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实习生教师反馈语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师生授受”的学习模式逐渐让位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师生的相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ldquo;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师生的相互配合,良好的课堂氛围更是需要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反馈作为引发与维持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被视为提高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核心。张强(2008)指出教师应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而且有效的反馈,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自觉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
针对课堂的教师反馈语,国外学者有很多探究。 Ellis(1982)认为教师反馈语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所做出的反应,包括教师的纠错认可澄清请求等等。
针对教师反馈语的分类方面,Vigil和Oller(1976)提出二语习得的课堂可以将反馈语分为认知反馈与情感反馈,前者是对外语信息的理解程度,后者则传递师生在英语对话过程中动机与情感方面的相互支持。Richards和Lockhart(1996)则将反馈话语分为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前者是针对学生的回答内容或所提供信息的正确与否给出的回应,后者则是针对学生所使用语言的准确性作出的回应,即教师对语言形式进行澄清或纠错。Cullen(2002)将反馈语分为评价性反馈与话语性反馈。Chaudron回顾大量关于反馈探究的文献后得出结论,英语课堂中某些错误如话语内容和词汇错误比语音和语法错误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从而得到较多的反馈信息。
目前这个阶段,也出现不少针对教师反馈语问题的探究。周星和周韵(2002)对反馈语作用的探究主要针对情感方面,发现教师采用的大多是积极有效的以表扬为主的反馈方式而很少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吴宁(2012)针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探究,指出了教师反馈语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例如反馈语过于单调,形式过于单一和缺乏目的性等,并对此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如教师应巧用反馈语,使反馈语简单生动,或者采用多元化的反馈语,加入身势语言等。宋金元,蔡小玲(2000)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反馈语的功能及其语言形式进行了分类;剖析了其产生的语用动机,探究了制约它在会话结构中出现的相关性因素。
翻阅一些主要的英语报刊杂志,不难发现,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已经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特征做了很多的探究。这其中包括对反馈语的定义,分类,功能等具体的一些探究。然而,在这些国内外的外语课堂话语探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师范生实习课堂的调查与探究。张彦琳(2014)通过将英语师范生的实习课堂和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进行对比,发现优秀教师相比实习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展示性问题和评价性反馈。范晓敏(2011)指出在实习教师英语课堂教学中,实习教师往往掌握课堂的话语权,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较少。对于实习教师话语的剖析评价往往是现场的,简短的,没有太多主要针对英语师范生在中学课堂的反馈语的探究。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英语师范生在中学课堂中反馈语的使用情况,并对其特征进行剖析。
课题探究目的:
教师反馈话语是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互动及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观察5位11级英语师范生实习的课堂录像,剖析师范实习生的课堂反馈语的数量,类型,课堂反馈语对学生的话语输出和课堂互动的影响以及实习老师和学生对于课堂反馈语的态度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实习生自身教学技能,改善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的培训有着一定启示作用。
课题探究要点: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反馈语定义
2.2 外语教师反馈语分类
2.3 有关外语教师反馈语的国外探究
2.4 有关英语教师反馈语的国内探究
3. 探究方法
3.1 探究问题
3.2 探究对象
3.3 探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剖析
4. 结果和探讨
4.1 实习生英语课堂反馈语的数量
4.2 实习生英语课堂反馈语的类型
4.3 实习生英语课堂反馈语对学生课堂话语输出和课堂互动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