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模型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近年来,江苏省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为了合理分配江苏教育财政资源,提高教育财政使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13—2015年三年的教育财政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首先从江苏省统计年鉴选取了13个市2013—2015年的教育支出情况作为原始数据,然后用CCR模型结合Maxdea软件算出各市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其次用BCC模型结合Maxdea软件算出各市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再用超效率模型结合MATLAB软件编程求出各市的效率进行排序比较,最后用基于CCR模型的投影公式求出各市达到高效率的改进途径。结果表明江苏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总体不高,特别是苏南地区,整体效率较低,但有逐步改善的趋势。关键词 教育财政,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 2
2 DEA模型 3
2.1 模型介绍 3
2.2 选取DEA模型原因 6
2.3 决策单元选择 7
2.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7
3 江苏省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绩效实证研究 8
3.1 数据收集 8
3.2 数据结果分析 9
4 政策建议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政府为改善管理从而广泛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绩效又称效绩,是某一系统的运行结果,所有的机构组织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绩效问题,虽然问题大都不同,但每个机构组织的运作的目的都是提升绩效,因此所有的机构组织把“绩效向导”作为自己运作的核心理念[1]。在“绩效向导”的作用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教育财政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教育同样适用。一直以来,教育事业在江苏省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江苏省各院校在教学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不科学,教育财政支出与绩效考核相脱离,教育拨款资金利用效率较低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院校办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改善这一问题,因此需对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江苏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最关键的是规范资金的分配,需要严格监督把控支出的闸门,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政府以后编制教育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外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起步较早,评价体系较为完善。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货币经济学家FridmanMilto就提出了“教育券”机制,这种机制表现了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思想。教育经济学家CharleSBnson在研究时认为因从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充足性三个角度进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Behn认为在绩效评价时评价目的是评价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起步较晚,但我国非常重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对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刘国永通过对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价研究,分析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介绍了建立指标时的基本价值选择、基本原则和方法[2]。吴建南,李贯宁根据绩效评价一般原理,以此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符合原理、需达成的目标及整体状况五个层面创建了一个通用指标体系[3]。廖燕等以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和教职工数量作为输入指标,万元教育支出培养的学生数和财政教育支出对GDP的弹性系数作为输出指标,分析了我国2001—2007年公共教育支出绩效[4]。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方面,杨莉等人通过DEA方法分析了近几年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绩效,由此分析可以将各个非有效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排序并得出提高各个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益的途径[5]。李颖用BCC模型,分析了广西2002—2013年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发现支出效率存在技术问题和规模问题,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6]。王丽萍等人提出了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新绩效预算方法,并以西南某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某年 12个学院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计算分析[7]。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资源利用方面,兰舟等人从三个不同层面对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着重分析了西北的五省,得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可适当减小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来提高效益,以免资源浪费[8]。
1.3 研究目的
江苏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崇学重教,人才辈出。近年来,江苏省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并且不断地在扩大教育财政的支出规模,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成为全国前几位,但是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财政这一优势,怎样有效的发挥江苏财政的作用,改善财政支持教育的效果成为了江苏教育发展的重点。在此形势下,通过对江苏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发现教育财政支出存在关于绩效的相应问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改善教育管理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以合理分配财政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财政的效益得以实现,提高教育财政使用效率,促进江苏省教育向更好地方向发展。江苏教育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整体的综合实力都稳居在全国的前列。本课题以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创建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既丰富了对江苏教育财政支出的理论研究,也可为教育财政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2 DEA模型
2.1 模型介绍
数据包络分析[9](DEA)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在1978年创建的,DEA方法是集数学、运筹学、管理学等多种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数据包络分析是对有着同样的类型的各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绩评价分析的方法,所选的决策单元有同样性质的输入和输出即称为同类型。衡量一个单位的绩效[10],通常用输入输出比这个指标,当所选取的输入输出指标可以换算成相同单位的时候,便可根据输出比大小进行排序,但是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单位统一,于是有了DEA方法对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克服了因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单位不统一引起的评价难题,而且它的评价结果客观,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该方法已在教育、农业、交通运输及科技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DEA模型主要包括原始形式、线性规划形式及对偶线性规划形式,DEA模型的原始形式能说明模型的基本含义,对偶线性规划形式则能说明模型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模型的经济学意义:主要包含了DEA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 2
