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零件加工工艺及铣夹具设计(附件)【字数:7188】
摘 要本次设计有两个部分,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以及铣槽时夹具的设计,在工序安排上,可以先加工花键孔,再通过拨叉零件的花键孔定位加工底槽以及上端面,最后攻螺纹孔。工艺部分完成后进行铣槽夹具的设计,定位部分是平面加花键轴定心定位,夹紧部分选择汽缸夹紧方式。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普通车床发展史 1
1.2CA6140车床拨叉 1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3
2.1拨叉零件的分析 3
2.1.1零件的作用 3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1.3零件的工艺要求 4
2.1.4毛坯的选择 4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 5
3.1毛坯的分析和制造 5
3.2工艺过程的考虑要素 5
3.3表面工艺方案的选取 5
3.3.1平面 5
3.3.2孔 6
3.4定位基准的选取原则 6
3.4.1选取粗基准 6
3.4.2选取精基准 7
3.5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7
3.6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3.7确立重要工序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9
3.8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的选取 10
第四章 设计铣槽夹具 16
4.1夹具设计的预前准备 16
4.2选取适当的定位方案 16
4.3选取适当的夹紧方案并计算夹紧力 17
4.3.1夹紧方案的选取 17
4.3.2夹紧力计算和检验 18
4.4误差检验与分析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1.1普通车床发展史
机械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程度和机床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中期,转塔车床出现,紧接着回转车床出现;1873年,斯潘塞制造了一台单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车床开始由单独电机驱动。随着一战后各种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以及专门化车床也随之迅速发展。带液压仿形装置的液压车床的出现提高小批量零件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产效率。之后程序控制车床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带有丝杆和光杆,1797年由莫兹利制成,采用滑动刀架,可以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1800年,他开始使用铸铁作为机床的床身,用惰轮配合交换齿轮对实现不同螺距的螺纹车削。莫兹利于1815年制成的第一台紧凑的台式发动机,开启了船用发动机制造业的新时代。
/
图11 CA6140卧式车床外形结构图
1.2CA6140车床拨叉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中涉及到的是CA6140普通车床,CA6140是原C620改进而来,是普通车床的典型代表,属于通用机床(如图11),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工具修理,也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床身的刚性好,精度保持性好,具有较宽的变速和加工范围。
如图12所示为车床主轴箱中的变速操纵机构,本次设计任务中的拨叉(如图13)位于该机构中。
/
图12 变速操纵机构
此次课题主要围绕拨叉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铣槽18(图13)夹具的设计。要求对工艺设计的参数选择有实际参考价值,了解整个工艺选择的原理,合理安排相关工序。夹具部分更加要考虑实际生产量和实际生产环境,定位和加紧的方案也要明确且合理。
/
图13 拨叉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2.1拨叉零件的分析
2.1.1零件的作用
CA6140拨叉零件(型号为831003,见图21,以下称为拨叉), 主要起换档的作用,使主轴能够按照需要运动,以此得到相应的速度和扭矩,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
/
图21 831003型拨叉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拨叉零件具有较为复杂的形状,同时因为零件尺寸较小,因而要求内花键一级吗上端面的加工精度较高。对于影响零件性能与工作寿命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则是加工工艺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各表面的加工质量都会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
安排后续工序时要求考虑零件的材料、尺寸,以此为前提合理安排工序,在保证零件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工序数。
2.1.3零件的工艺要求
零件的设计要求包括两个部分:合理的结构以及良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能,在实现加工可能的同时也要保证加工的便利性。也就是所谓的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使得工人的劳动量降到最低。
其加工有五组加工:铣侧面;拉?25H7内花键孔;粗精铣上端面;粗精铣18H11底槽;钻、铰2?M8通孔,并攻丝。
(1) 为了实现后续所需要的加工精度,要求粗糙度Ra=6.3,即加工侧面,为之后的工序提供良好的定位面。
(2) 内花键槽?25H7以?22H12为基础用拉刀加工,花键槽的槽数是6,底边Ra=1.6,侧边Ra=3.2,?22H12内孔粗糙度Ra=6.3。
