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源码)

摘 要伴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高校使用Excel或者word文档来存储科研信息的内容。这个做法相对于纸张的存储更方便,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学校会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信息,存储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修改查询科研项目的信息,会变的不方便。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开发出了科研管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JAVA Web平台开发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个是管理员的角色,管理员有绝对的权限,包括对用户的项目信息的增删改查,对用户论文的增删改查;对获奖信息的增删改查;以及专利的增删改查;对系统信息的发布,查看系统信息;维护系统。另一个是用户角色,也就是普通的教职工。教职工角色有创建项目,修改项目,查询自己所有的项目,删除自己的项目的权限;论文的增删改查的权限;对自己的获奖信息的管理。专利信息的申请,专利信息的查看。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背景与意义 1
1.2运行环境搭建 1
1.3采用技术介绍 1
1.3.1 MVC视图模型控制器架构 1
1.3.2 Struts 2框架介绍 2
1.3.3 Mybatis框架介绍 4
1.3.4 Spring框架介绍 4
1.3.5 工厂模式 4
1.4论文组织形式 5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 7
2.1 系统描述 7
2.2 可行性分析 7
2.2.1 经济可行性 7
2.2.2 技术可行性 7
2.3 功能需求 8
2.4 性能需求 8
2.4.1 可扩充性 8
2.4.2 适应性 8
2.4.3 时间特性 9
2.4.4 容错性 9
2.5 系统功能设计 9
2.6 表结构 9
第三章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13
3.1 登陆模块 13
3.2 教职工模块的实现 15
3.2.1 项目信息管理实现 15
3.2.2 论文信息管理实现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3.2.3 专利信息管理实现 26
3.2.4 获奖信息管理实现 31
3.2.5 个人信息管理实现 36
3.3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39
3.3.1 用户信息管理实现 39
3.3.2 科研公告管理实现 40
3.3.3 科研信息管理实现 40
3.3.4 角色信息管理实现 40
第四章 关键技术研究 44
4.1 UI技术的研究 44
4.2 MD5技术的研究 45
4.3 拦截器技术的研究 46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0
5.1 测试计划 50
5.1.1黑盒测试 50
5.1.2白盒测试 50
5.2测试结果 54
结束语 55
致 谢 56
参考文献 57
绪论
1.1背景与意义
身处于当下21世纪,网络的普及到达了创造者从没想象过的状态。越来越广泛的互联网信息的交流,成为了当下的主旋律。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无时不刻都在和互联网打交道。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很多东西仅仅需要你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解决,比如吃饭,可以用网上点餐,又比如出去旅游,我们仅仅只需要带上自己的行囊和身份证,其他的网络给你解决。这些的这些,以前都是要外出,或者是更加繁琐的方式才能完成,而现在就仅仅在自己家中衣食住行,网络都可以为您解决。
现如今国家对科研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也给高校科研很大的支持,因此高校科研毫不意外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校科研项目的的快速发展,科研信息的越来越多,这就对科研管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我设计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为了改善高校这一问题。
1.2运行环境搭建
本系统采用JAVA作为基础的开发语言,开发采用的是B/S(Brower/Server)的架构体系。这种体系比较方便用户操作,无需下载只需输入网址就可直接使用。开发工具是MyEclipse 10。服务器Apache,应用JSP、Struts 2、Mybatis、Spring技术,后台的网络数据库为Oracle。
1.3采用技术介绍
1.3.1 MVC视图模型控制器架构
之前很长时间一段Servlet和JSP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Servlet和JSP已经不能满足需求。JSP页面由HTML代码,JAVAScript,CSS和动态的JAVA代码混在一起很不利于后期的维护,也不方便程序员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将页面的代码和服务端代码分离,这就是MVC模式的基本思想之一。
MVC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Controller)的简称。Servlet主要用来接收页面的控制器、处理业务逻辑和响应转发页面也和数据库进行交互。下面就是MVC的图形模型:

图11 MVC架构图
MVC框架的优点:视图、模型、控制分开处理,降低了框架的耦合性,很容易替换其中的一部分,方便维护,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1.3.2 Struts 2框架介绍
Struts2使用了WebWork的设计核心,struts2用大量的拦截器来处理用户的请求,从而达到了用户的业务逻辑控制器与Servlet API分离。
Struts2的工作原理是:
(1)、用户填入数据到页面
(2)、页面把得到的数据传给后台
(3)、后台根据得到的请求找到相应的Action
(4)、Action处理相应的业务请求
(5)、返回到配置文件中
(6)、配置文件找到相应的JSP页面
(7)、页面显示出后台处理的结果给用户

图1-2 Struts2的工作原理
Struts 2中的控制器类(Action 类)可以是一个POJO类,也可以从ActionSupport类继承。开发人员可以将数据逻辑和业务逻辑的代码写在控制器中,也可以再进一步划分,将操作数据和处理业务逻辑的代码分别写在数据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的组件中。视图层由JSP页面和一些Struts2的标签组成。在Action类中包含了用于封装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参数的Set 和Get方法。Action类主要用于控制业务逻辑的控制,这个Action相当于servlet,这项工作主要在Action类和execute方法中进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12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