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附件)【字数:12298】
摘 要本课题结合目前电梯行业的现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开发平台对电梯进行逻辑控制,考虑到电梯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设计具有楼层显示、中断悬停、检修预处理、选层选向等功能的自动化电梯。同时还介绍了电梯的基本结构功能和运行原理。通过PLC与传统继电器的比较,来凸显出PLC的优点。以三菱GX Developer作为开发平台,对电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做了详细的论述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最后结合设计的结果对本课题做出了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可进行改进的点以及对未来电梯行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电梯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电梯开发的现状 1
第二章 电梯简介 3
2.1电梯结构 3
2.1.1电梯空间 3
2.1.2电梯的系统罗列 3
2.2电梯的运作概述 4
2.3电梯的具体功能 4
2.4常见的驱动方式 5
2.5电梯的速度划分 5
2.6电梯的控制方式 5
第三章 PLC简介 7
3.1PLC的定义 7
3.2PLC与继电器对比 7
3.2.1继电器控制的优缺点 7
3.2.2PLC控制的优点 7
3.3PLC功能特点 8
3.4PLC的应用领域 9
第四章 器件选择和软件介绍 10
4.1方案和系统实现框 10
4.1.1内容及方案选择 10
4.1.2系统实现框图 10
4.2各模块功能和作用 14
第五章 系统硬件设计 15
5.1硬件选择 15
5.1.1 简述GX Developer 15
5.1.2 GX Developer的优点、特性 15
5.2 I/0口分配表 15
5.3硬件回路图 17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19
6.1 GX Developer常用指令 19
6.2梯形图及控制原理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结束语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电梯元器件布置图 33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梯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自上个世纪初中国第一台电梯在上海开始投入使用,到上个世纪中叶我国自行制造出电梯,再到如今,电梯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的高楼大厦依次拔地而起。电梯已不再是单纯的拖运物品或人员运输,已经成为了现在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1854年,世界博览会在纽约举办,美国的奥的斯公司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明,虽然作为第一台电梯运行速度非常慢,只能达到10m/min。到二十世纪初的以交流电动机转动的电梯、电动扶梯以及按钮式自动电梯的相继问世,电梯正不断提高着传输能力以及安全性能,设计工艺以及控制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性质也在不断地改善、提高着。在这150里,电梯的材质有了巨大的变化,电梯的颜色由黑白灰三原色到彩色、混合色,而电梯的样式也由最初的直式拓展到斜式;与此同时,在对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也是不断推陈出新,使电梯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安全舒适。
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电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环保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梯的设计开发者不断去研究和提高电梯控制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
本文结合当前电梯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电梯研发今后的潮流,凭借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开发平台,进行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通过信号处理来实现对电梯运行的控制,以满足人们对于电梯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
1.2 电梯开发的现状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1]。据行业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的全年的电梯产销量增速保持在10%左右,全国电梯保有量将达到350万台以上,到2017年,预计全国的电梯保有量将会超过六百多万台。我国正在逐渐演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电梯生产开发地以及销售供求地,同时我国也是电梯制造的设计、研发大国,与此同时国产电梯凭借着低成本以及高性能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国外市场,在亚洲电梯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
目前我国已加入以下电梯协会:中国电梯协会联合欧洲电梯协会(CEN/TC10)、国际标准化组织电梯和扶梯技术委员会(ISOTC178)、亚太地区电梯和扶梯协会(PALEA)、欧洲电梯联合会(ELAEEA)、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电梯委员会(A17)等协会,通过提到电梯的标准以促使电梯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相继研发出新技术以及新产品。
在现代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追求也促使了电梯技术的飞速革新。人们已经不再只单一的注重于电梯的速度所谓的最短时效,而渐渐得开始注重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通过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以及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的诊断处理,与此同时达到节约能源、减小污染的目的。
第二章 电梯简介
电梯是指设置在有具体楼层的建筑物内,一般为6层以上的建筑物内。运行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与相应楼层面平行或与铅垂线保持一个小于十五度的倾斜角的坚固井道内安置电梯舱的垂直运输工具。电梯发展至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形式:有台阶式电梯,通过履带转动带动踏步板连续运行,通常被称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而为达到使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方便的目的,垂直升降电梯的内部尺寸以及结构形式是最佳的选择。而一般情况下,不管电梯通过何种驱动方式呈现,我们都将高层建筑内用于垂直方向进行人员或物品运输的交通工具称之为电梯。19世纪中期液压电梯就已经出现,这应该是电梯最早的雏形,现如今仍有少数低层建筑物在应用。到了1852年,美国的世博会上,奥的斯公司第一次研制出了由直流电机带动钢丝绳提升轿厢的升降机,这既是现代电梯的最初形式。19世纪80年代,随着电梯设计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进一步改进提高了电梯的驱动装置,使其呈现更加高效的性能,例如缠绕着履带的卷筒通过电动机来带动电梯运行以及采用平衡轿厢重力感应的技术等。到了19世纪末,随着机械工业水平的提高,致使摩擦轮的出现,电梯的提升高度因此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到了20世纪末,永磁同步曳引机开始在电梯研发中得到大量使用,其更高效地为电梯提供动力,同时机房占地空间也得到了大幅度缩小,并且在运行时凸显节能环保,低耗高效,运动灵敏准确且高速等优点,促使了电梯设计研发的不断更新进步。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电梯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电梯开发的现状 1
