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文件格式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 要 图像和图形文件是我们社会交流中视觉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出于对分辨率、存储量、处理要求等方面的各种考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像图形文件格式。图像格式转换工具目前主要是在线转换工具,一个可以实时使用的转换工具对于图像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图像的不同格式进行了研究,并且实现了几种常见图像格式的相互转换。主要研究了BMP、JPG、GIF、PGN等常见的图像文件的格式结构,压缩编码方法以及适用的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VS2012中的MFC操作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支持BMP、JPG、GIF、PGN等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程序软件。其次,我们又着重研究了BMP文件不同位深度的格式结构,实现了不同深度位图之间的转换。图片实际处理部分,使用VS2012这个软件实现程序界面的可视化,用MFC的对话框添加控件,并且通过编写控件的功能来实现整个程序的运行,完成图片格式的转换、位图深度的变化以及图片的选择与保存。通过对该程序的运行测试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完成图片格式转换的基本功能,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具有不同的效果,这些图片将会在实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概述 1
1.2国内图像处理发展现状 1
1.3课题设计背景和意义 2
1.4本文结构 3
第二章 图像简介及图像格式分析 4
2.1数字图像处理 4
2.1.1 图像的概念 4
2.1.2 图像处理 6
2.1.3 图像处理学与主流学科的关系 6
2.2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及应用 7
2.2.1 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 8
2.2.2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8
2.3图像格式分析 10
2.3.1 BMP 11
2.3.2 BMP位图各深度 14
(1)32位 15
(2)24位 15
(3)16位 15
2.3.3 JPG 15
2.3.4 GIF 17
2.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PGN 18
2.4 总结 20
第三章 系统需求和代码实现 21
3.1 开发系统需求 21
3.2 系统流程 21
3.3代码实现 24
3.3.1图片的读取和保存 24
3.3.2 不同格式图片之间的转换 26
3.3.3不同深度位图之间的转换 27
3.3.4 显示输入和输出图片 29
第四章 开发环境和转换前后图像对比 31
4.1 开发环境简介 31
4.1.1 MFC编程介绍 31
4.2 程序的主界面 33
4.3 格式转换前后图像对比 34
4.3.1 BMP to JPG 34
4.3.2 BMP to GIF 34
4.3.3 BMP to PGN 35
4.3.4 24位BMP to 16位BMP 35
4.3.5 24位BMP to 8位BMP 36
4.4 本章小结 3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8
5.1 总结 38
5.2展望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附录 42第一章 绪论
1.1概述
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处理的精美图像已与我们密不可分,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灯箱,一幅幅精美的图像,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图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静态图像文件已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法,这使得图像的作用越来越大,出于对分辨率、存储量、处理要求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图像的格式也越来越多。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很多种,比如Windows 下的BMP格式,医学影像常用的TIFF格式,以及互联网常用的JPEG格式等等。
对于一些广泛使用的图像格式,人们在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转换它们的格式(比如BMP到JPG图像格式转换),如果每次都自己设计程序,工作量是很大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于静态图像的利用。因此,就对图像格式的转换提出了要求,图像格式转换工具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详细说明了一个图像格式转换程序的生成,它可让图像在不同格式之间转换,也可以实现BMP位图的转换,简化了对不同格式有需求的用户的操作。
1.2国内图像处理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着手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综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为:
(1)在软件理论研究以及寻求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上有待加强,需要关注其他学科,借鉴更多的东西来为其所用;
(2)图像处理精度与图像处理速度需要齐头并进,庞大的数据量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还亟待解决;
(3)需要完善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这门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
(4)有关图像处理的边缘学科研究方面的工作同样不能轻视,如在心理学、视觉特征等方面;
(5)统一设定标准化。当今社会没有统一的平台来衡量图像处理技术的标准,为用户的图像处理体验带来极大的不便,技术发展也良莠不齐。应着眼于图像信息数据库的创建,并且统一图片存储格式和检索方法,建立标准的子程序记录,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图像文件格式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人们最常使用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是位图文件格式,该图像文件格式也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默认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在Internet中,为了克服位图文件庞大臃肿的缺陷,人们使用最多的是JPEG和GIF图像文件格式。在桌面出版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中,各个软件开发商开发了更多的图像文件格式。目前世面上流行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多达数十种,这些图像文件格式各有千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转换。
图像处理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或应用需求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各个相关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技术等研究领域和应用的兴起,数字图像处理从一个专门领域的学科,变成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研究和人机界面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希望对各种图像格式进行系统的归类,着重分析一些常用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实现图像的显示和各种格式的相互转换。
1.3课题设计背景和意义
