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查询支持的教学备课资料文(源码)

教师的教学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教师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备课系统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本论文根据实践调查需求,为教师开发一款备课系统。本论文从研究手机端APP的开发和PC端管理界面开发两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智能终端查询支持的教学备课资料文档管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采用2014年推出的APP开发软件WeX5,结合Eclipse、Mysql数据库、Navicat for MySQL数据库管理软件,使用java语言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关键词 教师备课,网络信息化,智能终端,WeX5
目 录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1.3 课题意义 2
2 关键技术及开发环境介绍 3
2.1 WeX5手机APP开发软件 3
2.2 H5前端web设计 4
2.3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4
3 可行性分析 5
3.1 操作可行性 5
3.2 技术可行性 5
3.3 经济可行性 5
3.4 法律可行性 6
4 需求分析 6
4.1 系统目标 6
4.2 功能需求描述 6
4.3 性能需求分析 8
5 系统概要设计 8
5.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
5.2 实体模型图设计 10
5.3 数据表设计 14
6 教师备课系统APP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16
6.1 登录、注册设计与实现 16
6.2 首页的设计与实现 19
7 教师备课后台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22
7.1 登录模块设计与实现 22
7.2 教案资源模块设计与实现 24
7.3 备课信息模块设计与实现 26
7.4 我的收藏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8
7.5 评论模块设计与实现 30
7.6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7.7 编辑教案模块设计与实现 33
8 测试 34
8.1 测试方法 34
8.2 测试用例 35
结 论 44
致 谢 45
参 考 文 献 46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在旧的工业经济时代里,顺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材料、能源的开发与生产、流通与消费,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开发与生产、流通与消费,却成为人们所真正关心的重点。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单的授予,而是赋予了更多任务;在不断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理论的同时,更加要担负起对知识的进行研究、开拓、创新的重担,通过对知识的重组,再创新,不断发现新知识,传输新知识[1]。为了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教师相应的主要任务逐渐地从原来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慢慢变成将现有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经过升华、加工,再传授给学生。如今,教育教学竞争如此激烈,对教师们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学系统网络化在教育领域的地位逐渐凸显,俨然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人员们竞相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克服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教师们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共享彼此的资源,不但使得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也在共享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因此,一款网络化的共享式教学备课系统的研发在教学领域中显得格外重要。
在国外,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外的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一般情况下,国外是运用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3]。目前流行的国外课件制作工具有: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action!等;还有适合于网络课件制作的flash等。在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方面,国际经合组织(OECD)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0年,OECD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出版了《学习社会的知识管理》论文集。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建立起了校园网和学校教学资源中心,同时校校通也基本实现,有了网络的支持,各院校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的教育从业者都不断地、努力地在探寻新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的备课模式,这样教师们在备课时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水平。但是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备课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上或者实践上的问题[4]。
在理论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大多系统的侧重点还是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对于备课系统的具体的设计和实现的细节及其可行性研究分析显得不够充足,导致备课系统在使用时产生诸多问题。
b)重复研究同一课题的现象严重,使得资源库的更新速度变慢。
c)备课系统与资源库建设的关联性较弱。
在实践上存在以下的问题:
a)很多系统仍然是课件思想开发模式,属于积件平台的初级阶段。因为这些著作平台主要着眼于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和运用,缺乏从课堂教学需要、教学策略与表达方面来考虑平台的功能。教师在课件的开发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5]。
b)学科针对性不强,大多数公司机构只开发出一个通用的课件制作系统,并没有学科材料库的支持。
c)对网络支持较好的系统,多媒体支持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支持较好的系统,网络传输却比较困难。
d)国内课件制作平台虽然符合中国用户特点,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难资源共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3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