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传感器设备的安装调试与产品工艺分析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对爆震传感器零件进行加工设计,爆震传感器是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中的一种传感器,一般来说爆震传感器会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内部,简单的来说就是安装在两个气缸之间,目的就是来检测发动机它的抖动程度,爆震传感器会根据发动机的抖动程度来调整点火的角度。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对爆震传感器来源以及它的背景进行了解,以及加工设备框架的搭建,其次从大的方面来说爆震传感器零件加工出来的工艺产品有哪几种以及加工的工艺流程,再就是要了解工艺产品的工艺要求,接下来就是要注意在整个项目安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安装结束后的调试工作,在调试工作中要进行产品对中、换型,最后进行爆震传感器部分零件产品的展示。
目录
引言 1
一、项目的来源及设备的介绍 2
(一)项目的来源 2
(二)设备的介绍 2
二、产品的分析 4
产品的展示 4
三、工艺的流程 4
(一)设备的流程 4
(二)产品工艺的要求 5
四、安装工艺分析
(一)顶升气缸的接法 6
(二)垫块的换型 7
(三)挤压块的安装注意事项 7
(四)对中调试 8
五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言
随着当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兴电子产品都是用爆震传感器进行完成,传统的限位传感器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对电子设备的需求。本文基于企业的非标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在企业的实际学习经验知识,学习了爆震传感器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在企业的实习中,本人参与了其中的爆震传感器设备的安装、配线、调试相关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向企业有经验的导师询问和网上的查阅以及在学校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不断地融合,因此我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项目上有经验师傅不断的悉心指导与督促,现在的我已经可以较为系统的对该设备有了认识,也为项目设计打下了基础。
一、项目的来源及设备的介绍
(一)项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项目是来源于苏州博世汽车(苏州)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限公司。
(二)设备的介绍
1.设备框架的搭建
通过电脑中SSF软件搜索项目号找到本设备的机械图纸并打印A3纸张,首先仔细的找出设备框架所需要的型材为45型材和30型材,其次要通过计算知道总共需要45型材和30型材各需的型材长度,将型材从仓库搬到机加工型材切割房里面进行切割,将切割好的型材先攻丝,然后再通过45的三角和30的三角紧紧的连接拼搭起来。然后将框架的四个腿的下面都加上地脚(为了后期的调试高度),最后通过行车操控根据LAY OUT将框架移到合适的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设备的框架三视图
2.具体零部件的安装及介绍
在设备的安装之前要先将从仓库里面领出来的料进行分类,首先要进行一级分类及电气类和机械类,一般来说都会先进行机械类零件的拼装,其次是二级分类及工位分类(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等等),接着是三级分类及组件号分类,最后一步是四级分类也是最详细的分类级就是讲每一个零件号都一一分出来便于对设备的安装,一般企业设备的机械安装都会进行到三级分类。当所有的零件都分好类之后,根据事先转备好的机械图纸进行定位安装。将所有的机械料的电气料装配结束后,再根据事先打印好的气动图纸将整台设备进行通气,在机械安装之前习惯的先将三联件(供气装置)和阀岛安装在合适的45型材上面,然后再将所有的气缸按照传感器分布图通过蓝黑气管都接到对应的阀岛上(如图12),一般气缸的上位和下位都会用排气节流阀,但是也不会排除特殊的节流阀比如:止回阀和进气节流阀以及中空阀等等。这就需要对机械设要有一定的理解了,最后用蛇皮管将三联件和总气源连接起来,最后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气动阀,及得电通气,断电不通气,为了安全都会在三联件的后面装上老虎阀。

图12 阀岛主视图
图13,图14是安装完成之后的成品,从中可以看到设备安装包括了伺服电机,顶升气缸,水平气缸,旋转气缸,夹爪,转台,以及各种传感器等等零部件。

图13 侧视图 图14 主视图
二 产品的分析
(一)产品的展示
本次项目通过挤压快的换型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为铜件(图21)和钢件(图22)。

图21 铜件成品图 图22 钢件成品图
虽然WPC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初始上料产品的不同,导致换型后铜件和钢件的组成也有些不同,铜件是由铜件底座、绝缘垫片、下电极、压电陶瓷、上电极、绝缘垫片、配重块、碟型垫片等等零件构成(图23)。钢件是由钢件底座、绝缘垫片、下电极、压电陶瓷、上电极、绝缘垫片、配重块、碟型垫片等等零件构成(图24)。

图23 铜件

图24 钢件
工艺的流程
设备的流程
在进站前会从蓝车里拿出我们事先准备好的上料产品,在人工确保上料产品无损后,可手动放入WPC板上,等待进站前的感应传感器检测到WPC板且WPC板上有料的情况下,SPRING气缸将会动作将WPC放出进入一工位,一工位的顶升气缸会将WPC板顶起来,及开始压入产品,待一工位完成压入工作后,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到,会迅速通过传送带流到二工位,二工位是检测一工位的压入是否合格,如果压入合格,传感器检测到WPC会立即流到三工位继续工作,三工位是将压入合格的料及OK件下料,如果 压入不合格,传感器也会检测到,则WPC板会立即流到NOK轨道。整个流程走下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完成,理想状态下CT为3秒,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因素,CT在4秒以内完成及视为合格产品。
产品工艺的要求
本项目三个工位中,一工位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一工位的压入会直接导致产品的好坏所以对于一工位的工艺要求很严格,所以在挤压后需要挤出力需大于等于3.5KN的力,相对于5个凹槽的深度必需要小于0.3毫米并且5个凹槽需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挤压后需接触垫片前段面距离产品本体圆心要求为17~17.2毫米,17.2~17.5毫米且两边尺寸误差在正负0.1毫米内,同心度要求为φ0.1毫米,接触垫片外侧距离为13~13.25毫米,13.25~13.5毫米, 针对两个尺寸的垫片需要两套不同的工装夹具,通过更换不同的工装夹具保证尺寸来满足工艺要求,而且在个尺寸之间能通过工装都能达到要求,如要求:17~17.2毫米,13~13.25毫米;17~17.2毫米,13.25~13.5毫米,17.2~17.5毫米,13~13.25毫米,17.2~17.5毫米,13.25~13.5毫米(图31和图32),总共计4组尺寸的产品都能生产出。

图31 俯视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dq/4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