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楼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三层楼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20200128195448]
摘 要
本文介绍一种电梯PLC控制系统。电梯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活载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电梯运行PLC系统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电梯运行的“稳、准、快”的运行目的。该系统主要由PLC、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发光指示器和变频器组成为一体的控制系统。本机控制单元采用以三菱公司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机器进行全过程控制。
整个系统通过PLC、逻辑控制电路对电梯的升降;加、减速;平层;起动、制动控制,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平层精度高、易于理解与掌握。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elevator PLC control system. The elevator is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s indispensable high-rise buildi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t relies on electricity, you can drag a manned live loading of the ca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ft vertically within the rail to do exercise, in peoples liv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elevator PLC control syst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requirements of up elevator to run "steady, accurate, fast," the purpose of the opera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PLC, logic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AC induction motors, relays, contactors, limit switches, buttons, LED indicators and the frequency composition as on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unit uses the Mitsubishi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machine.
The entire system through PLC, logic control circuit to the elevator lift;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flat layer; starting, braking control, and its simple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high precision leveling, eas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课题与其背景 2
(二)、课题的提出与选定 2
二、总体实施的方案 2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2
(二)、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 3
1、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结构 3
2、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4
(三)、设计布局和选型 5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5
(一)、PLC的基本结构与框图 5
(二)、PLC的基本结构 6
1、 CPU模块 7
2、 I/O模块 7
3、编程器 7
(三)、PLC的工作运行原理 7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8
2 、 扫描周期 8
四、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0
(一)、电梯PLC控制系统程序解析 10
1、 程序思路 10
2、 电梯的初始状态、运行中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分析 10
3、 实际运行中的控制要求分析 10
4、 电梯的7项控制要求 11
(二)、电梯电路图设计 12
1、硬件连接图 12
2、电梯运行主电路图 13
3、I/O分配表 14
4、任务描述 15
5、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5
6、 电梯控制流程图 15
(三)、组态软件的模拟与调试 16
1、 组态软件 16
2、 组态变量分配 16
3、组态画面 17
五、 结论 19
致 谢 20
参考资料 20
附 录 21
附录1 PLC软件系统程序 21
附录2 MCGS组态可读程序 29
(一)、课题与其背景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高层楼房的不断建设,电梯在国名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行程和一些商业企业,居民小区有着广泛的运用,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高层建筑垂直运输 - 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结构紧凑,不断,不断更轻的体积,紧凑的技术作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机械系统结构简化,尺寸小,更轻的材料,先进的技术为导向,外形美观技术。同时,无机房电梯在新世纪将有更大的步伐。
电梯现在是广泛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进步,与世界接轨,并逐步进入乡镇的城市化,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电梯使用国。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电梯企业目前应该注意进一步遵守市场行为规范,努力培育自主开发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与选定
我们国家基本上采用的是PLC来实现电梯的运行,因为PLV生产规模较小,制造微机控制止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PLC来实现。
电梯是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物中的永久性垂直交通工具。为了适应电梯的迅速发展,由PLC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继电器已成为发展定局。PLC是集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它通过易学易懂得梯形图语言编程实现,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
二、总体实施的方案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目前,电梯行业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很大的市场。而在今天选择控制电梯运动的设备已经从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转变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计算机控制相比较:
个人计算机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和图形显示功能,有丰富的软件支持,但是它们是为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设计的,对环境要求很高,干扰能力不强,一般不适用于车间及工业生产。
单片机只是一个集成电路,不能直接将它与外部I/O 信号相连。要将它用于工业控制,还要附加一些配套的集成电路和I/O接口电路,硬件设计、制作和程序设计的工作量相当大,要求设计者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编程的软件能力。