图像文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但是,不同场合对于分辨率、存储量和处理要求等各方面的需求仍旧不尽相同,以至于很多图片并不能满足日常使用。通过研究各种图像文件的格式规范,可以用软件来实现各种图像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现代网络中有图片的格式多种多样,例如BMP、JPG、GIF、PGN、TIFF等,每个格式都有着不同的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像利用的发展速度,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意义就是找出一个可以作为标准的图像格式进而实现向这个格式的转换。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图片格式就是BMP格式文件,本文首先对BMP文件存储规范格式进行分析。BMP位深度有32位、24位、16位、8位、4位等这几种,每一种深度的存储格式都不尽相同,需要研究每一种文件的格式然后通过编写程序,改变图像结构来实现不同深度的BMP文件的转换。其次对另一种常用的图像格式JPG进行分析,通过程序实现BMP文件到JPG文件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BMP文件到GIF或者PGN文件的转换。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概述 1
1.2国内图像处理发展现状 1
1.3课题设计背景和意义 2
1.4本文结构 3
第二章 图像简介及图像格式分析 4
2.1数字图像处理 4
2.1.1 图像的概念 4
2.1.2 图像处理 6
2.1.3 图像处理学与主流学科的关系 6
2.2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及应用 7
2.2.1 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 8
2.2.2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8
2.3图像格式分析 10
2.3.1 BMP 11
2.3.2 BMP位图各深度 14
(1)32位 15
(2)24位 15
(3)16位 15
2.3.3 JPG 15
2.3.4 GIF 17
2.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PGN 18
2.4 总结 20
第三章 系统需求和代码实现 21
3.1 开发系统需求 21
3.2 系统流程 21
3.3代码实现 24
3.3.1图片的读取和保存 24
3.3.2 不同格式图片之间的转换 26
3.3.3不同深度位图之间的转换 27
3.3.4 显示输入和输出图片 29
第四章 开发环境和转换前后图像对比 31
4.1 开发环境简介 31
4.1.1 MFC编程介绍 31
4.2 程序的主界面 33
4.3 格式转换前后图像对比 34
4.3.1 BMP to JPG 34
4.3.2 BMP to GIF 34
4.3.3 BMP to PGN 35
4.3.4 24位BMP to 16位BMP 35
4.3.5 24位BMP to 8位BMP 36
4.4 本章小结 3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8
5.1 总结 38
5.2展望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附录 42第一章 绪论
1.1概述
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处理的精美图像已与我们密不可分,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灯箱,一幅幅精美的图像,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图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静态图像文件已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法,这使得图像的作用越来越大,出于对分辨率、存储量、处理要求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图像的格式也越来越多。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很多种,比如Windows 下的BMP格式,医学影像常用的TIFF格式,以及互联网常用的JPEG格式等等。
对于一些广泛使用的图像格式,人们在进行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转换它们的格式(比如BMP到JPG图像格式转换),如果每次都自己设计程序,工作量是很大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于静态图像的利用。因此,就对图像格式的转换提出了要求,图像格式转换工具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详细说明了一个图像格式转换程序的生成,它可让图像在不同格式之间转换,也可以实现BMP位图的转换,简化了对不同格式有需求的用户的操作。
1.2国内图像处理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着手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综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为:
(1)在软件理论研究以及寻求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上有待加强,需要关注其他学科,借鉴更多的东西来为其所用;
(2)图像处理精度与图像处理速度需要齐头并进,庞大的数据量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还亟待解决;
(3)需要完善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这门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
(4)有关图像处理的边缘学科研究方面的工作同样不能轻视,如在心理学、视觉特征等方面;
(5)统一设定标准化。当今社会没有统一的平台来衡量图像处理技术的标准,为用户的图像处理体验带来极大的不便,技术发展也良莠不齐。应着眼于图像信息数据库的创建,并且统一图片存储格式和检索方法,建立标准的子程序记录,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图像文件格式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人们最常使用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是位图文件格式,该图像文件格式也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默认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在Internet中,为了克服位图文件庞大臃肿的缺陷,人们使用最多的是JPEG和GIF图像文件格式。在桌面出版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中,各个软件开发商开发了更多的图像文件格式。目前世面上流行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多达数十种,这些图像文件格式各有千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转换。
图像处理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或应用需求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各个相关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技术等研究领域和应用的兴起,数字图像处理从一个专门领域的学科,变成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研究和人机界面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希望对各种图像格式进行系统的归类,着重分析一些常用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实现图像的显示和各种格式的相互转换。
1.3课题设计背景和意义
图像文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但是,不同场合对于分辨率、存储量和处理要求等各方面的需求仍旧不尽相同,以至于很多图片并不能满足日常使用。通过研究各种图像文件的格式规范,可以用软件来实现各种图像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现代网络中有图片的格式多种多样,例如BMP、JPG、GIF、PGN、TIFF等,每个格式都有着不同的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像利用的发展速度,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意义就是找出一个可以作为标准的图像格式进而实现向这个格式的转换。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图片格式就是BMP格式文件,本文首先对BMP文件存储规范格式进行分析。BMP位深度有32位、24位、16位、8位、4位等这几种,每一种深度的存储格式都不尽相同,需要研究每一种文件的格式然后通过编写程序,改变图像结构来实现不同深度的BMP文件的转换。其次对另一种常用的图像格式JPG进行分析,通过程序实现BMP文件到JPG文件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BMP文件到GIF或者PGN文件的转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w/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