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300的5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可编程控制器 1
1.3电梯的概述、结构及工作原理 2
1.4电梯发展的现状 3
2.总体设计方案 4
2.1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4
2.2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5
2.2.1电梯内外部功能 5
2.2.2电梯运行状态的分析 5
2.3电梯的控制要求 6
3.硬件选型与设计 7
3.1PLC硬件选择 7
3.2其他硬件选择 8
3.2.1轿厢位置检测装置选择 8
3.2.2牵引电机的选择 8
3.2.3门电机的选择 9
3.2.4继电器的选择 10
3.2.5变频器的选择 10
3.2.6熔断器的选择 11
4.PLC程序设计 12
4.1I/O分配表、元件及功能 12
4.2梯形图的设计 14
4.2.1呼叫记忆 14
4.2.2楼层显示 14
4.2.3 轿厢方向 15
4.2.4高低速和停靠条件 18
5.组态软件仿真与监控? 20
6.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面临现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品也日益提高,电梯已经成为每栋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电梯控制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向计算机控制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因编程简单,功能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梯控制中广泛使用。PLC是一种专门从事逻辑控制的微型计算机系统。[1]电梯制造厂商大多使用plc作为电梯的控制自从我国引入plc作为电梯的控制系统以来。
自电梯发明以来,它的驱动方式经历了卷筒式驱动、牵引式驱动等历程,现在大致分为直流电机拖动和交流电机拖动两大类驱动方式。[2]而电梯作为代步工具,它的高速性、准确性等方面也被要求的跟高了。继电器控制的地体有存在故障率较高、可靠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差、接线复杂、一旦接收完成不易更改等缺点,所以需要一种更为高效的控制方式。而才用pklc控制的电梯控制系统能具有简单易懂、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又能继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大致优点。故故plc被广泛应用与电梯控制中。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生产厂家采用了plc(可编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Plc是一种在应用于工业设计上的数字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它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通过输入或输出模拟量或数字量,来实现控制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柄完成一系列的生产过程
SIMATIC 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是一种人机界面组件,它使用最新的32位技术。它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开放性。Wincc主要运用于西门子控制系统。
目前,由PLC和winc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正快速发展着。由plc和winc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兼并了两者的优点。它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而有些任务是传统控制系统是难以实现的。
1.2 可编程控制器
Plc在运行过程中,其cpu按照一个固定的扫描周期重复着输入采样、用户执行阶段、输出刷新这三个步骤。
输入采样阶段
在这个阶段plc扫描读取输入的数据并存入对应的i/o映象区的单元中。当完成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如果输入端发生变化,因数据都存在i/o映象区的单元中,故结果还是不变。所以如果要录入的信号为一个脉冲信号,那么它的宽度必须大于扫描周期才能保证被读入。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用户程序(梯形图)被从上到下的的顺序扫描。而且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是总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扫描触点并进行逻辑运算,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来确定是进行改变ram存储区中该逻辑线圈的状态,还是执行梯形图中的特殊指令,或是改变对应i/o口输出映象区的单元中的数据。
输出刷新阶段
在扫描梯形图结束后,plc就进入该阶段。在这个阶段,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然后将数据输出给相应的外设。[3]这才是plc真正想数据输出。
而S7300 plc cpu模块具有集成接口、多节点MPI接口、共享功能、集成HM1(人机接口)等特点。
1.3电梯的概述、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梯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运行的主要的传递动力系统。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这几部分构成了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按照导轨作上下移动,大大限制了两者运动的自由度。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了导向系统。
轿厢:轿厢是运电梯的工作部分。它主要负责运送乘客和货物。轿厢架和轿厢体构成了轿厢。
门系统:门系统保证了电梯在运行阶段封闭轿厢入口和楼层入口。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构成了门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为了使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在电梯运行时,将轿厢和对重两者的重量差处于一个限额内。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两者构成了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提供了电梯运行的动力,并控制电梯运行的速度。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构成了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人们对电梯的操控。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构成了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防止在电梯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来保障人们的安全。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构成了该系统。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可编程控制器 1
