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理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时代(含国内外相关探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1)选题时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关于犯罪问题的思想观点,且早在唐朝时的唐律疏议中就有了比较丰富和具体的有关女性犯罪的规定。如,①在户婚篇、贼盗篇、斗讼篇和杂律篇中就有关于女性犯罪的条款与处罚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丰富和具体的有关女性犯罪的规定。如,①在户婚篇、贼盗篇、斗讼篇和杂律篇中就有关于女性犯罪的条款与处罚;②唐律有对特权阶层妇女和对普通妇女的优恤制度。(注:参见安徽警官职业学报, 杨晓辉,〈唐律疏议〉有关女性犯罪规定的梳理,2006年06期)先后有众多学者探究探究了女性犯罪的心理剖析,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可行的预防举措。
在近现代时期,西方犯罪学已在我国传播,并且在新我国成立后,也加强了自身对犯罪学的探究,并把女性犯罪做为一个专题来探究。
尽管早在唐代就有了关于女性犯罪的著述,但后劲不足,在近现代的发展上明显落后于西方,按照当代德国犯罪学家施奈德对犯罪学历史时期的划分为三:①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女性犯罪学思想。这一时期,以龙勃罗梭和菲利为代表,认为女性犯罪是生物学因素作用的结果,女性犯罪是一种“假男人”,是“天生的犯罪人”;②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女性犯罪探究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O波拉克和W·I·托马斯,他们继承了龙勃罗梭和菲利的“生物决定论”观点,但在某些方面比其更胜一筹;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探究可分为:现代生物学派、现代社会学派、女权主义者的批判思想等。(注:参见公安大学学报, 何湘娜,近现代西方女性犯罪探究发展综述,2000年 06期)在西方,对女性犯罪的预防也有自己的观点,并在犯罪心理预测和犯罪心理预防的探究上,处于领先水平。
(2)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刑法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犯罪学与刑法学紧密相连,其以犯罪原因为核心,关注什么是犯罪、为什么犯罪以及犯罪条件和如何预防犯罪等。女性犯罪是犯罪学探究的一部分,当然,刑罚也是要惩罚、教育改造和预防女性犯罪的。是故,探究女性犯罪可以为犯罪学的探究和发展提供依据,也可为刑法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刑法能更好的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公民的合法权利。
现实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女性犯罪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开展女性犯罪的心理探究日益成为国际女性犯罪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女性犯罪在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犯罪不仅损害她们自身,甚至危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给社会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女性犯罪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等,因此,探究女性犯罪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及如何预防,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老师注:时代要综述国内外关于探究该问题的探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论述相对要具体,突出其实践上难以解决,理论上的矛盾和不明晰等。意义要突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选题探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探究方法:
①辨证方法:将女性犯罪放置于其所处的环境中具体剖析,找出它与其他因素所固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②案例剖析方法:针对具体的案件和事例来剖析女性犯罪。
(2)主要内容:
一、女性犯罪的综合概述。
二、简述国内女性犯罪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主要行为模式及其心理特征。
(一)财产型犯罪及其心理特征;
(二)暴力型犯罪及其心理特征;
(三)性犯罪及其心理特征
四、女性犯罪的心理剖析。
(一)影响女性犯罪心理的因素;
(二)女性罪犯的犯罪心理剖析;
五、女性犯罪的心理预防。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述;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心理学依据;
(三)针对影响女性犯罪心理的因素提出的预防举措;
(四)女性犯罪的主体因素预防。
(老师注:方法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的发展的方法、注释探究法、社会学探究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剖析法、比较法等等。选题内容主要写出大纲。)
3、探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探究条件:
资料充实,通过上网查询所需资料,信息量大而且权威,并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探究成果。有前人探究的成果,可以为我所用。比如:我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优势,查阅相关书籍,如:犯罪心理学、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等,广泛的了解相关信息,旁征博引,为文章增加说服力。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随着女权的伸张、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普遍,世界各国的女性犯罪率也是逐年上升。在,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犯罪日益突出,出现了女性犯罪男性化,并呈现出低龄、暴力和主动的趋向。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犯罪的类型也趋于多元化。就此问题,用辨证等方法剖析女性犯罪的主要行为模式、心理原因及特点,并据此来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从犯罪心理的宏观预防和犯罪的主体因素预防的角度提出具体预防举措,更好的控制和减少女性犯罪,更好的保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
预期的结果:
约5000-10000字。完成一篇合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
(老师注:探究条件还包括资料充实、论文有前期成果、有实习实践经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