专业的相关图纸,方便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彭圣浩主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2008.
[4]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三版)[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韩同银、刘庆凡主编,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M],我国铁道出版社,2008.
[6]曹海莹、赵欣、骆中钊编著,施工组织[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彭尚银、陈昌华主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M],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程编写委员会,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M],我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杨波主编,建筑施工实用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
[10]钱昆润,建筑施工组织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M], 2004.
[11]Bubshait, Abdulaziz A;Farooq, Gulam,Jannadi;M. Osama;Assaf, Sadi A;Quality practices in design organization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Economics. Nov99, Vol. 17 Issue 6, p799-809. 11p. 1 Diagram, 3 Charts.
[12]Oladinrin, Olugbenga Timo;Ho, Christabel Man-Fong; Embeddedness of codes of ethics i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09699988). 2016, Vol. 23 Issue 1, p75-91. 17p.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rws/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