以上各种计算机用语控制的程序一般都是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的,不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梯形图语言那样易于被工厂的电气人员掌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专为工厂现场应用环境设计的,结构上采取整体密封或插件组合型,对印刷电路板、电源、机架、插座的制造和安装,均采用了严密的措施。可编程序控制器由于具有前述的各种优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力。
(二)、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器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品。对于电梯的结构而言,传统的方法是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但以功能系统来描述,则更能反映电梯的特点。
1、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结构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凡绳轮等部件组成。
曳引机由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部件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用来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的自由度,可以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的运动。
(3)、门系统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设备、联动机构、门锁等部件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的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和门刀等部件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的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门锁装置及应急开锁的装置组成。
开门设备设在轿厢上,是轿厢门和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4)、轿厢
轿厢是用来放货物和乘客的部件。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部件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轿厢的大小是决定载货的重量和人数的重要的因素。
(5)、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的额定载重。重量补偿装置是补偿高层电梯中轿箱与对重的平衡的装置。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等组成,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等组成。
操纵装置包括轿厢内的按钮操作箱或手柄开关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中的检修。
控制屏安装在机房中,由各类电气元件组成,是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很重要的组件。
位置显示是轿厢内部和每一层的指层灯。每一层上一般能显示电梯运行方向还有现实电梯停在哪一层,指示都会有显示。
选层器能起到指示和反馈轿厢的位置,决定电梯的运行的方向、发射加速减速信号等作用。
(8)、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系统,可保护电梯安全使用。
2、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1)电梯控制中采用了PLC来进行控制,用这个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提高了。
(2)去掉了选层器和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
(3)PLC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4)PLC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
(三)、设计布局和选型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我所选择的电梯载重量为100kg,速度为1m/s,三层三站。PLC的型号为S7-200 CPU 224CN,通过其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出梯形图,通过PLC的选型连接其PLC接线图。电动机选用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和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坚固耐用、工作可靠等优点;其缺点是调速性差、概率因数低。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一)、PLC的基本结构与框图
PLC的产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PLC实质上是一种被专用于工业控制的技术机,其硬件结构和微机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图3-1
(二)、PLC的基本结构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主要由CPU
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3-2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际上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它的硬件结构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相似,甚至与之无异。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RAM和EPROM)、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编程器和电源五大部分组成。
1、 CPU模块
CPU又叫中央处理单元或控制器,它主要由微机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组成。CPU的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和心脏。它采用扫描方式工作,每一次扫描要完成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三项工作。
2、 I/O模块
I/O模块是系统的眼、耳、手、脚,是联系外部现场和CPU模块的桥梁。输入模块是用来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输入信号有两类:一类是从按钮、选择开关、数字开关、限位开关、接收开关、关电开关、压力继电器等来的开关输入信号:另一类是由电位器、热电偶、测速发电机、各种变速器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输入信号。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接触器、电磁阀、电磁铁、调节阀、调速装置等执行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另一类外部负载是指示灯、数字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等。
CPU模块的工作电压一般式5V,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压一般较高,如直流24V和交流220V。 从外部引入的尖峰电压和干扰噪声可能损坏CPU模块中的元器件,或使可编程序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CPU模块不能直接与外部输入/输出装置相连。I/O模块除了传递信号外,还有电平转换与噪声隔离的作用。
3、编程器
编程器除了用来输入和编辑程序外,还可以用来监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运行时的梯形图中的各种编程原件的工作状态。
编程器可以永久地连续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上,将他取下来后可编程序控制器也可以运行。一般只在程序输入、调试阶段和检修时使用,一台编程器课提供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公用。
(三)、PLC的工作运行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它的梯形图与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相似,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原件也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输出继电器等。这种计算机程序实现的:“软继电器”,与继电器系统中的物理结构在功能上某些相似之处。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状态与停止(STOP)状态。在运行状态,可编程程序器通过执行反应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反复不断地重新执行,直至可编程序控制器停机或切换到STOP工作状态。
