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迁徙自由权
探究目的和意义:
以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时代。首先,通过对迁徙自由权的含义和历史发展的探究,能对迁徙自由权的含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通过对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的剖析,寻找一条我国特色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的了解。其次,通过对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的剖析,寻找一条我国特色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路径。最后理解该意见的出台对公民迁徙自由宪法保护实现的重要意义。
课题探究现状:
1.关于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含义的剖析和介绍,国内大部分的著作都是先从国外的法律和国内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讲起,对各个阶段对于迁徙自由权的规定、限制的原因进行论述。
2.关于宪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剖析,学界的探讨很热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必要性,有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阐述,如张鹏宇的公民迁徙自由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剖析,有的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阐述,如张瑛杰的浅析迁徙权,总之各家观点不同,但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
3.关于宪法保护的实现路径,各家观点基本相同,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
4.学界一直在呼吁恢复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但对相关问题探究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种“预设”的理念,即认为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并予以保障。但对影响公民迁徙自由宪法保护实现的现实障碍剖析较少。
课题探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1.主要内容(1)迁徙自由权的基本理论(2)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历史回顾与现状(3)迁徙自由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4)实现宪法保护的举措
2.实施方案:充分运用图书馆的资源查阅大量与论文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同时利用网络优势,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探究的动态。
3.(1) 以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时代,提出户籍改革制度对宪法保护实现的重大意义。
(2)借鉴国外法律关于迁徙自由权的相关规定,提出我国如何实现自己特色的迁徙自由权。
课题进度安排:
1.2017年10月10日——10月15日,查阅文献资料,关注新闻热点,收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的信息,从公民基本权利权的众多内容中找出探究的方向,初步制定选题的内容。
2.2017年10月16日,仔细阅读所收集的资料,老师下达任务书。
3.2017年10月17日——12月13日,拟写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报告。
4.2017年12月14日——2018年3月31日,再次进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与删选,对论文进行初步构思,完成初稿。
5.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15日,按照指导老师的指出的问题和建议,对论文修改与完善。
6.2018年5月16日,毕业设计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怀章,童丽君,论迁徙自由在的实现 [D].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报-2003-07-10.
[2] 孙来冰,论“迁徙自由权”应当重新入宪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06-25
[3] 刘钢,吕堂生.试论迁徙自由权重新入宪的宪政意义[D].法制与社会.2007(7).
[4] 周作翰,李风华.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制度变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
[5] 201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改革的意见
[6] 张瑛杰.浅析迁徙权[D].重庆科技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7]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0页.
[8] 林喆.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