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的公司会议签到系统后台子系统(附件)【字数:9808】
摘 要摘 要目前手工会议签到存在多个问题,每次会议准备工作繁杂,会议签到人数统计的工作量大、繁琐、不准确并且汇总数据不及时等缺陷。本系统把RFID技术用于会议签到系统,可以实现无纸质化的会议签到,节省了大量物力、人力还有财力,也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和后续统计工作时间。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公司会议签到系统-后台子系统运用C#编程,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完整会议信息的记录,包括了会议应到人数、未到人数、会议编号、会议名称等,也实现了RFID的读卡写卡功能。为了方便管理和后期整理,本系统还拥有会议数据查询,以及数据导出功能。会议数据查询包含,会议记录查询,登记参会人员信息查询,应到人数和未到人数查询。会议签到的人员信息会在签到表上显示,记录为已到人员。登记而未签到的人员会标记为未到人员,并显示出相应的人员信息。本系统智能科学环保的登记与签到方法,简便会议流程管理,使会议人员登记与会议人员签到更简洁,准确快速,也方便了整个会议管理和后期会议信息的整理。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会议签到;会议信息整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2.1 研究现状 2
1.2.2 存在问题 2
1.3 研究内容 2
1.4 相关技术介绍 3
1.4.1 RFID技术 3
1.4.2 C#开发环境 5
1.4.3 数据库SQL Sever 2012 5
1.5 论文组织结构 6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7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7
2.1.1 技术可行性 7
2.1.2 经济可行性 7
2.2 需求分析 8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8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8
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9
2.3.1 体系结构设计 9
2.3.2 系统流程设计 10
3.1数据库概念结构 13
3.2 数据库逻辑结构 14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7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开发与实现环境 17
4.2 读卡器ER301链接功能 17
4.3 会议信息输入功能 21
4.4 写卡功能 22
4.5 读卡功能 23
4.6 查询统计功能 24
4.7 数据库通信 25
第五章 系统测试 26
5.1 测试方案设计 26
5.1.1 测试策略 26
5.1.2 测试安排 26
5.2 测试用例构建和分析 26
5.2.1 测试用例构建 26
5.2.2 测试结果分析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射频识别标签是一种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能够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射频识别标签可以附着于可跟踪物品上,并能对其进行跟踪读写和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构成“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性技术,近年来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
射频识别技术最早的起源地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于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身份。从1960年开始射频识别技术开始运用于业。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美国,早在2005年起国防部就规定,所有的军队用品都要使用射频识别标签[1]。2006年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就规定制药商对经常被造假的药品用射频识别标签进行跟踪[1]。沃尔玛超级市场对于射频识别标签的一系列运用更是推动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热潮。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是制约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00年时,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高达1美元每个。许多研究者认为射频识别标签过于昂贵,限制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运用。直到2005年时,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才大幅度下降,达到12美分每个的价格。现在的视频识别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出现低价高品质的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价格大概10美分每个。降低射频识别标签价格和增加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后产生的增益服务,加快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根据欧盟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欧盟已经有百分之3的公司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分布在门禁控制,身份识别,库存跟踪,商品供应,车辆收费,安全防盗,资产管理和生成控制等实际运用中。
以往的会议签到系统,需要参会代表到达指定的地点出示证件并刷卡,难免会出现人多的时候不愿意去签到或需要排长队的情况。对于高级的会议,如人大、政协等会议,一般参会人士都具备相当的身份,如果采用此种刷卡进出模式,在礼节和方便性上并不可取,更不利于组织会议人员实现人性化的会议管理。本系统把射频识别技术用于会议签到系统中,以实现无纸质化的会议签到,节省了大量物力、人力还有财力,也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和后续统计工作时间。
为了实现公司所召开会议的数据统计、签到数据采集和信息查询过程自动化,基于射频技术的RFID智能会议签到系统与纸质签到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国外对射频识别标签的研究和应用较早,但是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标签方面的研究使用也只是近些年的事。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1960年至1970年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些应用尝试。在接下来的十年,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1980年至1990年间,射频识别技术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在1990年至2000年间,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RFID产品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越发受人重视[2]。2000年后,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规模更加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13.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相对成熟,目前业界最关注的是位于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2]。2010年以来,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等有利因素推动,全球RFID市场也持续升温,RFID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人们对RFID产业发展的期待也越来越高。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成熟的时期,许多国家都将RFID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予以积极推动。签到系统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政府和企业大都应用了各类签到系统,以便利公司、政府管理和检查。然而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实行纸质签到,手动管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2.1 研究现状 2
