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物联网的猪肉信息跟踪追溯系统开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
1.2 RFID助力我国食品安全追溯.2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第二章 猪肉安全溯源系统的原理与技术简介
2.1 猪肉安全溯源系统基本原理3
2.2 猪肉安全溯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4
2.2.1 RFID中间件概述.4
2.2.2 RFID中间件分类.6
2.3 本章小结.6
第三章 猪肉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1 猪肉安全系统的设计6
3.2 猪肉安全系统的实施8
3.3 无线RFID读写器硬件总体架构9
3.3.1 无线RFID读写器硬件结构.9
3.3.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9
3.4 无线RFID读写器硬件电路设计.10
3.4.1 射频通信部分的电路设计.10
3.4.2 ZigBee无线电路模块设计10
3.5 无线RFID读写器硬件系统及测试结果.11
3.6 本章小结11
第四章 猪肉安全溯源系统的实现
4.1 猪肉溯源系统的界面12
4.2 识别和防碰撞问题15
4.3 本章小结.1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17
5.2 进一步展望.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附录21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从营养学得角度看,肉类食品是人体必需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很好来源。从营养成分来看,各种肉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只有肥猪肉的脂肪量比较高。在当前饮食健康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高脂肪的肥猪肉消费量会受到影响,瘦肉受偏好。由于猪瘦肉与其他肉类有相同的低脂特征,猪肉不会被抛弃,影响消费比例的主要是消费习惯。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国的肉类消费种类和比例差异性比较大。与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相比,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的比例较高,是中国消费者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肉类食品。
我国是养猪和猪肉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每年消耗着大量的猪肉产品,然而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技术手段来监督食品安全,使消费者能安心食用。猪肉产品溯源追踪系统的建设对于实现猪肉产品的安全溯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的作用。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尚不完全,直接影响到监管措施的实施。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进一步明确各政府部门、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另外,提高惩罚标准,增加违法者的风险成本。借鉴日本、德国、法国等经验,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一旦被查出问题食品,食品供应商和销售商将收到严厉的法律处罚和巨额罚款,甚至导致商店关门。食品安全工程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每一位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各国依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全方位食品安全监督模式,对食品安全的防范起到积极作用,学习借鉴国外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猪肉生产运销各环节上存在猪肉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猪肉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还对我国猪肉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分析。就现有的市场准入制度安排而言,索证索票、最低标准约束与指定进货渠道三种制度均会引起社会福利的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生产主体的能力水平、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以及更好地考虑市场和政府边界的问题,防止寻租现象的发生。
1.2 RFID助力我国食品安全追溯
食品追溯是我国首先启动RFID应用的领域,针对食品追溯的实施,有关部门在立法、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GB/T 20563---2006“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和GB/T 22334---2008“动物射频识别技术准则”是我国在1996年发布的两个RFID技术标准,并分别在2006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2009年6月1号我国实施了“食品安全法”;2010年9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知道意见的通知”,就建设试点明确了具体落实措施;此前,“成都市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已经在国内首家商业化的程度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行;四川省更是率先启用国内首个“RFID奶牛产业信息管理平台”,该市已有5000头奶牛佩戴了电子标签,纳入信息平台管理,当地也正在积极试行RFID技术在鸡、鸭等家禽养殖管理中的应用。
在此期间有关标准化专业部门先后制定了“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弄产品追溯要求谁产品”、“农产品追溯要求果蔬”、“农产品追溯要求蜂蜜”、“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猪肉可追溯体系基本要求”、“农产品追溯要求乳制品”、“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等相关标准规范。
RFID助力民以食为天的食品安全工程,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终于顺利实施。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物联网(IOT)和射频识别技能的出现使得治理和监控这类贵重物资得以实现。射频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射频信号实现阅读器读写电子标签信息,使用技能,传统的条码识别系统相比,具有采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是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平台的可加工材料管理解决有效的检测,定位,识别问题。让它从养殖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上的识别和认证,并在物流过程中的记录可追溯信息。追溯信息包括来源,处理整个信息的跟踪,最终消费者的反说,兽医,从最终消费者的饲料和其他信息可以追溯到使用的起源。整个猪肉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关键,每个键包含许多信息的所有信息的所有记录都缺乏可行性。在举行的筛选,信息来源的生产者,消费者,监管机构可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如查询优化,数据库,提高系统的效率。将猪肉生产过程为养殖,屠宰,分割包装,许多关键的储运和销售,关键的可追溯信息举行分类筛选。
意义:猪肉安全溯源系统的食用就像给食物制作一个标记,记录了食物供应链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本系统可以通过努力和彻底的搜索食物找到,从而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立。RFID系统如图1所示,RFID在食物链中的应用。
1)选择技能标准的依据是业务的需求的评估,若是RFID系统是企业或部门内部的封闭系统,就没有必要采用国际标准ISO/EPC。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17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