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天窗马达生产线作业工艺
【】论文给出了天窗马达装配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后端盖的后期加工、机壳与磁瓦的粘合、转子的加工以及组装等工序。采用机械手进行汽车天窗马达自动装配作业。编写的系统主程序应包括上位电初始化、复位、操作运行、检查及处理急停等子程序,系统上电且按下复位按钮后,进入初始状态检查和复位操作阶段。完成抓取工件的动作顺序为手臂伸出、手爪夹紧工件、提升台、手臂缩回。放下工件的动作顺序为手臂伸出、提升台下降、手爪松开、放下工、手臂缩回。采用子程序调用的方法来实现抓取和放下工件的动作控制。
目录
引言 1
一、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流程 2
(一)马达转子的装配 2
(二)前后端盖的装配 3
(三)机壳的装配 4
(四)天窗马达装配 5
二、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机械手装配系统 6
(一)马达装配机械手作业系统流程 6
(二)气动控制回路 7
(三)PLC控制柜 7
三、汽车天窗马达装配作业PLC控制 9
(一)PLC选择及I/O口分配 9
(二)PLC控制程序流程图 11
(三)复位和回原点子程序 12
(四)急停处理子程序 14
(五)抓取和放下工件子程序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引 言
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件和装配件的传送、给料和装配作业可部分地或全部地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装配自动化的一般要求是:产品的生产批量较大;产品结构的自动装配工艺性好,如装配工作有良好的可分性,零件容易定向、定位,零件间联接多用胶接和焊接代替螺纹联接,避免使用垫片等调整件;采用自动化装配后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装配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往往需要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
互换性生产和移动式装配线的出现与发展,为大批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装配开辟了道路。但这种方式并没改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量单调重复的工作仍然是手工劳动。此后,陆续出现了料斗式自动给料器和螺钉、螺母自动拧紧机等简单的自动化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置。大批量生产的轴承、离合器和中小型电机等零件、装配工艺简单的机电产品,以及汽车、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产品小的部分简单部件,也采用了自动或半自动装配机(线)。
可是由于对适合自动化装配的产品结构有很大限制,自动化装配机投资多而对产品改型的适应性小,所以当时机械制造中的装配自动化仅用于大批量生产。
目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都要使用到自动装配系统,例如电视机、计算机的自动装配流水线;制鞋、印染等轻工和化工行业的生产流水线都要使用到自动装配系统。机械装配自动化主要包括自动传送、自动给料、自动装配和自动控制几个方面。
一、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流程
(一)马达转子的装配
转子装配包括转轴片压铸、防止短路的插片套管以及缠绕漆包线等。装配过程如下:
① 首先是转轴片的压铸,如图11所示,因为这类电机需求较大,公司为这类电机准备了专门的转轴片,即只需要将准备好的转轴片放到特定的工装上固定好,插入转轴,再放到压铸机上压铸即成。转轴片两端一般各有两片胶片,其作用是阻隔漆包线与转轴片接触造成短路。
② 插入纸片与套管,纸片的作用是与转轴片两端的胶片组合隔断转轴片与漆包线,防止短路。纸片要求一般比转轴片与胶片总长度高0.5mm,这样既可以避免转轴片露出与漆包线接触也可以不影响到后面的缠绕漆包线。套管作用是防止转轴与漆包线接触造成短路,套管完成后应该略短于轴承位(类似图中两端红片内侧黑色槽位置)。如果套管过长,会导致占用轴承位使轴承卡死,过短则可能在缠绕漆包线过程中使漆包线压下套管从而造成转轴与漆包线接触而短路。
图11转轴片的压入 图12 缠绕漆包线
③ 将转子沿卡槽插入,放置到压机上合适位置,压至合适位置。全部完成后则可缠绕漆包线,如图12所示。缠绕漆包线后,即是主磁极,主磁极总是成对的,并按N极和S极交替排列。绕线有专用的绕线机,将转子放到特制的工装中,转轴片槽位对准两边以方便漆包线缠绕,按一定的顺序在换向器上拉好漆包线,启动机器,漆包线自动缠绕,然后调整转子,重复缠绕,直到所有的转轴槽内都缠好漆包线。当然在缠绕前需选择漆包线规格与缠绕次数及圈数,这些影响到最后电机的转速、功率、以及电压等。
④ 换向器点焊,缠好漆包线的转子还需要将换向器的24角全部贴合到换向器主体上才算基本完成,这里需要将转子装到点焊机上点焊,点焊头接通电流能瞬间产生靠近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足以在点焊头压下角的时候使角融化粘合到换向器主体上,旁边的出气口则负责冷却。全部点好后需要检测转子是否短路。
⑤ 短路检测使用的是耐压测试机,火线与零线分别接触转轴与换向器,机器鸣叫即短路,无声响则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换向器的车削。换向器的车削在粗精车机上进行,目的是将换向器与碳刷接触部分车削的光滑,减小转子转动时与碳刷摩擦的噪音。方法一般是粗车刀先车削到换向器表面,然后由精车刀车削,由于这里对精度要求极高,所以要尽可能控制车削量越小越好,如一次不能完成则需要多次调整刀具多次车削,直到换向器表面符合要求为止,如图13所示。最后打磨换向器,转子制作完成。转子装配后如图14所示。
