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座体的工艺及组合夹具设计(附件)

本课题研究的是尾座体的工艺及其组合夹具的设计,首先进行尾座体的工艺分析,然后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对其进行组合夹具的设计,分析工件定位中的约束,设计夹紧机构,绘制三维及二维图。本课题重点在于柔性夹具的设计,它不仅适应了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而且符合当代绿色制造的要求,能够节约资源避免过多无用专用夹具的浪费。通过本次研究既可以将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能够了解多种夹具夹紧形式,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所启迪。关键词 尾座体,工艺,组合夹具,约束,夹紧机构,绿色制造
目 录
1 引言 6
1.1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6
1.2组合夹具的特点 6
1.3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6
1.3.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6
1.3.2提高生产效率 6
1.3.3工艺性能好 7
1.3.4适应性好 7
1.3.5经济性好7
1.4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7
1.4.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7
1.4.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结构草图 7
1.4.3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及技术要求 7
1.4.4绘制零件图 8
2 尾座体的工艺分析 8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8
2.2 工艺路线的拟定8
2.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加工余量,毛坯尺寸的确定 10
2.4 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时间的确定11
2.4.1 工序10 粗铣基准面A 12
2.4.2 工序20 粗铣凸台面 14
2.4.3 工序30 半精铣基准面A 15
2.4.4 工序40 粗铣、半精铣基准面B 17
2.4.5 工序50 粗铣、半精铣35mm左右端面20
2.4.6 工序60 粗铣底面凹槽面、右端底面 23
2.4.7 工序70 粗铣、半精铣2×2槽 24
2.4.8 工序80 粗铣、半精铣右端面,半精铣凸台面,倒圆角 27
2.4.9 工序90 钻14mm孔,锪26×1mm孔2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4.10 工序100 钻15mm孔、扩16.75mm孔、铰16.85mm孔,倒角30
2.4.11 工序110 钻5mm孔,攻M6螺纹孔 33
2.4.12 工序120精铣基准面A36
2.4.13 工序130精铣基准面B37
2.4.14 工序140 研配17H6孔38
3 组合夹具的设计 39
3.1 装配体10 39
3.2 装配体2043
3.3 装配体50 45
结论 50
致谢 51
参考文献52
1 引言
尾座体的工艺及组合夹具设计该课题要求分析尾座体的加工工艺和设计相对应的组合夹具,重点是对组合夹具的设计。
1.1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械工业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批量,多品种已经是现代机械工业生产的特点。采用传统夹具需要消耗大量的工时和金属材料,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是不经济的,同时采用传统夹具会由于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产生无用的积压浪费不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需要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四个方面。其中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当前夹具将主要向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的方向发展。
1.2 组合夹具的特点
组合夹具是一种按照零件的加工要求,由一套事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部件组装而成的标准化、模块化的夹具。标准的模块元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耐磨性,可以组装成各种夹具。夹具用毕可拆卸,清洗后留待组装新的夹具。由于组合夹具能迅速地、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等优点,符合了绿色制造的特点,因此在单件、小批量生产和新产品试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3 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3.1 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要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根据图纸标注的形位误差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同时要注意夹具中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夹具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磨性,确保夹具能够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1.3.2 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的夹具能够快速在夹具体上定位,装夹方便,缩短工人的装夹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3.3 工艺性能好
在满足装夹要求的前提下,组合夹具的结构首先应该简单、合理,易于制造生产,然后便于装配、调整、检验、维修等。
1.3.4 适应性好
能够灵活地在多种或不同工件生产中应用。
1.3.5 经济性好
在满足刚度、强度、耐磨性的要求下,可以适当减少组合夹具的体积,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避免夹具过于笨重,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1.4 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1.4.1 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
在接到夹具设计任务书之后,首先要仔细地阅读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清楚了解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所用材料及技术要求;其次要认真地研究零件的工艺规程,充分了解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必要时还应了解同类零件加工所用过的夹具及其使用情况,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18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