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协同构建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 要本文在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对本体协同构建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旨在能够提高本体构建速度。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理论,从相关理论、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系统通过将资源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掘资源之间蕴含的关联关系,满足用户对相关资源的检索需求。同时引入知识可信度、用户可信度的概念,对知识的准确性、可信性进行有效度量,方便用户进行判断。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可行性分析 1
1.2.1 操作可行性 1
1.2.2 技术可行性 1
1.2.3 经济可行性 1
1.3系统工具说明 2
1.4风险管理 2
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理论与技术 4
2.1 本体 4
2.1.1 介绍 4
2.1.2 研究现状 4
2.2 Java EE 4
2.2.1 HTTP协议 4
2.2.2 MVC框架 5
2.3 Spring框架 6
2.4 MongoDB数据库 8
2.4.1 MongoDB概述 8
2.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9
2.5 软件开发流程 9
第3章 系统分析 12
3.1 系统总体需求 12
3.2 ER图 12
3.3 数据流程图 14
第4章 系统设计 17
4.1 系统设计目标 17
4.2 系统设计原则 17
4.3 系统架构设计 17
4.4 数据库设计 18
4.5 系统详细设计 23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26
5.1 系统运行环境 26
5.1.1 硬件环境 26
5.1.2 软件环境 26
5.2 系统测试 26
5.2.1 单元测试 27
5.2.2 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成测试 27
5.2.3 系统测试 28
5.2.4 验收测试 28
5.3 核心功能演示 28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1系统安装说明 35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知识经济时代首次被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几年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人类文明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知识不同于物质、资本,知识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人、财、物这些传统生产要素,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基础生产要素。如何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提升知识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方便用户检索,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主题。
本体机制概念的提出,对知识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描述系统领域知识常用的工具。与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相比,本体机制拥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形式和关联机制,同时,本体的可读性、共享性、明确性、拓展性等优势,让本体成为了当前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知识管理应用的发展描绘出了可操作的蓝图。
1.2 可行性分析
1.2.1 操作可行性
本体协同构建系统是为了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管理而开发的。本系统的目标是是方便用户在最短时间查询到最精确的信息,因此要求本系统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较快的查询速度等,因此只需要用户能够具备基本的知识领域的相关知识,就能够自由的使用本系统。
1.2.2 技术可行性
B/S结构是互联网兴起后一种全新的软件设计架构,因其开发成本低、维护和升级简单等优势被当前开发人员广泛采纳,随着技术的发展,PHP、JSP、ASP等作为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本系统采用了JSP技术。同时为了加强系统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采用了MVC设计思想和全新的框架技术(Spring MVC、Spring、Ext js、MongoDB等),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开源的,而且具备较高的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2.3 经济可行性
由于毕业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人力消耗免费,资源学校提供,导师义务指导。所以成本计算只需要开发期间的生活费、学校资源的消耗,因此开发本系统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在效益方面,能够更好得帮助用户进行知识的管理、查询等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开发本系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系统工具说明
表1.1 开发技术
工具
版本
说明
Spring MVC
4.0.0
MVC框架
Spring
4.0.0
容器框架
Junit
4
单元测试
Ext js
4.1
JS框架
MongoDB
2.4.12
NoSQL数据库
Ajax
异步交互
表1.2 开发工具
操作系统
Windows 7 32位
开发工具
MyEclipse 8.6
数据库
Mongodb2.4.12
Web服务器
Tomcat 7.0
浏览器
FireFox
数据库客户端
MongoUVE
需求分析工具
Microsoft Visio2010
1.4 风险管理
信息系统一般是基于业务流程式管理思想来设计的,技术上强调功能的继承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因此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积极有效管理风险,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系统风险主要分为三大类: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其他风险。同时为了加强对风险进行管理,采用了基于系统开发声明周期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模型,妥善处理系统软硬件以及数据报废的相关工作.图1.1展示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模型。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可行性分析 1
1.2.1 操作可行性 1
1.2.2 技术可行性 1
1.2.3 经济可行性 1
1.3系统工具说明 2
1.4风险管理 2
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理论与技术 4
2.1 本体 4
2.1.1 介绍 4
2.1.2 研究现状 4
2.2 Java EE 4
2.2.1 HTTP协议 4
2.2.2 MVC框架 5
2.3 Spring框架 6
2.4 MongoDB数据库 8
2.4.1 MongoDB概述 8
2.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9
2.5 软件开发流程 9
第3章 系统分析 12
3.1 系统总体需求 12
3.2 ER图 12
3.3 数据流程图 14
第4章 系统设计 17
4.1 系统设计目标 17
4.2 系统设计原则 17
4.3 系统架构设计 17
4.4 数据库设计 18
4.5 系统详细设计 23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26
5.1 系统运行环境 26
5.1.1 硬件环境 26
5.1.2 软件环境 26
5.2 系统测试 26
5.2.1 单元测试 27
5.2.2 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成测试 27
5.2.3 系统测试 28
5.2.4 验收测试 28
5.3 核心功能演示 28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1系统安装说明 35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知识经济时代首次被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几年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人类文明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知识不同于物质、资本,知识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人、财、物这些传统生产要素,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基础生产要素。如何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提升知识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方便用户检索,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主题。
本体机制概念的提出,对知识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描述系统领域知识常用的工具。与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相比,本体机制拥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形式和关联机制,同时,本体的可读性、共享性、明确性、拓展性等优势,让本体成为了当前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知识管理应用的发展描绘出了可操作的蓝图。
1.2 可行性分析
1.2.1 操作可行性
本体协同构建系统是为了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管理而开发的。本系统的目标是是方便用户在最短时间查询到最精确的信息,因此要求本系统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较快的查询速度等,因此只需要用户能够具备基本的知识领域的相关知识,就能够自由的使用本系统。
1.2.2 技术可行性
B/S结构是互联网兴起后一种全新的软件设计架构,因其开发成本低、维护和升级简单等优势被当前开发人员广泛采纳,随着技术的发展,PHP、JSP、ASP等作为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本系统采用了JSP技术。同时为了加强系统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采用了MVC设计思想和全新的框架技术(Spring MVC、Spring、Ext js、MongoDB等),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开源的,而且具备较高的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2.3 经济可行性
由于毕业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人力消耗免费,资源学校提供,导师义务指导。所以成本计算只需要开发期间的生活费、学校资源的消耗,因此开发本系统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在效益方面,能够更好得帮助用户进行知识的管理、查询等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开发本系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系统工具说明
表1.1 开发技术
工具
版本
说明
Spring MVC
4.0.0
MVC框架
Spring
4.0.0
容器框架
Junit
4
单元测试
Ext js
4.1
JS框架
MongoDB
2.4.12
NoSQL数据库
Ajax
异步交互
表1.2 开发工具
操作系统
Windows 7 32位
开发工具
MyEclipse 8.6
数据库
Mongodb2.4.12
Web服务器
Tomcat 7.0
浏览器
FireFox
数据库客户端
MongoUVE
需求分析工具
Microsoft Visio2010
1.4 风险管理
信息系统一般是基于业务流程式管理思想来设计的,技术上强调功能的继承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因此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积极有效管理风险,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系统风险主要分为三大类: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其他风险。同时为了加强对风险进行管理,采用了基于系统开发声明周期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模型,妥善处理系统软硬件以及数据报废的相关工作.图1.1展示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模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