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民间传说来探讨非洲传统文化
一、探究的目的、意义与应用前景等:
探究目的: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叙述了黑人女孩佩克拉·布里德洛夫悲剧的一生。自问世以来,学者们主要从意识形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最蓝的眼睛叙述了黑人女孩佩克拉·布里德洛夫悲剧的一生。自问世以来,学者们主要从意识形态、女性主义以及叙事等角度对此作品进行解读。本文拟通过剖析作品中的黑人民间传说来探讨非洲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学创作中的深远影响以及对黑人民族精神的传承意义。托妮·莫里森吸纳了民间文学的营养,有意义地解构了白人主流文化的霸权。
意义与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剖析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民间神话传说来体现托妮·莫里森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巨大贡献,以此激发读者从全新的角度探索此书。这篇论文强调民间传说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读者在理解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赋予学者们新的灵感。
二、探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探究内容:
论文拟从作品中的黑人民间传说来体现其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首先介绍作家的相关信息,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他学者对这一作品的相关探究;其次介绍黑人民间文学及其传统;然后通过文本细读剖析作品中的主要黑人民间传说,揭示其中寓意以及对黑人民族的深远影响,并说明现实与观念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强调了民间传说,引发读者思考。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介绍作品中主要黑人民间传说的寓意及其深远影响。
2.剖析作家如何通过民间神话传说来体现黑人的主流意识形态。
3.民间传说的传承对当今作家创作新的文学作品有何重要作用。
三、探究思路、方法和当前收集的文献:
探究思路: 仔细阅读原著,广泛查阅和收集材料,本文通过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民间传说剖析黑人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传说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方法: 运用主题学等方法,结合美国黑人文化,紧扣文学细读,探究托妮·莫里森对美国黑人文学的重大贡献,最后揭示民间传说对于文学创作的深远意义。
文献:
[1] Morrison Toni.The Bluest Eye. 1970.
[2] 普·伊泰密、普·古列依 著,南文贞 译.非洲民间传说。1955.
[3]李晓玲. A Study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4:18-20+22.
[4]Cormier-Hamilton,Patricia."Black Naturalism and Toni Morison:The Journey Away from Self-love in The Bluest Eye."Melus 19.4(Winter 1994):190,19p.EBSCO host.
[5]W. E. B. Du 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张宏薇. 最蓝的眼睛的文化透视[J]. 外语学刊,2008,05:139-142.
[7]赵纪萍. 幽香独具的黑色奇葩——解读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特征[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23-26.
[8]王家湘.黑人民间文化的继承者-谈托尼莫里森的小说艺术,载文艺报,1994年1月15日.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创新之处:介绍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民间传说及其意义与影响,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剖析黑人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揭示民间的神话传说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五、探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 2016年09月 在指导老师帮助下确定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2016年10月 收集整理资料和相关文献,研读相关的作品
第三阶段 2016年11月 确定论文,论文框架及论文提纲
第四阶段 2017年02月 整理写作思路,开始论文写作
第五阶段 2017年03月 基本完成论文初稿并交于指导老师审阅
第六阶段 2017年04月初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