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口译理解记忆能力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语言学家Moser Mercer曾总结出学生口译学习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四个方面知识的把握上:一是事实知识。学生译员往往听字译字,译文片言只语,听众不知所云,不会像专家译员能把事实知识与更多时代知识领域联系起来。二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员往往听字译字,译文片言只语,听众不知所云,不会像专家译员能把事实知识与更多时代知识领域联系起来。二是语义知识。学生译员会出现其译语的语义与上下文脱节的情况,不像专家译员的译文在语义方面与所处的上下文环环相扣。三是图式知识。学生译员往往会把话语孤立开来处理,不像专家译员谙熟不同级别、种类的会议及其发生场合。四是策略方面。学生译员往往首先注意到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因而常常被卡住,不像专家译员会重点关注熟悉的内容,而跳过那些他们认为冗余或无足轻重的内容。 专家柴明炯和张爱玲更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具体探究学生口译学习存在的困难:学生译员对源语的信息处理量大约为45%--58%,而专家译员对源语的信息处理量则在65%—80%之间;学生译员的译语错误明显多于专家译员;在信息处理速度方面,学生译员听说时间差(eye-voice span)比专家译员长;学生译员的译文比专家译员的长;学生译员信息处理单位小,译文明显受原文影响,语言不流利,不能准确分辨主次信息;学生译员短时记忆质与量都大大低于专家译员。 陶友兰(2008)和鲍晓英(2008)在探究中提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对口译活动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图式在口译理解中的应用。近年来,图式理论在口译的听辨、理解记忆和表达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而对于口译的探究也逐渐从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领域向认知心理学领域延伸。 从东西方学者的探究中都可以看出,在处理源语信息的过程中,理解记忆能力较差是学生译员口译学习面临的首要困难。而图示理论凭借其强概括性和解释性,能很好的解释口译理解记忆中的心理过程,找出妨碍理解记忆的因素。目前东西方学者对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口译探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图式在口译中的听辨和理解记忆阶段的具体应用的详细探究还比较缺乏,同时对于图式理论在口译理解、记忆阶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激活和应用时代知识的探究也相对欠缺。本文将从图式理论角度探究口译理解记忆,为学生译员的口译理解记忆能力的提高提供新的视角。
课题探究目的: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框架,对学生译员在口译练习中所遇到的有关口译理解记忆方面的困难进行剖析,探究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并以前人的探究基础为时代,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探究妨碍口译理解记忆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影响,发挥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2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