2 DEA模型 3
2.1 模型介绍 3
2.2 选取DEA模型原因 6
2.3 决策单元选择 7
2.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7
3 江苏省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绩效实证研究 8
3.1 数据收集 8
3.2 数据结果分析 9
4 政策建议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政府为改善管理从而广泛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绩效又称效绩,是某一系统的运行结果,所有的机构组织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绩效问题,虽然问题大都不同,但每个机构组织的运作的目的都是提升绩效,因此所有的机构组织把“绩效向导”作为自己运作的核心理念[1]。在“绩效向导”的作用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教育财政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教育同样适用。一直以来,教育事业在江苏省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江苏省各院校在教学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不科学,教育财政支出与绩效考核相脱离,教育拨款资金利用效率较低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院校办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改善这一问题,因此需对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江苏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最关键的是规范资金的分配,需要严格监督把控支出的闸门,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政府以后编制教育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外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起步较早,评价体系较为完善。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货币经济学家FridmanMilto就提出了“教育券”机制,这种机制表现了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思想。教育经济学家CharleSBnson在研究时认为因从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充足性三个角度进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Behn认为在绩效评价时评价目的是评价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起步较晚,但我国非常重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对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刘国永通过对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价研究,分析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介绍了建立指标时的基本价值选择、基本原则和方法[2]。吴建南,李贯宁根据绩效评价一般原理,以此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符合原理、需达成的目标及整体状况五个层面创建了一个通用指标体系[3]。廖燕等以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和教职工数量作为输入指标,万元教育支出培养的学生数和财政教育支出对GDP的弹性系数作为输出指标,分析了我国2001—2007年公共教育支出绩效[4]。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方面,杨莉等人通过DEA方法分析了近几年政府公共教育支出绩效,由此分析可以将各个非有效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益进行排序并得出提高各个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益的途径[5]。李颖用BCC模型,分析了广西2002—2013年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发现支出效率存在技术问题和规模问题,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6]。王丽萍等人提出了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新绩效预算方法,并以西南某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某年 12个学院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计算分析[7]。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资源利用方面,兰舟等人从三个不同层面对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着重分析了西北的五省,得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可适当减小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来提高效益,以免资源浪费[8]。
1.3 研究目的
江苏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崇学重教,人才辈出。近年来,江苏省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并且不断地在扩大教育财政的支出规模,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成为全国前几位,但是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财政这一优势,怎样有效的发挥江苏财政的作用,改善财政支持教育的效果成为了江苏教育发展的重点。在此形势下,通过对江苏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发现教育财政支出存在关于绩效的相应问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改善教育管理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以合理分配财政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财政的效益得以实现,提高教育财政使用效率,促进江苏省教育向更好地方向发展。江苏教育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整体的综合实力都稳居在全国的前列。本课题以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创建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既丰富了对江苏教育财政支出的理论研究,也可为教育财政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2 DEA模型
2.1 模型介绍
数据包络分析[9](DEA)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在1978年创建的,DEA方法是集数学、运筹学、管理学等多种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数据包络分析是对有着同样的类型的各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绩评价分析的方法,所选的决策单元有同样性质的输入和输出即称为同类型。衡量一个单位的绩效[10],通常用输入输出比这个指标,当所选取的输入输出指标可以换算成相同单位的时候,便可根据输出比大小进行排序,但是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单位统一,于是有了DEA方法对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克服了因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单位不统一引起的评价难题,而且它的评价结果客观,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该方法已在教育、农业、交通运输及科技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DEA模型主要包括原始形式、线性规划形式及对偶线性规划形式,DEA模型的原始形式能说明模型的基本含义,对偶线性规划形式则能说明模型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模型的经济学意义:主要包含了DEA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