除了执行用户程序之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可编程序控制器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5个阶段(图3-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由于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高,从外部输入-输出关系来看。处理过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
在内部处理联合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查CPU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别的内部工作。
在通信服务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别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命令
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当可编程序控制器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执行以上的操作。可编程序控制器处于(RUN)状态时,还要完成另外3个阶段的操作,图中仅画出了与用户程序执行过程有关的3个阶段。(图3-3)
2 、 扫描周期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RUN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上图所示的扫描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成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1~100ms,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扫描周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不过严格地来说扫描周期还包括自诊断、通信等。如图3.4所示:
(1)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扫描模式,以便读取的所有数据,并说明他们的I / O映象区相应的单元。输入采样后,到用户程序中的线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的数据和I/ O状态的变化相对应的图像区域的单元的数据和状态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的是一个脉冲信号,它必须是大于一个周期的宽度,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读取输入。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对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并以此刷新该逻辑线圈或输出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例如:算术运算、数据处理、数据通信等。
(2) 输出刷新阶段
在输出刷新阶段,CPU根据映像区里面对应的数据和状态刷新所有的数据锁存电路,在经过输出电路驱动向外输出。这个就是PLC真正的输出。
四、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一)、电梯PLC控制系统程序解析
1、 程序思路
本人所设计的电梯共三层,电梯每一层的楼都有按钮来呼唤电梯:电梯的内部设装有按钮以便乘客选择楼层,还设有门按钮,方便乘客进出。工作中的电梯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不同呼叫信号和当前电梯运行的状态的综合分析,来确定下一个工作状态。为实现电梯自动控制,和要实现的命令,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定向,顺向截梯,反向报号,外呼指令记忆,停梯销号,自动关门,自动报警,手动开关门等。
2、 电梯的初始状态、运行中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分析
1) 电梯的初始状态
假设电梯开始的时候处于第1层进行待命、各层显示器都初始化,电梯处于以下状态:
各层呼叫灯都不亮。
电梯内外部各楼层显示器显示均为“1”。
电梯内外部各楼电梯门均关闭。
2) 电梯运行过程中
按下某层呼叫按钮后,该一层呼叫灯点亮,电梯响应该层呼叫命令。
电梯上行或者下行到该层。各楼层的显示随电梯移动而改变,各层的指示灯也随之而改变,运行中的电梯门始终是关闭的,到达目的时才打开。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支持其他呼叫。
3) 电梯运行后状态
在到达指定的楼层后,电梯会继续待命,直到新的命令产生。电梯在到达指定的楼层后,电梯门会自动打开,经过一段时间自动关闭,在过程中,支持手动开门或关门。
各楼层显示值为该层所在位置,且上行与下行指示灯均灭。
3、 实际运行中的控制要求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电梯服务的对象面向于乘客的,乘客乘坐电梯的目的是都不一样的,而且,每一个乘客呼叫电梯的时间有先后。因此,我们将电梯在实际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具体情况做出分析,以便于编制程序。
(1)电梯上行分析
若电梯在上行过程中,某一个楼层有呼叫发生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1)若呼叫层在电梯运行的那一层上方、目标运行层下方,则电梯应该在完成前一个运行指令之前先运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之后再从近到远的完成其他呼叫动作。
2)呼叫层在电梯当前运行层下面,则需要电梯在完成前一个运行指令之前不响应这个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处于待命状态为止。
(2)电梯下行分析
若电梯在下行过程中,某楼层有呼叫产生时,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若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之下、目标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应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先下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后再由近至远的完成其他各个呼叫动作。
2)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不响应该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待命状态为止。
4、 电梯的7项控制要求
(1) 呼叫接收控制的要求
接受每一个呼叫按钮(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呼叫)的呼叫命令,并作出响应。
(2) 楼层呼叫控制
电梯停在某一层时,此时按动该一层的呼叫按钮,则等于发出打开梯的门命令,进行开门的动作;若此时电梯的轿箱不在该层,则等电梯关门之后,根据不改变方向的原则控制电梯向上或向下的运行。
(3) 运行方向控制的要求
电梯运行时不改变方向原则是指在电梯运行的时候不会改变电梯当前运行的命令,直到这次命令全部完毕后才完成不同方向的命令。
(4) 楼层到达控制的要求
电梯在每一层都有1个行程开关,当电梯到达该层的时候碰到了这个行程开关,表示电梯已经到达了这一层。
(5) 呼叫按钮控制的要求
当按动某个呼叫按钮后,呼叫的指示灯亮,直到电梯响应该呼叫为止。
(6) 电梯门控制的要求
当电梯停在某层时,在电梯内部挥动开门按钮,则电梯门打开,按动电梯内部的关门按钮,则电梯门关闭。但在电梯运行期间电梯门是不能打开的。
(7) 楼层指示灯控制的要求
当电梯运行到某层后,该层的指示灯点亮,直到电梯运行到其他一层时楼层指示灯才会改变。
(二)、电梯电路图设计
1、硬件连接图
2、电梯运行主电路图
3、I/O分配表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元件名称 输入点编号 元件名称 输入点编号
一层按钮 I0.0 电梯上行记忆 Q0.0
二层按钮 I0.1 电梯下行记忆 Q0.1
三层按钮 I0.2 电机正转 Q0.2
内呼一楼 I0.3 电机反转 Q0.3
内呼二楼 I0.4 内呼一楼指示 Q0.4
内呼三楼 I0.5 内呼二楼指示 Q0.5
一层外呼上行 I0.6 内呼三楼指示 Q0.6
二层外呼上行 I0.7 一层外呼上行指示 Q0.7
二层外呼下行 I1.0 二层外呼上行指示 Q1.0
三层外呼下行 I1.1 二层外呼下行指示 Q1.1
手动开门 I1.2 三层外呼下行指示 Q1.2
手动关门 I1.3 门电机正转 Q1.3
开门限位开关 I1.4 门电机反转 Q1.4
关门限位开关 I1.5
电梯上升极限位 I2.0
电梯下降极限位 I2.1
4、任务描述
利用西门子S7-200PLC进行三层电梯设计,采用了梯形图编程的程序控制方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三层电梯模型实现了其基本功能。要求遵循循环不换相原则,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
5、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电梯由乘客控制执行;
2)行车方向由内选信号和外呼梯信号决定,顺向优先执行;