(3) 上端面的粗精加工要求粗糙度Ra=3.2。
(4) 18H11底槽的粗精加工,两槽边的粗糙度Ra=3.2,槽底面粗糙度Ra=6.3。
(5) 钻2?M8的螺纹孔,两螺纹孔中心距要求为25mm。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普通车床发展史 1
1.2CA6140车床拨叉 1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3
2.1拨叉零件的分析 3
2.1.1零件的作用 3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1.3零件的工艺要求 4
2.1.4毛坯的选择 4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 5
3.1毛坯的分析和制造 5
3.2工艺过程的考虑要素 5
3.3表面工艺方案的选取 5
3.3.1平面 5
3.3.2孔 6
3.4定位基准的选取原则 6
3.4.1选取粗基准 6
3.4.2选取精基准 7
3.5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7
3.6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3.7确立重要工序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9
3.8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的选取 10
第四章 设计铣槽夹具 16
4.1夹具设计的预前准备 16
4.2选取适当的定位方案 16
4.3选取适当的夹紧方案并计算夹紧力 17
4.3.1夹紧方案的选取 17
4.3.2夹紧力计算和检验 18
4.4误差检验与分析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1.1普通车床发展史
机械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程度和机床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中期,转塔车床出现,紧接着回转车床出现;1873年,斯潘塞制造了一台单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车床开始由单独电机驱动。随着一战后各种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以及专门化车床也随之迅速发展。带液压仿形装置的液压车床的出现提高小批量零件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产效率。之后程序控制车床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带有丝杆和光杆,1797年由莫兹利制成,采用滑动刀架,可以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1800年,他开始使用铸铁作为机床的床身,用惰轮配合交换齿轮对实现不同螺距的螺纹车削。莫兹利于1815年制成的第一台紧凑的台式发动机,开启了船用发动机制造业的新时代。
/
图11 CA6140卧式车床外形结构图
1.2CA6140车床拨叉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中涉及到的是CA6140普通车床,CA6140是原C620改进而来,是普通车床的典型代表,属于通用机床(如图11),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工具修理,也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床身的刚性好,精度保持性好,具有较宽的变速和加工范围。
如图12所示为车床主轴箱中的变速操纵机构,本次设计任务中的拨叉(如图13)位于该机构中。
/
图12 变速操纵机构
此次课题主要围绕拨叉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铣槽18(图13)夹具的设计。要求对工艺设计的参数选择有实际参考价值,了解整个工艺选择的原理,合理安排相关工序。夹具部分更加要考虑实际生产量和实际生产环境,定位和加紧的方案也要明确且合理。
/
图13 拨叉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2.1拨叉零件的分析
2.1.1零件的作用
CA6140拨叉零件(型号为831003,见图21,以下称为拨叉), 主要起换档的作用,使主轴能够按照需要运动,以此得到相应的速度和扭矩,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
/
图21 831003型拨叉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拨叉零件具有较为复杂的形状,同时因为零件尺寸较小,因而要求内花键一级吗上端面的加工精度较高。对于影响零件性能与工作寿命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则是加工工艺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各表面的加工质量都会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
安排后续工序时要求考虑零件的材料、尺寸,以此为前提合理安排工序,在保证零件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工序数。
2.1.3零件的工艺要求
零件的设计要求包括两个部分:合理的结构以及良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能,在实现加工可能的同时也要保证加工的便利性。也就是所谓的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使得工人的劳动量降到最低。
其加工有五组加工:铣侧面;拉?25H7内花键孔;粗精铣上端面;粗精铣18H11底槽;钻、铰2?M8通孔,并攻丝。
(1) 为了实现后续所需要的加工精度,要求粗糙度Ra=6.3,即加工侧面,为之后的工序提供良好的定位面。
(2) 内花键槽?25H7以?22H12为基础用拉刀加工,花键槽的槽数是6,底边Ra=1.6,侧边Ra=3.2,?22H12内孔粗糙度Ra=6.3。
(3) 上端面的粗精加工要求粗糙度Ra=3.2。
(4) 18H11底槽的粗精加工,两槽边的粗糙度Ra=3.2,槽底面粗糙度Ra=6.3。
(5) 钻2?M8的螺纹孔,两螺纹孔中心距要求为25m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