1.2.2 存在问题 2
1.3 研究内容 2
1.4 相关技术介绍 3
1.4.1 RFID技术 3
1.4.2 C#开发环境 5
1.4.3 数据库SQL Sever 2012 5
1.5 论文组织结构 6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7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7
2.1.1 技术可行性 7
2.1.2 经济可行性 7
2.2 需求分析 8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8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8
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9
2.3.1 体系结构设计 9
2.3.2 系统流程设计 10
3.1数据库概念结构 13
3.2 数据库逻辑结构 14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7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开发与实现环境 17
4.2 读卡器ER301链接功能 17
4.3 会议信息输入功能 21
4.4 写卡功能 22
4.5 读卡功能 23
4.6 查询统计功能 24
4.7 数据库通信 25
第五章 系统测试 26
5.1 测试方案设计 26
5.1.1 测试策略 26
5.1.2 测试安排 26
5.2 测试用例构建和分析 26
5.2.1 测试用例构建 26
5.2.2 测试结果分析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射频识别标签是一种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能够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射频识别标签可以附着于可跟踪物品上,并能对其进行跟踪读写和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构成“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性技术,近年来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
射频识别技术最早的起源地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于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身份。从1960年开始射频识别技术开始运用于业。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美国,早在2005年起国防部就规定,所有的军队用品都要使用射频识别标签[1]。2006年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就规定制药商对经常被造假的药品用射频识别标签进行跟踪[1]。沃尔玛超级市场对于射频识别标签的一系列运用更是推动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热潮。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是制约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00年时,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高达1美元每个。许多研究者认为射频识别标签过于昂贵,限制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运用。直到2005年时,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才大幅度下降,达到12美分每个的价格。现在的视频识别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出现低价高品质的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价格大概10美分每个。降低射频识别标签价格和增加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后产生的增益服务,加快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根据欧盟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欧盟已经有百分之3的公司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分布在门禁控制,身份识别,库存跟踪,商品供应,车辆收费,安全防盗,资产管理和生成控制等实际运用中。
以往的会议签到系统,需要参会代表到达指定的地点出示证件并刷卡,难免会出现人多的时候不愿意去签到或需要排长队的情况。对于高级的会议,如人大、政协等会议,一般参会人士都具备相当的身份,如果采用此种刷卡进出模式,在礼节和方便性上并不可取,更不利于组织会议人员实现人性化的会议管理。本系统把射频识别技术用于会议签到系统中,以实现无纸质化的会议签到,节省了大量物力、人力还有财力,也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和后续统计工作时间。
为了实现公司所召开会议的数据统计、签到数据采集和信息查询过程自动化,基于射频技术的RFID智能会议签到系统与纸质签到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国外对射频识别标签的研究和应用较早,但是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标签方面的研究使用也只是近些年的事。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1960年至1970年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些应用尝试。在接下来的十年,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1980年至1990年间,射频识别技术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在1990年至2000年间,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RFID产品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越发受人重视[2]。2000年后,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规模更加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13.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相对成熟,目前业界最关注的是位于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2]。2010年以来,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等有利因素推动,全球RFID市场也持续升温,RFID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人们对RFID产业发展的期待也越来越高。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成熟的时期,许多国家都将RFID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予以积极推动。签到系统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政府和企业大都应用了各类签到系统,以便利公司、政府管理和检查。然而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实行纸质签到,手动管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w/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