1.3电梯的概述、结构及工作原理 2
1.4电梯发展的现状 3
2.总体设计方案 4
2.1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4
2.2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5
2.2.1电梯内外部功能 5
2.2.2电梯运行状态的分析 5
2.3电梯的控制要求 6
3.硬件选型与设计 7
3.1PLC硬件选择 7
3.2其他硬件选择 8
3.2.1轿厢位置检测装置选择 8
3.2.2牵引电机的选择 8
3.2.3门电机的选择 9
3.2.4继电器的选择 10
3.2.5变频器的选择 10
3.2.6熔断器的选择 11
4.PLC程序设计 12
4.1I/O分配表、元件及功能 12
4.2梯形图的设计 14
4.2.1呼叫记忆 14
4.2.2楼层显示 14
4.2.3 轿厢方向 15
4.2.4高低速和停靠条件 18
5.组态软件仿真与监控? 20
6.总结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面临现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品也日益提高,电梯已经成为每栋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电梯控制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向计算机控制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因编程简单,功能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梯控制中广泛使用。PLC是一种专门从事逻辑控制的微型计算机系统。[1]电梯制造厂商大多使用plc作为电梯的控制自从我国引入plc作为电梯的控制系统以来。
自电梯发明以来,它的驱动方式经历了卷筒式驱动、牵引式驱动等历程,现在大致分为直流电机拖动和交流电机拖动两大类驱动方式。[2]而电梯作为代步工具,它的高速性、准确性等方面也被要求的跟高了。继电器控制的地体有存在故障率较高、可靠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差、接线复杂、一旦接收完成不易更改等缺点,所以需要一种更为高效的控制方式。而才用pklc控制的电梯控制系统能具有简单易懂、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又能继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大致优点。故故plc被广泛应用与电梯控制中。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生产厂家采用了plc(可编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Plc是一种在应用于工业设计上的数字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它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通过输入或输出模拟量或数字量,来实现控制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柄完成一系列的生产过程
SIMATIC 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是一种人机界面组件,它使用最新的32位技术。它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开放性。Wincc主要运用于西门子控制系统。
目前,由PLC和winc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正快速发展着。由plc和winc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兼并了两者的优点。它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而有些任务是传统控制系统是难以实现的。
1.2 可编程控制器
Plc在运行过程中,其cpu按照一个固定的扫描周期重复着输入采样、用户执行阶段、输出刷新这三个步骤。
输入采样阶段
在这个阶段plc扫描读取输入的数据并存入对应的i/o映象区的单元中。当完成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如果输入端发生变化,因数据都存在i/o映象区的单元中,故结果还是不变。所以如果要录入的信号为一个脉冲信号,那么它的宽度必须大于扫描周期才能保证被读入。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用户程序(梯形图)被从上到下的的顺序扫描。而且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是总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扫描触点并进行逻辑运算,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来确定是进行改变ram存储区中该逻辑线圈的状态,还是执行梯形图中的特殊指令,或是改变对应i/o口输出映象区的单元中的数据。
输出刷新阶段
在扫描梯形图结束后,plc就进入该阶段。在这个阶段,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然后将数据输出给相应的外设。[3]这才是plc真正想数据输出。
而S7300 plc cpu模块具有集成接口、多节点MPI接口、共享功能、集成HM1(人机接口)等特点。
1.3电梯的概述、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梯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运行的主要的传递动力系统。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这几部分构成了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按照导轨作上下移动,大大限制了两者运动的自由度。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了导向系统。
轿厢:轿厢是运电梯的工作部分。它主要负责运送乘客和货物。轿厢架和轿厢体构成了轿厢。
门系统:门系统保证了电梯在运行阶段封闭轿厢入口和楼层入口。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构成了门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为了使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在电梯运行时,将轿厢和对重两者的重量差处于一个限额内。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两者构成了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提供了电梯运行的动力,并控制电梯运行的速度。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构成了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人们对电梯的操控。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构成了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防止在电梯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来保障人们的安全。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构成了该系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dq/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