3)无论电梯运行于何种状态,只要有内选信号时,优先响应内选行车方向;
4)停层时有自动开门信号;
5)楼层自动控制与显示;
6)上、下行自动控制与显示。
6、 电梯控制流程图
(三)、组态软件的模拟与调试
1、 组态软件
MCGS组态软件具有全中文、面向窗口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实时性强,有良好的并行处理性能和丰富生动的多媒体面画。MCGS组态软件的开放式结构拥有广泛的数据获取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同时提供良好的安全机制,为多个不同级别用户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MCGS组态软件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实现“设备无关”,用户不必因外部设备的局部改动,而影响整个系统。MCGS组态软件由“MCGS组态环境”和“MCGS运行环境”两个系统组成。两部分互相独立。又紧密相关。
本文利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在设备组态窗口中选择适当的串口通讯设备。添加西门子S7—200PLC。正确设置其属性。正确设置组态软件中数据变量设备通道的连接,即可实现PLC与组态软件的通讯。将PLC中的串口驱动程序与组态软件的需求响应相结合,使电脑对PLC发出的信号有响应。在MCGS组态软件的用户窗口中,制作一个动画界面。在界面上设置各个控件的属性,使设置的控件按照真实的情况动作,检验和测试电梯PLC控制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状态的控制效果。MCGS用主控窗口、设置窗口和用户窗口来构成一个应用系统的人机交互图形界面。组态配置各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对象或结构。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2、 组态变量分配
3、组态画面
五、 结论
本文主要描述了PLC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过程,我对电梯PLC控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通过学习了PLC软件来控制电梯,实现电梯的运行速度、反映时间和停层的准确度达到一定的标准。
选题之后,我一开始觉得比较难下手,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和老师以及同学们通过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了一些有关机PLC编程方面的资料。经过了这两个月的学习和探究,还有老师的指导,我也按时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此我要感谢顾莉莉老师这两个月对我的指导。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的设计,我的收获有很多。对PLC的编程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强化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有我也对组态软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尽管这样,我还有很多地方不够理想,请老师们给出建议,我会加以改正。
致 谢
本篇论文虽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和汗水,但却不是靠我个人才能完成的。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我在大学的所学的知识和汗水会大大折扣。当我完成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时,涌上心头的不是努力过后抵达终点的欣慰,而是源自心底的发自肺腑的意。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顾莉莉老师,对我的构思以及论文内容的不厌其烦的进行多次指导和悉心指导,顾老师多次询问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诚鼓励。我对顾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使我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和教育。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再次由衷的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教诲,我也在努力的积蓄着力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情,争取使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产生些许积极的价值。
参考资料
书籍类
【1】刘剑. 电梯电气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吴丽. 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建 张宏.三菱PLC入门与典型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
【4】殷庆纵 李洪群.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2N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类
【5】张运刚. PLC技术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
【6】俞国亮. PLC原理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7】陈远龄.机床与电气自动控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8】唐介. 电机拖动与控制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网站类
http://articles.e-works.net.cn
http://www.gongkong.com/
http://www.jd37.com/
附 录
附录1 PLC软件系统程序
附录2 MCGS组态可读程序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一、引 言 2
一、引 言
摘 要
本文介绍一种电梯PLC控制系统。电梯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活载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电梯运行PLC系统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电梯运行的“稳、准、快”的运行目的。该系统主要由PLC、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发光指示器和变频器组成为一体的控制系统。本机控制单元采用以三菱公司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机器进行全过程控制。
整个系统通过PLC、逻辑控制电路对电梯的升降;加、减速;平层;起动、制动控制,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平层精度高、易于理解与掌握。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elevator PLC control system. The elevator is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s indispensable high-rise buildi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t relies on electricity, you can drag a manned live loading of the ca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ft vertically within the rail to do exercise, in peoples liv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elevator PLC control syst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requirements of up elevator to run "steady, accurate, fast," the purpose of the opera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PLC, logic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AC induction motors, relays, contactors, limit switches, buttons, LED indicators and the frequency composition as on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unit uses the Mitsubishi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machine.
