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龙种的多模态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探究情况:
电影语篇剖析涉及到图像、音乐、语言、声音、文本等多种符号的探究,但人们常从心理学、美学等宏观角度出发,而较少用以语言学为切入点的语篇剖析方法探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剖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尝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言学为切入点的语篇剖析方法探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剖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尝试将其应用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其他符号资源上,因为这些符号同样具有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都属于社会符号资源。因此,多模态话语剖析理论为电影探究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剖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术语。
对多模态话语剖析的探究在国外有Kress and Leeuwen的剖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主要探究模态与媒体的关系,为多模态话语剖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剖析方法;O Halloran, K.L. 不仅探究多模态的理论建构,还专门探究了数学语篇中的多模态现象;Baldry, Thibault则详尽的介绍了多模态语篇的转写和剖析方法。
国内学者胡壮麟则从理论和实践的探究了多模态化和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张德禄提出一个多模态话语剖析综合理论框架,模态选择的原则,并对多模态话语原理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究。李战子(2003)首次引入了多模态剖析理论,胡壮麟(2005),曾蕾(2006),叶起昌(2006)在PPT、广告、国际广告演讲、超文本等领域进行了多模态剖析,但国内少有人讲多模态剖析理论运用于电影语篇的剖析。
选择电影龙种(1944)首先是因为这部电影由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根据在我国长大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同名小说Dragon Seed改编,启用奥斯卡影后凯瑟琳赫本等一批美国演员。这部讲述我国人抗日故事的影片,其中不乏外国演员扮演我国农民,讲着充满革命斗争腔的英语对白,还穿插着英文版的义勇军进行曲及民国时期的我国国歌三民主义之歌。当时我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套上西方人眼光的龙种横空出世,让全世界看到我国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其次,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电影改编者选择文学文本中最能表现我国人抗战精神风貌的情节片段,利用电影特别的表现手法,宣传我国的抗战精神,具有背景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作为赛珍珠的畅销小说,不仅读者反映强烈,美国评论界也对其赞誉有加,并且电影龙种还获得1945年奥斯卡提名。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多模态话语剖析的方法探究其在电影语篇中的应用性,并探究电影和小说如何实现互文。同时也探究背景时代下,国外电影制作方对于我国抗日战争的拍摄视角,更进一步了解赛珍珠文学作品的电影文本,进一步加深多模态话语剖析理论在当代科技发展现状下的实际探究应用,并在2015年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之际唤起我们对历史的反思。

本课题探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探究内容: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剖析角度解读由赛珍珠文学作品改编的美国抗日神剧龙种,剖析国外电影对我国抗日战争的拍摄视角,了解多模态话语剖析方法在电影语篇中的应用。
探究方法:多模态话语剖析法、文本剖析法

本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多模态话语剖析的理论和探究成果有哪些?
2.多模态话语剖析在电影语篇中的应用怎么样?
3.电影龙种中有哪些多模态应用?
4.如何运用多模态话语剖析方法探究改编电影龙种?

预期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多模态话语剖析探究由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龙种,了解国外电影制作方对于我国抗日战争的拍摄视角。本探究将增加多模态话语剖析在电影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8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