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的无线控制霓虹灯系统的设计(源码)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我们的工作、生活、科学研究等多个研究范围,现在正在逐渐演变成一种比较普遍的技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利用远程控制和智能控制设备,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控制家里的电器开关,回到家时很多事情就可以由系统完成,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方便,同时也实现了人机交互和智能识别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基于GPRS的无线控制霓虹灯系统的设计。通过手机向GPRS SIM900A无线通讯模组发送短信,然后SIM900A向89C52单片机使用GSM-PDU方式传输AT指令,单片机通过串口接收指令,然后解析指令,以此来控制霓虹灯的闪烁,本系统中霓虹灯可以看作为操控对象。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电器,采用单片机来控制这种电器,会成为轻而易举、越来越普遍的事。目 录
1 引言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课题开发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
1.2.1 课题开发的目的 2
1.2.2 课题开发的意义 2
1.2.3 课题设计的要求 2
2 系统开发环境和可行性分析
2.1系统开发环境 3
2.1.1 89C52简介 3
2.1.2 GPRS SIM900A简介 5
2.1.3 C语言 5
2.1.4 KEIL的简介 6
2.2 可行性分析 7
3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概述 9
3.2 系统结构图 9
3.3 系统整体硬件结构设计 10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最小系统的组成 11
4.2 复位电路 12
4.3 晶振电路 13
4.4 单片机—SIM900A通信引脚设计 13
4.5 主要原件及功能原理 13
4.5.1 8550三极管 14
4.5.2 蜂鸣器 15
4.5.3 晶振 16
5 系统软件开发
5.1 程序流程图设计 17
5.2 GPRS模块程序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4.3 晶振电路 13
4.4 单片机—SIM900A通信引脚设计 13
4.5 主要原件及功能原理 13
4.5.1 8550三极管 14
4.5.2 蜂鸣器 15
4.5.3 晶振 16
5 系统软件开发
5.1 程序流程图设计 17
5.2 GPRS模块程序设计 17
5.3 霓虹灯模块程序设计 20
5.4 蜂鸣器模块程序设计 22
6 制作过程和系统测试
6.1 程序编译、烧写 24
6.2 系统的制作过程 25
6.3系统的测试 28
6.3.1 GPRS测试 28
6.3.2整体模块测试 29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31
7.2 研究展望 31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1.1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物联网方向的研究随之也越来越受人的关注。简单从字面理解,物联网就是将物品与网络联接起来,实现物物相连,它和互联网的功能是相通的,只是互联网实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互,相对而言物联网更为宽泛。物联网赋予了物的智慧,使物获得了感知或被感知的能力,让物变得更加聪明,更通人性,同时也确定了物的社会身份,每个物体都带有一个IP地址和一个信息标签,这样它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就放大了。互联网和物联网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使得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本质上,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或者说是互联网的升级版,都属于Internet的范畴。在Internet1.0时代,我们是通过拨号链接宽带来上网,那个时候都需要电脑和线;现在到了Internet2.0的时代,即无线互联网,最典型的是WIFI/3G/4G这样的通讯网络,我们沟通的重心从PC走向 了智能手机。在不久的未来将进入到Internet3.0时代,也就是所谓的物联网,即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整个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最终就是为了让互动变得更高效、更方便。其实,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诞生的事物,而是各种旧技术融合的产物,其中传感技术可以看到许多应用场景,只是这些应用还比较初级,未来随着传感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物联网的应用会不断升级和深化。同时,它跟互联网一样,是一门技术、一项工具,也是一种新的思维理念。
从2011年开始,人们的生活开始步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手机作为一种移动信息通讯的载体,时至今日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手机从过去单一的通话功能,发展到今天集通话,短信,摄影,上网,娱乐等等一系列功能于一身,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的更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本课题设计是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息来控制霓虹灯和蜂鸣器,并将这种控制方式延伸到其他类似的家用电器上,为构建一个初步的“物联网”建立一种模型。
1.2课题开发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1.2.1课题开发的目的
本系统主要是利用 SIM900A传输AT指令到C52单片机,通过不同的控制指令使单片机做出相应的运行指令,从而去达到控制霓虹灯以及蜂鸣器的效果。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我们把每一盏霓虹灯相当于一个开关,当给I/O口一个高电位相当于打开开关,利用这个功能,单片机就可以控制许多家用电器。当人们处于快速的生活状态时,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就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控制家里的电器的开关,当人们回到家时很多工作都可以由系统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生活的方便性。
1.2.2 课题开发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题设计,了解了单片机的相关知识,熟悉了单片机C语言的程序设计,掌握了使用手机控制单片机的开发过程,初步了解了物联网的基本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我对新领域知识的自学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增加我对项目经验,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单片机的精彩的世界,让我对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了解并参与了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最终实现基于GPRS的无线控制霓虹灯系统的设计,对单片机C语言编程、GPRS无线通讯模块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本次课题设计,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学习方法,都会使我有新的体会。
