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流域降水呈现出较为集中且时空分布不均的现象,这使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流域综合治理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防洪减灾问题,水资源紧缺也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论述,在一系列的分析比较后,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得出当前阶段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对策和具体途径。洪水资源化在国外提出较早,已经在国外经过了一系列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而在城市洪水资源化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很多突出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工程技术上面的缺陷以及人们对城市洪水资源化认识的不足等非工程上的问题,严重阻碍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这一理念的进行深入广泛的开展。因此,在当前的城市洪水资源化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针对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科学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城市洪水资源化能够得到科学、深入、有效的开展,缓解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 1
1.1.2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1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1.2.1 城市洪水 2
1.2.2 洪水资源化 3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4
1.4 文献综述 5
1.4.1 国内文献综述 5
1.4.2 国外文献综述 5
第二章 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分析比较 7
2.1国内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 7
2.1.1 北京市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7
2.1.2 上海市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8
2.1.3 广东省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8
2.2 国外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9
2.2.1 美国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9
2.2.2 德国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10
2.2.3 日本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现状 11
2.3 城市洪水资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利用的分析比较 11
2.3.1 法律手段比较分析 11
2.3.2 技术手段比较 12
2.3.3 经济手段分析比较 13
2.3.4 管理手段分析比较 14
第三章 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16
3.1 防洪风险 16
3.2 经济损失 16
3.3 环境损失 16
3.4 工程问题 17
3.5 政策问题 17
3.6 利益分配问题 18
第四章 城市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19
4.1制订科学的防洪调度方案 19
4.2 用洪水资源补充地下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 19
4.3利用洪水进行生态应急补水,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 19
4.4工程策略 20
4.4.1 城市水系统建设 20
4.4.2 城市道路系统建设 20
4.4.3 园林绿地系统建设 21
4.4.4 发展小区集水系统 21
4.5 制定相关政策,使洪水资源化工作有章可循 22
4.6 结合风险管理,做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22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23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水资源概况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1 ×104亿吨,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仅为世界人均的1/4。[1]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但是由于国内降雨呈现出年际与地区分布严重不均的现象,一直以来我国都深受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工厂、居民生活用水等开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水资源已经开始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下所述:
(1)水资源总量很多,然而人均占有量很少。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低的惊人,世界银行曾连续统计153个国家居民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我国仅排在第88位。
(2)地区空间分布呈现出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现象。举例来讲,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资源占有量高达全国总占有量的63.5%,但是这一区域的国土面具却只有全国的36.5%。与此相反,我国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区域的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总量的19%,国土面积却占据了全国总面积的63.5%。
(3)时间分布呈现出年内与年际分布较为不均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水资源夏季多、冬季少,年际分布极其不均。经常出现连续丰水与连续枯水的现象。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是全面的提升,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供水的保证率、均衡性以及符合要求的水质的提高。[2]水是人类生活之本,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向前的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向前,很多城市这几年来洪水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巨大损失。城市洪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特性,因此,将城市洪水加以资源化利用非常必要。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如下所述:
(1)水资源紧缺,严重缺水的现状。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现有的水资源并不能满足国民对水资源的需求。农业遭受干旱、城市用水紧缺一直以来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平均有200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干旱,668座城市中大概就会有400座城市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如果不解决这种干旱缺水的现状,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严重威胁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2)人们对水的需求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量甚至是对水质也会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大致和水资源的供给相等,过去传统的方法已经很难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对城市洪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解决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城市洪水风险,一举两得,具有重大的意义。
(3)洪水资源化的巨大潜力。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城市洪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其具有资源的属性,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之利用,转化为资源;另一方面,城市洪水又具有灾害的属性,如果不对其合理控制,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因此利用工程与非工程的方法对城市洪水加以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城市洪水
自古以来,洪水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占自然灾害引起死亡的 55%,占自然灾害引起经济损失的31%( 国际减灾委员会) 。[3]洪水灾害根据其字面意义来解释,传统意义的洪水灾害指水灾和涝灾。其中水灾一般指河流等水域发大水淹没耕地、生活区等引起的灾害;而涝灾常指由于降雨频繁引起的大面积积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水灾发生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涝灾的发生,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来,因此洪水灾害通常是洪灾和涝灾的统称。将洪水灾害的范围缩小一点,城市洪水即指洪水灾害发生在城市范围内,引起城市内涝等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具体来讲,城市洪水灾害损失是指因洪水给城市造成的经济社会财产损失,可以分为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两大类。[4]经济损失一般包括由洪水灾害直接造成的损失(如建筑物冲毁)和间接由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厂房停产);另一部分非经济损失通常指自然生态损失、整治环境损失等。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近几年来城市洪水治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