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精神世界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例


课题探究现状:

道林格雷的画像,亦作道林格雷的肖像,由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是极少数仍广受欢迎的十九世纪唯美主义小说之一,也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道林格雷精神世界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整个小说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主义小说之一,也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道林格雷精神世界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层次的反应了人性在欲望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无奈。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道林格雷的心理与精神世界的角度出发,深入研读了王尔德在小说中描写的道林格雷从纯真的小镇少年到堕落于欲望中而不能自拔的贵公子而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这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与人生观。比如,秦红丽(2011)认为由于真实自我的抹杀与想象自我的构建导致了主人公的悲剧。肖萍(2000)着重剖析了道林格雷精神世界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力量的失衡而造成的格雷的病态人格与人性悲剧。招谦(2013)重点剖析了美与丑、善与恶总是辩证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如果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对美和丑有了畸形的理解,就会同道林格雷一样一直过着双重人格的生活,游走于唯美主义和反唯美主义之间,最终将会一步步走向深渊。马翔(2014)从拉康的镜像原理剖析了道林格雷之所以对自己的画像如此着迷是因为画像向他展示了他精神世界中理想的自己,同时指出道林格雷就是作者王尔德的一个自身理想化的替身。李小蕾,叶芳(2008)着重从西蒙·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种结构来剖析书中的人物,主人公道林格雷代表了最不易的“本我”,格雷精神世界的动荡即是“本我”为了协调和满足“自我”和“超我”的产物。王慧(2007)将道林格雷的精神世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剖析理论相对比,得出了两者间拥有共同的缘起时代同时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于对临床病人的探究,所以他理论中的“本我”是隐藏的是没有实现愿望的,而王尔德塑造的道林格雷代表的“本我”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延伸,他将“本我”放在了一个更明朗的地方进行展示,得出了“本我”不能反其道而占上风的结论。欧阳青瑶(2010)按照剧情的发展,讲述了道林格雷是如何从一个单纯的小镇青年,一步步走向堕落而沉溺于欲望中不能自拔导致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探究维度很多,通过各种探究结果,读者们可以更加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其小说精华所在。但是过去的评析较多都是通过对小说的研读而上升到对作者王尔德的剖析,并没有深入具体探究过主人公道林格雷在每个阶段内的精神世界的变化,以及每个阶段身边的人对道林格雷精神世界的影响。

课题探究目的:
王尔德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除了道林格雷外,还刻画了画家霍华德、勋爵亨利·华顿、女演员西比尔等人物,本文旨在从不同的内外因素:比如内在因素:道林格雷自身性格的软弱性妥协性,外在因素:维多利亚背景的社会时代,以及身边朋友对道林格雷的“引导”等来对道林格雷精神世界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揭示在充满诱惑和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中,人性堕落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环境以及周围朋友的生活理念都会在任何一个有机会的情况下渗透进我们的思想中,或是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或是惹我们坠入堕落的深渊。可以说外在因素是人性堕落的必要条件,但是堕落的最根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7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