The entire system through PLC, logic control circuit to the elevator lift;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flat layer; starting, braking control, and its simple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high precision leveling, eas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课题与其背景 2
(二)、课题的提出与选定 2
二、总体实施的方案 2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2
(二)、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 3
1、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结构 3
2、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4
(三)、设计布局和选型 5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5
(一)、PLC的基本结构与框图 5
(二)、PLC的基本结构 6
1、 CPU模块 7
2、 I/O模块 7
3、编程器 7
(三)、PLC的工作运行原理 7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8
2 、 扫描周期 8
四、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0
(一)、电梯PLC控制系统程序解析 10
1、 程序思路 10
2、 电梯的初始状态、运行中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分析 10
3、 实际运行中的控制要求分析 10
4、 电梯的7项控制要求 11
(二)、电梯电路图设计 12
1、硬件连接图 12
2、电梯运行主电路图 13
3、I/O分配表 14
4、任务描述 15
5、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5
6、 电梯控制流程图 15
(三)、组态软件的模拟与调试 16
1、 组态软件 16
2、 组态变量分配 16
3、组态画面 17
五、 结论 19
致 谢 20
参考资料 20
附 录 21
附录1 PLC软件系统程序 21
附录2 MCGS组态可读程序 29
(一)、课题与其背景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高层楼房的不断建设,电梯在国名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行程和一些商业企业,居民小区有着广泛的运用,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高层建筑垂直运输 - 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结构紧凑,不断,不断更轻的体积,紧凑的技术作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机械系统结构简化,尺寸小,更轻的材料,先进的技术为导向,外形美观技术。同时,无机房电梯在新世纪将有更大的步伐。
电梯现在是广泛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进步,与世界接轨,并逐步进入乡镇的城市化,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电梯使用国。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电梯企业目前应该注意进一步遵守市场行为规范,努力培育自主开发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与选定
我们国家基本上采用的是PLC来实现电梯的运行,因为PLV生产规模较小,制造微机控制止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PLC来实现。
电梯是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物中的永久性垂直交通工具。为了适应电梯的迅速发展,由PLC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继电器已成为发展定局。PLC是集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它通过易学易懂得梯形图语言编程实现,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
二、总体实施的方案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目前,电梯行业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占有很大的市场。而在今天选择控制电梯运动的设备已经从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转变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计算机控制相比较:
个人计算机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和图形显示功能,有丰富的软件支持,但是它们是为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设计的,对环境要求很高,干扰能力不强,一般不适用于车间及工业生产。
单片机只是一个集成电路,不能直接将它与外部I/O 信号相连。要将它用于工业控制,还要附加一些配套的集成电路和I/O接口电路,硬件设计、制作和程序设计的工作量相当大,要求设计者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编程的软件能力。
以上各种计算机用语控制的程序一般都是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的,不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梯形图语言那样易于被工厂的电气人员掌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专为工厂现场应用环境设计的,结构上采取整体密封或插件组合型,对印刷电路板、电源、机架、插座的制造和安装,均采用了严密的措施。可编程序控制器由于具有前述的各种优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力。
(二)、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器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品。对于电梯的结构而言,传统的方法是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但以功能系统来描述,则更能反映电梯的特点。
1、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结构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凡绳轮等部件组成。
曳引机由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部件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用来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的自由度,可以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的运动。
