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论坛的设计与实现[20191217140936]
摘 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人们网上交流的重要平台。论坛简称BBS,全称为电子布告栏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开发论坛系统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供用户交流的网上平台,从而便于广大用户浏览信息、交流经验、探讨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也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方便学校的学生管理以及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决定开发基于PHP技术的校园论坛。
本文首先分析了论坛开发的背景和目的,其次介绍了相关软件的开发环境,最后讲述了校园论坛的详细设计过程:数据库设计、前台页面设计、后台管理设计以及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本论坛的开发,采用基于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这一易学易用的操作系统。根据其设计过程的分析,论坛系统在设计方面采用了B/S模式,同时运用Apache+PHP+MySQL组合进行系统功能的具体设计与实现。Apache、PHP与MySQL都是开源项目,且可移植性好,特别适用于动态网站建设。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校园论坛PHPMySQLApache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2
1.3.1 技术可行性 2
1.3.2 操作可行性 2
1.3.3 经济可行性 2
1.3.4 社会可行性 3
2. 系统开发环境 4
2.1 B/S模式 4
2.2 PHP技术 4
2.3 MYSQL数据库 5
2.4 Apache服务器 6
2.5 常见的WAMP集成环境 6
2.6 编辑器:Dreamweaver和Notepad++ 7
2.6.1 Dreamweaver 7
2.6.2 Notepad++ 7
3. 系统分析 8
3.1 系统目标 8
3.2 系统需求分析 8
3.2.1 业务流程分析 8
3.2.2 数据流程分析 9
3.3 系统功能分析 10
3.3.1 系统功能结构 10
3.3.2 系统功能用例图 11
4. 数据库设计 14
4.1 数据库设计的概述 14
4.1.1 数据库设计的含义 14
4.1.2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4
4.2 概念结构设计 14
4.3 逻辑结构设计 15
4.4 数据库物理设计 18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5.1 概要设计 19
5.2 前台页面设计 19
5.2.1 首页设计 19
5.2.2 注册登录 20
5.2.3 帖子模块 22
5.2.4 新闻模块 24
5.3 后台管理设计 25
5.3.1 后台页面设计 25
5.3.2 版块管理 26
5.3.3 帖子管理 27
6. 系统测试与运行 29
6.1 测试的概述 29
6.2 测试的实例 29
6.2.1 黑盒测试 29
6.2.2 白盒测试 29
6.2.3 系统运行情况 30
结 语 31
参考文献 32
致 谢 33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论坛简称BBS,全称为电子布告栏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或者公告板服务(Bulletin Board Service),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1]。BB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在美国的芝加哥开发出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CBBS/Chicago (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这是最早开发的一套BBS系统。1983年,在经过CPCUG的不懈努力以及Thomas Mach的精心整理后,终于完成了个人计算机的第一版BBS系统——RBBS-PC。它赢得了BBS鼻祖的美称。
早期由于国内信息技术的落后,大约是在1991年,国内才出现了第一个BBS站—“中国长城站”。随着计算机应用的社会普及和互联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BBS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于1997年,论坛(BBS)真正地在中国崛起。2001年,戴志康发布了一款名叫Discuz的软件,促进了中国论坛的建设,从而真正拉开了中文论坛的新时代。直至今日,论坛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现实社会的缩影。随着校园BBS CERNET的建立,校园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内论坛,如: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尤其是水木清华,它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校园官方论坛,也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论坛。
随着论坛的不断发展,其技术、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例如:国内的BBS站,仍旧是单线站占大多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大众化,特别是宽带的广泛运用,BBS的活动将会进一步高涨。一但BBS的活动高涨,随之而来的拨号难和抢线难的问题将会加剧,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基于这种背景情况下,本文提出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PHP+MySQL+Apache的校园论坛,其优点在于它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坛(BBS)最初只能用于公布信息,就连文件传输功能都不具备。早期的论坛与一般街头和校园内的公告板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只不过是通过其传播或取得消息而已[1]。直到BBS运用于个人计算机中时,论坛才逐渐普及开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论坛已经成为时下一种比较普遍的网上交流手段。在论坛站点上,用户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例如:浏览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科研探讨、休闲聊天等等。其中,以校园论坛为例,它对于学生、老师和学校来说,是能够实现三方共赢的一个较好的公共交流平台。通过校园论坛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掌握校园的各类信息,展现自我价值,同时可拓展自己的人际交流圈;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近况,以及校园教学建设等问题的思想动态;而学校也能够与师生接轨,节约资源和成本,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论坛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例如:诚信危机,个人隐私泄露,虚拟世界是否安全等问题。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网络信息资源也在不断的丰富,而以时效性和交互性为特征的网络论坛是当今最丰富、最开放和最自由的网络信息资源。
1.3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对系统的开发从技术、操作、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系统开发成功。
1.3.1 技术可行性
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是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求等。该校园论坛系统采用了当前新兴的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流行的PHP技术进行开发的。PHP是一种通用的开源脚本语言,应用广泛,主要适用于Web开发领域。而B/S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在数据库服务器方面,该校园论坛系统选用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MySQL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eb应用方面,它是最好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应用软件之一。此外,MySQL搭配PHP和Apache可以组成良好的开发环境。由此表明,该校园论坛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是成熟可行的。硬件方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逐渐普及,且硬件性能大幅度提升,因而,其硬件平台能够满足该系统的需求。
1.3.2 操作可行性
操作可行性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便于使用者操作。此校园论坛系统的开发突显了其设计的人性化,它具备友好的界面和较为完善的功能,且使用方便。因此,从使用操作方面而言,该系统的开发具有可行性。
1.3.3 经济可行性
经济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在软件方面,PHP、MySQL和Apache都是开源项目,可以免费获取;在硬件方面,该系统在原有的硬件环境中即可使用,无需添加其他设备。因而,开发该系统可节约大量资源,具有经济可行性。
1.3.4 社会可行性
社会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随着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论坛已经成为时下一种比较普遍的网上交流手段。在论坛站点上,用户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例如:浏览查询信息、发布信息、科研探讨、休闲聊天等等。由于网络的社会普及,论坛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今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19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