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的扩频通信系统仿真

SIMULINK的扩频通信系统仿真
一、课题综述及探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获得了更多的突破,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到现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随着人们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扩频通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现今的移动通信系统更加注重传输可靠性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化。随着人们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扩频通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现今的移动通信系统更加注重传输可靠性及有效性。
通信理论与通信技术的探究,主要是以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探究对象的,因此一个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它们是设计与衡量一个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
有效性代表着一个通信系统能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对有效性的探究就是探究如何用最适当的方法来发送最大数量的信息。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我们利用多路复用技术能够提升其有效性,一个系统的有效性一般随着信道复用技术水平提升而提高。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系统发送的均为数字信号,所以我们使用传输速率度量其有效性。
可靠性则是评估一个系统能够准确地传送数据信息的能力。在模拟通信系统中,通常我们用信噪比来度量一个系统的可靠性。而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通信系统的可靠与否则是用差错率来描述的。一个通信系统输出的信噪比、差错率和其输入的信噪比有很大的联系,然而信息在传送的进程中无法避免地会被环境因素影响,结果使得接收端的信息与发送端的信息不完全相符。可靠性即是用以比较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的符合程度,所以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强弱也就决定了其可靠性[1]。
扩展频谱通信以增加系统信息传输可靠性为目的,进而发展演绎出的一种与常规系统通信所不同的、新的调制理论技术,简称扩频通信或扩谱通信。
扩频技术作为通信领域的一种基本技术现已逐渐成熟起来。本课题将围绕扩频通信为探究课题,选用直接序列、混沌序列作为扩频码搭建扩频通信模型,并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剖析扩频通信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案。

二、课题拟采取的探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信息背景的不断发展对扩频通信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然而使用传统的硬件来进行扩频通信技术的探究存在各种弊端,例如经费高、耗时长、灵活性差等等,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扩频通信技术快速发展。SIMULINK的出现对于探究者来说是一大福音,它是一种MATLAB的可以仿真建模软件,用户只需绘制出系统中各个单元模块,并运行仿真就能够得出各类复杂的通信系统的运行结果参数。本文利用SIMULINK搭建扩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剖析各仿真模块的仿真波形以及频谱图,并对不同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进行评估。

探究方法:(1)学习通信理论基本知识
(2)剖析通信系统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3)掌握SIMULINK的使用,并用其搭建扩频通信模型进行仿真。
(4)对仿真结果进行剖析总结。
技术路线:理论学习剖析,实验仿真。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田日才.扩频通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 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8
[3] 于洪珍.通信电子线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4] 张玉艳,于翠波.移动通信[M].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10
[5] 杨涛,邵惠鹤.遗传算法混沌系统同步的探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2.19(5):36-41
[6] 李贺冰,袁杰萍,孔俊霞.SIMULINK通信仿真教材[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
[7] 查光明,熊贤祚.扩频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8] 郑志伟.扩频通信教学中SIMULINK的应用[J].电脑.2010.8(6):145-149
[9] 徐明远,邵玉斌.MATLAB 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0] 朱近康.CDMA 通信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1] 卢俊国,汪小帆,王执铨.连续时间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的状态反馈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16(4):476-479.
[12] 曾一凡,李晖.扩频通信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 杜月林,陆婷.混沌扩频序列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7):25-37
[14] 易雄书,崔华,余少波,等.扩频通信系统中基本扩频序列性能剖析与设计[J].计算机仿真, 2008,25(6):133-136
[15] 戴志诚,汪秉文.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7,29(5):699-702
[16] SUNGHWAN R.CHAOTIC TRANSITION OF RANDOM DYNAMICAL SYSTEMS AND CHAOS SYNCHRONIZATION BY COMMON NOISES [J].PHY REV LETT (S0031-9007), 2000, 85(11): 2304-2307.
[17] ZHANG G,HUANG X,LI S,ET AL. BOOSTING LOCAL BINARY PATTERN(LBP)BASED FACE RECOGNITION[C]//PROCEEDINGS OFADVANCES IN BIOMETRIC PERSON AUTHENTICATION:5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BIOMETRIC RECOGNITION. CUANGZHOU,CHINA:[S.N.],2004:179-186.
[18] WANG XINGANG, ZHAN MENG.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USING BINARY SPATIOTEMPORAL CHAOTIC CODES[J].PHYSICS LETTERS A,
2005,334:30-36.
[19] KURIAN A P,PUTHUSSERYPADY S,SU MYAT HTUT.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DS/CDMA SYSTEM USING CHAOTIC COMPLEX SPREADING SEQUENCE [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20] CHANG TIANQI.A SPECTRAL METHOD FOR PERIODIC ESTIMATION OF THE PN SEQUENCES IN LOWER SNR DS-CDMA SIGNALS .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AND WEST SINO EXPOSITIONS,IEE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VOLUME 1,29 JUNE-1 JULY 2002 VOL.1:506-510

二、毕业论文(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一)毕业论文(论文)的理论剖析与软硬件要求及其应达到的水平与结果
学习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掌握扩频通信的方法,以直接序列、M序列、混沌序列等为例,建立扩频通信系统的模型,并用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观察剖析,总结出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1)掌握查找科研资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快速、准确获取课题前沿理论、先进技术和方法等参考文献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设计掌握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技术,学会规范地编写,各种文档报告;
(3)给出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出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2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