第二章 电梯简介 3
2.1电梯结构 3
2.1.1电梯空间 3
2.1.2电梯的系统罗列 3
2.2电梯的运作概述 4
2.3电梯的具体功能 4
2.4常见的驱动方式 5
2.5电梯的速度划分 5
2.6电梯的控制方式 5
第三章 PLC简介 7
3.1PLC的定义 7
3.2PLC与继电器对比 7
3.2.1继电器控制的优缺点 7
3.2.2PLC控制的优点 7
3.3PLC功能特点 8
3.4PLC的应用领域 9
第四章 器件选择和软件介绍 10
4.1方案和系统实现框 10
4.1.1内容及方案选择 10
4.1.2系统实现框图 10
4.2各模块功能和作用 14
第五章 系统硬件设计 15
5.1硬件选择 15
5.1.1 简述GX Developer 15
5.1.2 GX Developer的优点、特性 15
5.2 I/0口分配表 15
5.3硬件回路图 17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19
6.1 GX Developer常用指令 19
6.2梯形图及控制原理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结束语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电梯元器件布置图 33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梯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自上个世纪初中国第一台电梯在上海开始投入使用,到上个世纪中叶我国自行制造出电梯,再到如今,电梯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的高楼大厦依次拔地而起。电梯已不再是单纯的拖运物品或人员运输,已经成为了现在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1854年,世界博览会在纽约举办,美国的奥的斯公司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明,虽然作为第一台电梯运行速度非常慢,只能达到10m/min。到二十世纪初的以交流电动机转动的电梯、电动扶梯以及按钮式自动电梯的相继问世,电梯正不断提高着传输能力以及安全性能,设计工艺以及控制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性质也在不断地改善、提高着。在这150里,电梯的材质有了巨大的变化,电梯的颜色由黑白灰三原色到彩色、混合色,而电梯的样式也由最初的直式拓展到斜式;与此同时,在对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也是不断推陈出新,使电梯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安全舒适。
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电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环保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梯的设计开发者不断去研究和提高电梯控制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
本文结合当前电梯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电梯研发今后的潮流,凭借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开发平台,进行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通过信号处理来实现对电梯运行的控制,以满足人们对于电梯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
1.2 电梯开发的现状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1]。据行业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的全年的电梯产销量增速保持在10%左右,全国电梯保有量将达到350万台以上,到2017年,预计全国的电梯保有量将会超过六百多万台。我国正在逐渐演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电梯生产开发地以及销售供求地,同时我国也是电梯制造的设计、研发大国,与此同时国产电梯凭借着低成本以及高性能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国外市场,在亚洲电梯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
目前我国已加入以下电梯协会:中国电梯协会联合欧洲电梯协会(CEN/TC10)、国际标准化组织电梯和扶梯技术委员会(ISOTC178)、亚太地区电梯和扶梯协会(PALEA)、欧洲电梯联合会(ELAEEA)、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电梯委员会(A17)等协会,通过提到电梯的标准以促使电梯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相继研发出新技术以及新产品。
在现代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追求也促使了电梯技术的飞速革新。人们已经不再只单一的注重于电梯的速度所谓的最短时效,而渐渐得开始注重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通过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以及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的诊断处理,与此同时达到节约能源、减小污染的目的。
第二章 电梯简介
电梯是指设置在有具体楼层的建筑物内,一般为6层以上的建筑物内。运行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与相应楼层面平行或与铅垂线保持一个小于十五度的倾斜角的坚固井道内安置电梯舱的垂直运输工具。电梯发展至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形式:有台阶式电梯,通过履带转动带动踏步板连续运行,通常被称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而为达到使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方便的目的,垂直升降电梯的内部尺寸以及结构形式是最佳的选择。而一般情况下,不管电梯通过何种驱动方式呈现,我们都将高层建筑内用于垂直方向进行人员或物品运输的交通工具称之为电梯。19世纪中期液压电梯就已经出现,这应该是电梯最早的雏形,现如今仍有少数低层建筑物在应用。到了1852年,美国的世博会上,奥的斯公司第一次研制出了由直流电机带动钢丝绳提升轿厢的升降机,这既是现代电梯的最初形式。19世纪80年代,随着电梯设计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进一步改进提高了电梯的驱动装置,使其呈现更加高效的性能,例如缠绕着履带的卷筒通过电动机来带动电梯运行以及采用平衡轿厢重力感应的技术等。到了19世纪末,随着机械工业水平的提高,致使摩擦轮的出现,电梯的提升高度因此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到了20世纪末,永磁同步曳引机开始在电梯研发中得到大量使用,其更高效地为电梯提供动力,同时机房占地空间也得到了大幅度缩小,并且在运行时凸显节能环保,低耗高效,运动灵敏准确且高速等优点,促使了电梯设计研发的不断更新进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