1.2.3课题设计的要求
(1)能够接收手机发送的短信。
(2)GPRS通讯模组能够接收短信并作出判断向单片机发送AT指令。
(3)单片机可以收到指令做出识别,控制霓虹灯、蜂鸣器进行工作。
(4)蜂鸣器可以根据收到指令发出清晰的声音。
2 系统开发环境和可
1 引言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课题开发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
1.2.1 课题开发的目的 2
1.2.2 课题开发的意义 2
1.2.3 课题设计的要求 2
2 系统开发环境和可行性分析
2.1系统开发环境 3
2.1.1 89C52简介 3
2.1.2 GPRS SIM900A简介 5
2.1.3 C语言 5
2.1.4 KEIL的简介 6
2.2 可行性分析 7
3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概述 9
3.2 系统结构图 9
3.3 系统整体硬件结构设计 10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最小系统的组成 11
4.2 复位电路 12
4.3 晶振电路 13
4.4 单片机—SIM900A通信引脚设计 13
4.5 主要原件及功能原理 13
4.5.1 8550三极管 14
4.5.2 蜂鸣器 15
4.5.3 晶振 16
5 系统软件开发
5.1 程序流程图设计 17
5.2 GPRS模块程序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4.3 晶振电路 13
4.4 单片机—SIM900A通信引脚设计 13
4.5 主要原件及功能原理 13
4.5.1 8550三极管 14
4.5.2 蜂鸣器 15
4.5.3 晶振 16
5 系统软件开发
5.1 程序流程图设计 17
5.2 GPRS模块程序设计 17
5.3 霓虹灯模块程序设计 20
5.4 蜂鸣器模块程序设计 22
6 制作过程和系统测试
6.1 程序编译、烧写 24
6.2 系统的制作过程 25
6.3系统的测试 28
6.3.1 GPRS测试 28
6.3.2整体模块测试 29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31
7.2 研究展望 31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1.1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物联网方向的研究随之也越来越受人的关注。简单从字面理解,物联网就是将物品与网络联接起来,实现物物相连,它和互联网的功能是相通的,只是互联网实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互,相对而言物联网更为宽泛。物联网赋予了物的智慧,使物获得了感知或被感知的能力,让物变得更加聪明,更通人性,同时也确定了物的社会身份,每个物体都带有一个IP地址和一个信息标签,这样它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就放大了。互联网和物联网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使得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本质上,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或者说是互联网的升级版,都属于Internet的范畴。在Internet1.0时代,我们是通过拨号链接宽带来上网,那个时候都需要电脑和线;现在到了Internet2.0的时代,即无线互联网,最典型的是WIFI/3G/4G这样的通讯网络,我们沟通的重心从PC走向 了智能手机。在不久的未来将进入到Internet3.0时代,也就是所谓的物联网,即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整个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最终就是为了让互动变得更高效、更方便。其实,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诞生的事物,而是各种旧技术融合的产物,其中传感技术可以看到许多应用场景,只是这些应用还比较初级,未来随着传感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物联网的应用会不断升级和深化。同时,它跟互联网一样,是一门技术、一项工具,也是一种新的思维理念。
从2011年开始,人们的生活开始步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手机作为一种移动信息通讯的载体,时至今日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手机从过去单一的通话功能,发展到今天集通话,短信,摄影,上网,娱乐等等一系列功能于一身,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的更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本课题设计是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息来控制霓虹灯和蜂鸣器,并将这种控制方式延伸到其他类似的家用电器上,为构建一个初步的“物联网”建立一种模型。
1.2课题开发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1.2.1课题开发的目的
本系统主要是利用 SIM900A传输AT指令到C52单片机,通过不同的控制指令使单片机做出相应的运行指令,从而去达到控制霓虹灯以及蜂鸣器的效果。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我们把每一盏霓虹灯相当于一个开关,当给I/O口一个高电位相当于打开开关,利用这个功能,单片机就可以控制许多家用电器。当人们处于快速的生活状态时,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就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控制家里的电器的开关,当人们回到家时很多工作都可以由系统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生活的方便性。
1.2.2 课题开发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题设计,了解了单片机的相关知识,熟悉了单片机C语言的程序设计,掌握了使用手机控制单片机的开发过程,初步了解了物联网的基本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我对新领域知识的自学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增加我对项目经验,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单片机的精彩的世界,让我对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了解并参与了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最终实现基于GPRS的无线控制霓虹灯系统的设计,对单片机C语言编程、GPRS无线通讯模块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本次课题设计,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学习方法,都会使我有新的体会。
1.2.3课题设计的要求
(1)能够接收手机发送的短信。
(2)GPRS通讯模组能够接收短信并作出判断向单片机发送AT指令。
(3)单片机可以收到指令做出识别,控制霓虹灯、蜂鸣器进行工作。
(4)蜂鸣器可以根据收到指令发出清晰的声音。
2 系统开发环境和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