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中主人公欧康寇悲剧命运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崩溃(Things Fall Apart,1958)是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处女作。以尼日利亚伊博人民独立前后的生活为题材的“尼日利亚四部曲”是其代表作品,其中崩溃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日利亚伊博人民独立前后的生活为题材的“尼日利亚四部曲”是其代表作品,其中崩溃1958年发表后即获得了布克奖,其他三部分别是1960年出版的动荡、1964年出版的神箭、1966年出版的人民公仆。阿契贝的文笔恳切深沉,反映非洲社会与殖民地政治的现实,备受国际瞩目。崩溃中故事的时间时代由19世纪末发展进入20世纪初,反映英国殖民者的侵入从各个方面给原始非洲部落带来的影响。作者写作目的是为了给西方世界一个真实的非洲部落前“殖民期”生活,想说明当时部落已有一相当复杂的社会结构,试图改变西方人对这些非洲部落原始、落后和野蛮的看法。
国外学者倾向于探究奥康寇这个人物的象征意义,金(Soonsik Kim)认为,奥康寇是伊博部落族传统的化身,他与殖民者的关系象征了非洲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冲突,他的悲剧展示了伊博社会的弱点和优势,体现了伊博文化与传统的尊严。布克(Booker)认为,奥康寇是伊博文化中阳刚之气的象征,这一人物的“阳刚化”解构了西方殖民者把殖民地社会和人民“阴柔化”的倾向。伊库恩诺比(Polycarp Ikuenobe)的看法,奥康克瓦之所以缺乏道理理智,容易情绪失控是因为他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人格完善的心理条件,孩童时期,奥康克瓦没有正常孩子的家庭和社区生活,他们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时常要靠借债或邻居的施舍方能解决。
国内学者对崩溃的探究也颇具特色。何姗认为,文中虽大量展现了跨文化的内容,但阿契贝在本文化对以主人公为首的当地居民的作用上也写了不少,相反的,比起跨文化冲突来说,她认为本土文化对以主人公为首的当地居民的影响更值得我们思考。奥康寇作为一个严格以各项氏族评判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并没有得到一个文化追随者期望有的善始善终。她对奥康寇这个被逼出来的悲剧英雄进行剖析,从而探究文化和个性冲突。她认为是奥康寇在跨文化冲突中的不正确态度为其带来悲剧结果,从而得到文化启示。颜治强则通过与主人公密切相关的部分家庭成员还有几个氏族尊长,他们各有各的优点,有的懂幽默、会思考、善解人意,有的处事平稳,既能够继承传统又知道因时制宜,以此来反观奥康寇性格具有强直之短,其悲剧结局不可避免,也预示他所代表是氏族瓦解不可避免。黄永林、桑俊认为,瓦解展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传统民俗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他们指出,主人公的忧虑、恐惧、愤怒反映了“外来文化到来时候保守主义者们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小说故事折射出阿契贝作为后殖民主义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西式教育和训练让他已经无法用传统的眼光去理解事物,传统的一切局限和问题都让他觉得已经无法简单地回归,但他有一个非洲的灵魂,不可能放弃自己的认同和情感归属。阿契贝着力描写的是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衰颓的过程,而不是这一文化与道德的好与坏得问题。无论好坏,阿契贝以及他笔下的人物都浸透着这一文化的残余因子,成为自身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综上,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来对崩溃进行了探究探究,使小说的探究达到更高的水准。
课题探究目的:
崩溃讲述了非洲土著欧康寇的一生故事。本文一方面剖析当时社会环境对主人公欧康寇悲剧的影响,主要分析西方的殖民文化与非洲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氏族内部因素;另一方面剖析康寇自身的性格弱点和他的成长时代,以及他的父亲的失败给他带来的阴影,以此来对欧康寇这样一个英勇善战、对部落极其忠诚,誓死不向殖民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4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