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查新背景下规范化查新工作流程系统的研究(源码)【字数:7467】
摘 要由于科技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验收、鉴定、评估越来越重视,提高科技查新工作效率变的尤为重要。该论文是基于科技查新大背景下,规范化查新工作流程为主要目的,深层次研究了科技查新系统。本文以委托单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这三大骨干模块为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并实现了查新委托单的新建、传递;以及查新报告的产生、提交等主要工作流程。该科技查新流程系统采用JAVA开发语言,使用了MyEclipse为此系统的开发环境,结合了稳固、成熟的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确保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最后对该系统以功能测试的方式进行了简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功能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使其在实际中的使用和后期的维护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论文研究内容 1
1.4论文组织结构 2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的整体设计 3
2.1需求分析 3
2.1.1性能需求 3
2.1.2功能需求 3
2.2系统的整体设计 4
2.2.1整体结构说明 4
2.2.2整体结构图 4
第三章 研究环境与相关技术 6
3.1运行环境 6
3.2相关技术框架JFinal 6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8
4.1系统详细设计 8
4.2系统实现 9
4.2.1登录 9
4.2.2委托单管理模块 9
4.2.3业务管理模块 11
4.2.4权限管理模块 15
结束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验收、项目鉴定、项目工程评估等越来越重视,科技查新工作的效率因此变的尤为重要。科技查新及以检索文献和调研情报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新颖性进行审查,得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科技查新报告。提供有效的客观文献依据用来进行专利申请、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价、新产品鉴定等。
过去的科技查新工作主要以单个查新项目、逐个查新,为流程及对于一个项目由委托单位与有资质的查新机构达成委托,查新机构对该项目进行查新操作,最后为此项目拟定查新报告。显然,这样的工作流程是低效的,若无大量人力的支持,很难达到大批次,多项目的查新工作的同时进行。如何让科技查新工作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及时、高效的展开执行,成了有资质的科技查新机构所关注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针对过去低效、单一、繁琐、速度慢的查新工作流程。创建一款集成科技查新管理与用户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流程系统,使查新机构突破传统查新工作的模式和框架,从单向、传统、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走向开放、实用、多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对实现科技查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平台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保证了查新业务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查新员能快速响应查新委托,从而提高科技查新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科技查新为背景规范化工作流程系统可用于记录、处理、跟踪一项查新工作的完成情况,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处理流程,用于查新机构内部的工作协作,具有批量性、时效性的特点。科技查新流程系统的实施,规范了工作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3论文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委托单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科技查新委托单、值班员委托单管理、财务人员委托单管理。该模块用于在科技查新工作开始前,科技查新项目的委托、接受、付款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业务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分配查新员、分配审核员、项目查新、报告审核、报告管理、查新项目自领等。提供科技查新的主体流程处理平台。主要工作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集成一体,为科技查新工作提供一个实用的网络化查新。
权限管理模块:对所有注册用户、建立角色—用户多对多的关系。保证使用不同角色的用户登录显示不同的功能菜单。
1.4论文组织结构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系统模块设计及论文组织。
第二章对研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主要从性能和功能两方面来分析该研究系统的需求,以及通过文字和流程图的形式说明该系统的概要设计。
第三章对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做了说明,以及开发时所用到的技术框架做了介绍。
第四章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设计与主要功能的具体实现。
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系统的概要设计
对研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做了说明,掌握研究时所存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思路等。从而决定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
2.1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下面将从性能需求和功能需求两个方面对系统做进一步分析。
2.1.1性能需求
成熟的系统需要在其功能实用性和操作容错性上有不俗的体现。具体包括:
从总体上来说,系统中的功能在被选中后需在短时间内反馈用户所需信息。
从页面上来说,所研究的系统需要为使用者提供清晰、已操作的使用界面立于用户的角度,提高该系统的视觉舒适度和页面交互性。
从后台支持上说,所研究的系统即使在后台运行报错的情况下也应该合理的给出相应的页面,增强系统的容错性。
最后,为了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和性能优化,需要有便捷的方式提供给维护人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论文研究内容 1
1.4论文组织结构 2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的整体设计 3
2.1需求分析 3
2.1.1性能需求 3
2.1.2功能需求 3
2.2系统的整体设计 4
2.2.1整体结构说明 4
2.2.2整体结构图 4
第三章 研究环境与相关技术 6
3.1运行环境 6
3.2相关技术框架JFinal 6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8
4.1系统详细设计 8
4.2系统实现 9
4.2.1登录 9
4.2.2委托单管理模块 9
4.2.3业务管理模块 11
4.2.4权限管理模块 15
结束语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验收、项目鉴定、项目工程评估等越来越重视,科技查新工作的效率因此变的尤为重要。科技查新及以检索文献和调研情报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新颖性进行审查,得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科技查新报告。提供有效的客观文献依据用来进行专利申请、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价、新产品鉴定等。
过去的科技查新工作主要以单个查新项目、逐个查新,为流程及对于一个项目由委托单位与有资质的查新机构达成委托,查新机构对该项目进行查新操作,最后为此项目拟定查新报告。显然,这样的工作流程是低效的,若无大量人力的支持,很难达到大批次,多项目的查新工作的同时进行。如何让科技查新工作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及时、高效的展开执行,成了有资质的科技查新机构所关注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针对过去低效、单一、繁琐、速度慢的查新工作流程。创建一款集成科技查新管理与用户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流程系统,使查新机构突破传统查新工作的模式和框架,从单向、传统、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走向开放、实用、多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对实现科技查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平台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保证了查新业务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查新员能快速响应查新委托,从而提高科技查新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科技查新为背景规范化工作流程系统可用于记录、处理、跟踪一项查新工作的完成情况,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处理流程,用于查新机构内部的工作协作,具有批量性、时效性的特点。科技查新流程系统的实施,规范了工作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3论文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委托单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科技查新委托单、值班员委托单管理、财务人员委托单管理。该模块用于在科技查新工作开始前,科技查新项目的委托、接受、付款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业务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分配查新员、分配审核员、项目查新、报告审核、报告管理、查新项目自领等。提供科技查新的主体流程处理平台。主要工作内容在网络环境下集成一体,为科技查新工作提供一个实用的网络化查新。
权限管理模块:对所有注册用户、建立角色—用户多对多的关系。保证使用不同角色的用户登录显示不同的功能菜单。
1.4论文组织结构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系统模块设计及论文组织。
第二章对研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主要从性能和功能两方面来分析该研究系统的需求,以及通过文字和流程图的形式说明该系统的概要设计。
第三章对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做了说明,以及开发时所用到的技术框架做了介绍。
第四章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设计与主要功能的具体实现。
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系统的概要设计
对研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做了说明,掌握研究时所存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思路等。从而决定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
2.1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下面将从性能需求和功能需求两个方面对系统做进一步分析。
2.1.1性能需求
成熟的系统需要在其功能实用性和操作容错性上有不俗的体现。具体包括:
从总体上来说,系统中的功能在被选中后需在短时间内反馈用户所需信息。
从页面上来说,所研究的系统需要为使用者提供清晰、已操作的使用界面立于用户的角度,提高该系统的视觉舒适度和页面交互性。
从后台支持上说,所研究的系统即使在后台运行报错的情况下也应该合理的给出相应的页面,增强系统的容错性。
最后,为了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和性能优化,需要有便捷的方式提供给维护人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