(3)、门系统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设备、联动机构、门锁等部件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的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和门刀等部件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的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门锁装置及应急开锁的装置组成。
开门设备设在轿厢上,是轿厢门和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4)、轿厢
轿厢是用来放货物和乘客的部件。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部件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轿厢的大小是决定载货的重量和人数的重要的因素。
(5)、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的额定载重。重量补偿装置是补偿高层电梯中轿箱与对重的平衡的装置。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等组成,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等组成。
操纵装置包括轿厢内的按钮操作箱或手柄开关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中的检修。
控制屏安装在机房中,由各类电气元件组成,是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很重要的组件。
位置显示是轿厢内部和每一层的指层灯。每一层上一般能显示电梯运行方向还有现实电梯停在哪一层,指示都会有显示。
选层器能起到指示和反馈轿厢的位置,决定电梯的运行的方向、发射加速减速信号等作用。
(8)、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系统,可保护电梯安全使用。
2、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1)电梯控制中采用了PLC来进行控制,用这个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提高了。
(2)去掉了选层器和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
(3)PLC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4)PLC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
(三)、设计布局和选型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我所选择的电梯载重量为100kg,速度为1m/s,三层三站。PLC的型号为S7-200 CPU 224CN,通过其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出梯形图,通过PLC的选型连接其PLC接线图。电动机选用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和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坚固耐用、工作可靠等优点;其缺点是调速性差、概率因数低。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一)、PLC的基本结构与框图
PLC的产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PLC实质上是一种被专用于工业控制的技术机,其硬件结构和微机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图3-1
(二)、PLC的基本结构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主要由CPU
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3-2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际上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它的硬件结构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相似,甚至与之无异。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RAM和EPROM)、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编程器和电源五大部分组成。
1、 CPU模块
CPU又叫中央处理单元或控制器,它主要由微机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组成。CPU的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和心脏。它采用扫描方式工作,每一次扫描要完成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三项工作。
2、 I/O模块
I/O模块是系统的眼、耳、手、脚,是联系外部现场和CPU模块的桥梁。输入模块是用来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输入信号有两类:一类是从按钮、选择开关、数字开关、限位开关、接收开关、关电开关、压力继电器等来的开关输入信号:另一类是由电位器、热电偶、测速发电机、各种变速器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输入信号。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接触器、电磁阀、电磁铁、调节阀、调速装置等执行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另一类外部负载是指示灯、数字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等。
CPU模块的工作电压一般式5V,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压一般较高,如直流24V和交流220V。 从外部引入的尖峰电压和干扰噪声可能损坏CPU模块中的元器件,或使可编程序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CPU模块不能直接与外部输入/输出装置相连。I/O模块除了传递信号外,还有电平转换与噪声隔离的作用。
3、编程器
编程器除了用来输入和编辑程序外,还可以用来监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运行时的梯形图中的各种编程原件的工作状态。
编程器可以永久地连续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上,将他取下来后可编程序控制器也可以运行。一般只在程序输入、调试阶段和检修时使用,一台编程器课提供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公用。
(三)、PLC的工作运行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它的梯形图与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相似,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原件也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输出继电器等。这种计算机程序实现的:“软继电器”,与继电器系统中的物理结构在功能上某些相似之处。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状态与停止(STOP)状态。在运行状态,可编程程序器通过执行反应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反复不断地重新执行,直至可编程序控制器停机或切换到STOP工作状态。
