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电梯群控系统设计监控部分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基于PLC的电梯群控系统的监控部分作出设计。本设计通过PC端的可视化界面可以实时监测三部十层电梯内外呼、上下行、开关门等运行情况,也可监测越程、超重等故障信息,及时地提供给维护人员;本系统还可以给PLC提供电梯的各种信号,以便于程序员进行模拟调试。通过在PLC和WINCC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对电梯群控系统进行了联合调试,实验证明在PC端可视化界面中监测电梯在运行过程的具体情况,也可以给PLC发出控制指令。关键词 电梯,PLC,WINCC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课题来源与课题意义 1
1.3 课题研究的任务与启发 3
2 电梯的基本知识 4
2.1 电梯的种类 4
2.2 电梯的主要结构 5
2.3 电梯的安全与保护装置 5
3 PLC和WINCC的基本知识 6
3.1 PLC的结构 6
3.2 PLC工作原理 7
3.3 PLC的特点和 PLC控制电梯系统的优点 8
3.4 WINCC的特点 9
4 电梯控制监控系统的设计 9
4.1 电梯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9
4.2 控制程序设计的思想及流程图 9
4.3 与PLC I/O相对应的WINCC变量分配 10
4.4 编程博图软件介绍 16
4.5 WINCC中各部分细节设计 19
5 监控系统仿真调试 25
5.1 启动仿真 25
5.2 电梯初始化 26
5.3 自动运行 27
5.4 电梯内呼 28
5.5 电梯外呼 29
5.6 电梯故障 30
5.7 电梯越程 30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而今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发展起来。为了方便用户在建筑内的通行,电梯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为了让快速发展的电梯行业稳定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方便快捷,电梯应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环保、方便等优点。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款专门为工业环境而设计的控制器,其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现代化的模拟量输入输出,而其在应用设计方面却又能延续原来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特点。再加上技术的发展,使其搭乘上信息化的高速列车,PLC的发展更加是不可抵挡,隐隐具有一举占领工控领域的意味。同样,PLC在电梯控制领域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以有了一定的基础和高度,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其中最为主要的几个问题便是运输的效果、运输的效率不够高以及各种人性化的措施不够全,所以电梯的控制仍然需要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运用PLC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更摄入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2课题来源与课题意义
1.电梯的由来
很久以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19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使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1845年,第一台液压驱动升降机研制成功,液压驱动介质是水。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但是能够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依旧没有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诞生。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发明了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1857年3月23日,奥的斯公司在纽约为一座专营法国瓷器和玻璃器皿的商店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客运升降机。 1862年,奥的斯公司采用单独蒸汽机控制的升降机问世。 1878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55号安装了第1台水压式乘客升降机。 1889年12月,奥的斯公司在纽约的第玛瑞斯特大楼成功安装了1台直接连接式升降机。这是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世界第1台电力驱动升降机,从此诞生了名副其实的电梯[2]。
2.电梯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摩天大楼之所以能够一幢幢地拔地而起,电梯的发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了电梯,有谁愿意住在摩天大楼里。据估计,目前全球在使用电梯数量已超过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大概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大约有25万台。电梯已不可阻挡地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运输工具。电梯为人们快捷高效舒适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保障,没有了电梯,摩天大楼将陷于瘫痪[3]。
3.电梯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
人们的生活因为电梯的普及而变得更加便捷,而且住宅的管理也因为电梯的使用而变得更为高效。而随着大楼的高度越来越高,楼层越来越多,电梯技术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迎合客户的需要,赢得客户的好感,赢得群众的喜爱。展望未来,电梯的发展趋势应包括以下几点:
(1)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不单单是电梯有无机房的简单局部改进,而是涉及到一系列技术问题,如曳引系统、控制柜、限速器等的安装位置以及轿厢、极限开关、缓冲器等部件,都要进行重新设计,变更部件的尺寸与安装位置也要重新考虑。它是电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它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将会被进一步推广用到其它电梯产品上,进而促进整个电梯行业技术的进步[4]。
(2)智能网络化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4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