图13 换向器粗精车 图14 转子
(二)前后端盖的装配
前端盖如图15所示,四角有四个Φ6的通孔,其内是与机壳相配的环,两侧是用于打进连接整个电机的Φ5螺杆孔,内圈则是Φ24的轴承孔以及Φ18的油封孔。
目录
引言 1
一、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流程 2
(一)马达转子的装配 2
(二)前后端盖的装配 3
(三)机壳的装配 4
(四)天窗马达装配 5
二、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机械手装配系统 6
(一)马达装配机械手作业系统流程 6
(二)气动控制回路 7
(三)PLC控制柜 7
三、汽车天窗马达装配作业PLC控制 9
(一)PLC选择及I/O口分配 9
(二)PLC控制程序流程图 11
(三)复位和回原点子程序 12
(四)急停处理子程序 14
(五)抓取和放下工件子程序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引 言
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件和装配件的传送、给料和装配作业可部分地或全部地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装配自动化的一般要求是:产品的生产批量较大;产品结构的自动装配工艺性好,如装配工作有良好的可分性,零件容易定向、定位,零件间联接多用胶接和焊接代替螺纹联接,避免使用垫片等调整件;采用自动化装配后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装配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往往需要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
互换性生产和移动式装配线的出现与发展,为大批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装配开辟了道路。但这种方式并没改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量单调重复的工作仍然是手工劳动。此后,陆续出现了料斗式自动给料器和螺钉、螺母自动拧紧机等简单的自动化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置。大批量生产的轴承、离合器和中小型电机等零件、装配工艺简单的机电产品,以及汽车、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产品小的部分简单部件,也采用了自动或半自动装配机(线)。
可是由于对适合自动化装配的产品结构有很大限制,自动化装配机投资多而对产品改型的适应性小,所以当时机械制造中的装配自动化仅用于大批量生产。
目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都要使用到自动装配系统,例如电视机、计算机的自动装配流水线;制鞋、印染等轻工和化工行业的生产流水线都要使用到自动装配系统。机械装配自动化主要包括自动传送、自动给料、自动装配和自动控制几个方面。
一、汽车天窗马达装配流程
(一)马达转子的装配
转子装配包括转轴片压铸、防止短路的插片套管以及缠绕漆包线等。装配过程如下:
① 首先是转轴片的压铸,如图11所示,因为这类电机需求较大,公司为这类电机准备了专门的转轴片,即只需要将准备好的转轴片放到特定的工装上固定好,插入转轴,再放到压铸机上压铸即成。转轴片两端一般各有两片胶片,其作用是阻隔漆包线与转轴片接触造成短路。
② 插入纸片与套管,纸片的作用是与转轴片两端的胶片组合隔断转轴片与漆包线,防止短路。纸片要求一般比转轴片与胶片总长度高0.5mm,这样既可以避免转轴片露出与漆包线接触也可以不影响到后面的缠绕漆包线。套管作用是防止转轴与漆包线接触造成短路,套管完成后应该略短于轴承位(类似图中两端红片内侧黑色槽位置)。如果套管过长,会导致占用轴承位使轴承卡死,过短则可能在缠绕漆包线过程中使漆包线压下套管从而造成转轴与漆包线接触而短路。
图11转轴片的压入 图12 缠绕漆包线
③ 将转子沿卡槽插入,放置到压机上合适位置,压至合适位置。全部完成后则可缠绕漆包线,如图12所示。缠绕漆包线后,即是主磁极,主磁极总是成对的,并按N极和S极交替排列。绕线有专用的绕线机,将转子放到特制的工装中,转轴片槽位对准两边以方便漆包线缠绕,按一定的顺序在换向器上拉好漆包线,启动机器,漆包线自动缠绕,然后调整转子,重复缠绕,直到所有的转轴槽内都缠好漆包线。当然在缠绕前需选择漆包线规格与缠绕次数及圈数,这些影响到最后电机的转速、功率、以及电压等。
④ 换向器点焊,缠好漆包线的转子还需要将换向器的24角全部贴合到换向器主体上才算基本完成,这里需要将转子装到点焊机上点焊,点焊头接通电流能瞬间产生靠近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足以在点焊头压下角的时候使角融化粘合到换向器主体上,旁边的出气口则负责冷却。全部点好后需要检测转子是否短路。
⑤ 短路检测使用的是耐压测试机,火线与零线分别接触转轴与换向器,机器鸣叫即短路,无声响则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换向器的车削。换向器的车削在粗精车机上进行,目的是将换向器与碳刷接触部分车削的光滑,减小转子转动时与碳刷摩擦的噪音。方法一般是粗车刀先车削到换向器表面,然后由精车刀车削,由于这里对精度要求极高,所以要尽可能控制车削量越小越好,如一次不能完成则需要多次调整刀具多次车削,直到换向器表面符合要求为止,如图13所示。最后打磨换向器,转子制作完成。转子装配后如图14所示。
图13 换向器粗精车 图14 转子
(二)前后端盖的装配
前端盖如图15所示,四角有四个Φ6的通孔,其内是与机壳相配的环,两侧是用于打进连接整个电机的Φ5螺杆孔,内圈则是Φ24的轴承孔以及Φ18的油封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