除了执行用户程序之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可编程序控制器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5个阶段(图3-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由于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高,从外部输入-输出关系来看。处理过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
在内部处理联合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查CPU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别的内部工作。
在通信服务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别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命令
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当可编程序控制器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执行以上的操作。可编程序控制器处于(RUN)状态时,还要完成另外3个阶段的操作,图中仅画出了与用户程序执行过程有关的3个阶段。(图3-3)
2 、 扫描周期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RUN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上图所示的扫描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成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1~100ms,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扫描周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不过严格地来说扫描周期还包括自诊断、通信等。如图3.4所示:
(1)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扫描模式,以便读取的所有数据,并说明他们的I / O映象区相应的单元。输入采样后,到用户程序中的线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的数据和I/ O状态的变化相对应的图像区域的单元的数据和状态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的是一个脉冲信号,它必须是大于一个周期的宽度,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读取输入。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对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并以此刷新该逻辑线圈或输出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例如:算术运算、数据处理、数据通信等。
(2) 输出刷新阶段
在输出刷新阶段,CPU根据映像区里面对应的数据和状态刷新所有的数据锁存电路,在经过输出电路驱动向外输出。这个就是PLC真正的输出。
四、软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一)、电梯PLC控制系统程序解析
1、 程序思路
本人所设计的电梯共三层,电梯每一层的楼都有按钮来呼唤电梯:电梯的内部设装有按钮以便乘客选择楼层,还设有门按钮,方便乘客进出。工作中的电梯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不同呼叫信号和当前电梯运行的状态的综合分析,来确定下一个工作状态。为实现电梯自动控制,和要实现的命令,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定向,顺向截梯,反向报号,外呼指令记忆,停梯销号,自动关门,自动报警,手动开关门等。
2、 电梯的初始状态、运行中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分析
1) 电梯的初始状态
假设电梯开始的时候处于第1层进行待命、各层显示器都初始化,电梯处于以下状态:
各层呼叫灯都不亮。
电梯内外部各楼层显示器显示均为“1”。
电梯内外部各楼电梯门均关闭。
2) 电梯运行过程中
按下某层呼叫按钮后,该一层呼叫灯点亮,电梯响应该层呼叫命令。
电梯上行或者下行到该层。各楼层的显示随电梯移动而改变,各层的指示灯也随之而改变,运行中的电梯门始终是关闭的,到达目的时才打开。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支持其他呼叫。
3) 电梯运行后状态
在到达指定的楼层后,电梯会继续待命,直到新的命令产生。电梯在到达指定的楼层后,电梯门会自动打开,经过一段时间自动关闭,在过程中,支持手动开门或关门。
各楼层显示值为该层所在位置,且上行与下行指示灯均灭。
3、 实际运行中的控制要求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电梯服务的对象面向于乘客的,乘客乘坐电梯的目的是都不一样的,而且,每一个乘客呼叫电梯的时间有先后。因此,我们将电梯在实际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具体情况做出分析,以便于编制程序。
(1)电梯上行分析
若电梯在上行过程中,某一个楼层有呼叫发生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1)若呼叫层在电梯运行的那一层上方、目标运行层下方,则电梯应该在完成前一个运行指令之前先运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之后再从近到远的完成其他呼叫动作。
2)呼叫层在电梯当前运行层下面,则需要电梯在完成前一个运行指令之前不响应这个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处于待命状态为止。
(2)电梯下行分析
若电梯在下行过程中,某楼层有呼叫产生时,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若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之下、目标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应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先下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后再由近至远的完成其他各个呼叫动作。
2)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不响应该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待命状态为止。
4、 电梯的7项控制要求
(1) 呼叫接收控制的要求
接受每一个呼叫按钮(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呼叫)的呼叫命令,并作出响应。
(2) 楼层呼叫控制
电梯停在某一层时,此时按动该一层的呼叫按钮,则等于发出打开梯的门命令,进行开门的动作;若此时电梯的轿箱不在该层,则等电梯关门之后,根据不改变方向的原则控制电梯向上或向下的运行。
(3) 运行方向控制的要求
电梯运行时不改变方向原则是指在电梯运行的时候不会改变电梯当前运行的命令,直到这次命令全部完毕后才完成不同方向的命令。
(4) 楼层到达控制的要求
电梯在每一层都有1个行程开关,当电梯到达该层的时候碰到了这个行程开关,表示电梯已经到达了这一层。
(5) 呼叫按钮控制的要求
当按动某个呼叫按钮后,呼叫的指示灯亮,直到电梯响应该呼叫为止。
(6) 电梯门控制的要求
当电梯停在某层时,在电梯内部挥动开门按钮,则电梯门打开,按动电梯内部的关门按钮,则电梯门关闭。但在电梯运行期间电梯门是不能打开的。
(7) 楼层指示灯控制的要求
当电梯运行到某层后,该层的指示灯点亮,直到电梯运行到其他一层时楼层指示灯才会改变。
(二)、电梯电路图设计
1、硬件连接图
2、电梯运行主电路图
3、I/O分配表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元件名称 输入点编号 元件名称 输入点编号
一层按钮 I0.0 电梯上行记忆 Q0.0
二层按钮 I0.1 电梯下行记忆 Q0.1
三层按钮 I0.2 电机正转 Q0.2
内呼一楼 I0.3 电机反转 Q0.3
内呼二楼 I0.4 内呼一楼指示 Q0.4
内呼三楼 I0.5 内呼二楼指示 Q0.5
一层外呼上行 I0.6 内呼三楼指示 Q0.6
二层外呼上行 I0.7 一层外呼上行指示 Q0.7
二层外呼下行 I1.0 二层外呼上行指示 Q1.0
三层外呼下行 I1.1 二层外呼下行指示 Q1.1
手动开门 I1.2 三层外呼下行指示 Q1.2
手动关门 I1.3 门电机正转 Q1.3
开门限位开关 I1.4 门电机反转 Q1.4
关门限位开关 I1.5
电梯上升极限位 I2.0
电梯下降极限位 I2.1
4、任务描述
利用西门子S7-200PLC进行三层电梯设计,采用了梯形图编程的程序控制方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三层电梯模型实现了其基本功能。要求遵循循环不换相原则,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
5、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电梯由乘客控制执行;
2)行车方向由内选信号和外呼梯信号决定,顺向优先执行;
3)无论电梯运行于何种状态,只要有内选信号时,优先响应内选行车方向;
4)停层时有自动开门信号;
5)楼层自动控制与显示;
6)上、下行自动控制与显示。
6、 电梯控制流程图
(三)、组态软件的模拟与调试
1、 组态软件
MCGS组态软件具有全中文、面向窗口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实时性强,有良好的并行处理性能和丰富生动的多媒体面画。MCGS组态软件的开放式结构拥有广泛的数据获取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同时提供良好的安全机制,为多个不同级别用户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MCGS组态软件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实现“设备无关”,用户不必因外部设备的局部改动,而影响整个系统。MCGS组态软件由“MCGS组态环境”和“MCGS运行环境”两个系统组成。两部分互相独立。又紧密相关。
本文利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在设备组态窗口中选择适当的串口通讯设备。添加西门子S7—200PLC。正确设置其属性。正确设置组态软件中数据变量设备通道的连接,即可实现PLC与组态软件的通讯。将PLC中的串口驱动程序与组态软件的需求响应相结合,使电脑对PLC发出的信号有响应。在MCGS组态软件的用户窗口中,制作一个动画界面。在界面上设置各个控件的属性,使设置的控件按照真实的情况动作,检验和测试电梯PLC控制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状态的控制效果。MCGS用主控窗口、设置窗口和用户窗口来构成一个应用系统的人机交互图形界面。组态配置各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对象或结构。可以对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2、 组态变量分配
3、组态画面
五、 结论
本文主要描述了PLC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过程,我对电梯PLC控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通过学习了PLC软件来控制电梯,实现电梯的运行速度、反映时间和停层的准确度达到一定的标准。
选题之后,我一开始觉得比较难下手,考虑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和老师以及同学们通过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了一些有关机PLC编程方面的资料。经过了这两个月的学习和探究,还有老师的指导,我也按时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此我要感谢顾莉莉老师这两个月对我的指导。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的设计,我的收获有很多。对PLC的编程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强化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有我也对组态软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尽管这样,我还有很多地方不够理想,请老师们给出建议,我会加以改正。
致 谢
本篇论文虽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和汗水,但却不是靠我个人才能完成的。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我在大学的所学的知识和汗水会大大折扣。当我完成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时,涌上心头的不是努力过后抵达终点的欣慰,而是源自心底的发自肺腑的意。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顾莉莉老师,对我的构思以及论文内容的不厌其烦的进行多次指导和悉心指导,顾老师多次询问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诚鼓励。我对顾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使我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和教育。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再次由衷的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教诲,我也在努力的积蓄着力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情,争取使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产生些许积极的价值。
参考资料
书籍类
【1】刘剑. 电梯电气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吴丽. 电器控制与PLC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建 张宏.三菱PLC入门与典型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
【4】殷庆纵 李洪群.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三菱FX2N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类
【5】张运刚. PLC技术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
【6】俞国亮. PLC原理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7】陈远龄.机床与电气自动控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8】唐介. 电机拖动与控制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网站类
http://articles.e-works.net.cn
http://www.gongkong.com/
http://www.jd37.com/
附 录
附录1 PLC软件系统程序
附录2 MCGS组态可读程序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一、引 言 2
一、引 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