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湿制程设备清洗机的安装与调试
【摘要】在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均会用到PCB板,如手机、电脑主板显卡、万用表、汽车等等一些电子产品。它在电子工业中占绝对的比重,并且对于现代人互联网,物联网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高性能的PCB板来说,制程中每一步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包括药洗以及水洗,以保证基板的电气性能,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它是PCB组装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对产品的可靠性以及质量起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详细论述了清洗机电控箱以及机台的电气方面的制作手法工艺以及后期的试车调试。
目录
引言 1
一、 PCB湿制程清洗机的概述 2
二、清洗机电控箱的安装流程与组装工艺 2
(一)电控箱底板制作 2
(二)电控箱的接线和制作工艺 3
三、清洗机机台的设备安装 5
四、清洗机的机台电气装配流程及工艺 6
(一)机台的拉线制作 6
(二)机台线槽及转接盒制作 7
(三)机台穿线 9
(四)机台器件的接线和工艺 9
五、机台的调试 11
(一)测点位 11
(二)调频设参 11
(三)试车修改 12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PCB板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来,在一批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仪器相续涌现的背景下,印制电路生产技术逐渐向高密度,细导线,多层,高可靠性、低成本和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方向发展,因而在电子工业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如通信导航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仪表等设备制造中都有它的影子。同时因为它不断地向高密度,高精确度和更高可靠性的方向上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性能,使得PCB在电子设备的发展工程中,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本课题论述的PCB湿制程过程中清洗机的安装与调试内容,均是在实习单位经过大量的实操和查阅资料以及请教他人所得。本文通过对电控箱和清洗机台的制作流程及工艺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对PCB湿制程设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在查找资料,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实习经验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
一、 PCB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湿制程清洗机的概述
PCB湿制程清洗机(如图11所示)是制程设备中的一道工序,当进行剥膜,显影,蚀刻或者成品出产等工序时就必然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包括金属屑或者药液,以保证PCB基板的生产质量。将已经进行过上一道处理工序的PCB板通过滚轮输送的方式进入清洗机台内,以喷淋,吹干烘干等方式去除表面杂质。
在电控箱的人机面板上可以监控、操作有关动作,并对机台设备进行监控、维护、保养。清洗机设备主要有六段:入料输送,循环水洗,加热超音波水洗,复合水洗,吹干烘干以及出料输送。六段通过滚轮输送的方式依次对PCB基板进行处理。在机台内部以各种传感器感应PCB板的位置,将信号输入电控箱PLC控制器中,并用PLC控制下一段的处理动作,如光电传感器在入料输送处感应到PCB板即将传入至循环水洗段,那么循环水洗的喷淋系统就会动作,以保证工序的有序进行。
图11 清洗机
二、清洗机电控箱的安装流程与组装工艺
(一)电控箱底板制作
电控箱是控制机台正常运转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它可以对机台各项工艺参数进行输入,并且内部设置了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如熔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当意外发生时,保护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电控箱制作规范对于整个设备来说就尤为重要。
电控箱的制作首先是底板器具的摆放和线槽的制作。当制作底板时,先将底板从电控箱中拆下来放在架子上(如图21所示),用黄色胶带对底板进行简单的固定连接,防止滑动后导致的底板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然后根据底板图先剪切出外围线槽,因为当外围框架确定后,更有利于内部进行划分器具区域。
制作时首先是根据底板图裁剪出合适的铝轨和选择合适的线槽并加以裁剪,切割成合适的长度,摆放在底板上。线槽与铝轨的距离要完全合乎底板图的规划,否则会导致器具放不下或则号码管抵住线槽,使后期接线变得困难。然后用记号笔标记需要打孔固定的点位。要选择合适的钻头,用交流电钻进行打孔,用直流电钻进行攻丝。攻丝完成后,需要用无尘布沾酒精对记号笔的痕迹以及污渍进行祛除,并且要用吸尘器仔细清洁每一个地方,防止铁屑进入器具中导致内部短路引发事故。
当铝轨、线槽以及器具固定攻丝并清洁后,按照底板图(如图23)对器具进行摆放,然后用记号笔标记好点位,选择合适的钻头打孔、攻丝。清洁完成后用相应的螺丝(如M4*10、M5*6、M6*15等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螺丝)进行固定。。器具摆放时需要注意摆放器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如图 22所示)。最后将底板重新固定在电控箱中即可(流程如图24所示)。
图21 底板原始图 图22 器具和线槽的固定
图23 器具固定图
剪切铝轨、线槽 摆放器件 标记点位
螺丝锁紧器件 打孔、攻丝
图24 底板固定流程
(二)电控箱的接线和制作工艺
电控箱的接线顺序:一切准备妥当后,开始接线,根据原理图,首先应完成主电路的接线,然后依次接控制电路及信号线路等。放线时需要根据实际器具来选择线的线径、颜色和长度,如控制主电路应该选用红、白、蓝 三色套管为U、V、W(如图25所示),220V或380V电压的控制电路则需要选用1.25平方毫米的橙色线,24V的控制电路需要选用蓝色1.25mm2的线等等。其次是号码管和端子的选用,号码管选用的原则是根据线径去选择相对应的号码管,大小需要和线径匹配,保证美观,不易掉落。端子的选用则是根据线径的铜丝和器具的大小去选用。保证铜丝插得进,端子压得住。并且对于通大电(即连接220V或380V的电)的器具来说,必须接O形端子,而变驱动器上的24V电源多用欧式端子进行压实、锁紧。于主电路来说,端子尤其需要压紧实,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然后对照原理图,在器具上找到相应的点位,并对器具进行两两对接。器具点位较多时,需要仔细查看,防止出错。因为可能当一根线接错时,可能会导致事故或则机台运行不了的问题,而后期排查则需要耗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去排错。
当选用线径超过线槽齿的宽度时,需要对齿进行剪切处理,保证线的平顺。需要的话,可以在接线末端绑上扎带(如图26所示)。线接完时,需要将在底板制作时固定扣上扎带将线扎牢。对于PLC等器具接线较多时,需要用缠绕管进行缠绕,以保证美观(如图27所示)。
图25 三色套管 图26 固定美观接线
当电控箱的外部连接线全部接入端子排时,也意味着电控箱接线的结束。这个时候要将所有的断路器等开关断开,对电控箱进行简单的通电测试。通过断路器的开闭,用万用表测试端子排主电路两两项之间的电压,以测试主电路的通畅与否,并且测试PLC、排气扇、电灯、马达驱动器等器具是否通电,而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有四种:1、电阻测量法 2、电压测量法 3、图纸对照法 4、替换法。通电测试后,需要将端子排盖板全部盖上,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控箱内线槽盖好,并贴上器具的名称、编号,方便后期查错修改时,对照接线图,节省时间(如图28所示)。最后附上一张整体效果图(图29所示)
目录
引言 1
一、 PCB湿制程清洗机的概述 2
二、清洗机电控箱的安装流程与组装工艺 2
(一)电控箱底板制作 2
(二)电控箱的接线和制作工艺 3
三、清洗机机台的设备安装 5
四、清洗机的机台电气装配流程及工艺 6
(一)机台的拉线制作 6
(二)机台线槽及转接盒制作 7
(三)机台穿线 9
(四)机台器件的接线和工艺 9
五、机台的调试 11
(一)测点位 11
(二)调频设参 11
(三)试车修改 12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PCB板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来,在一批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仪器相续涌现的背景下,印制电路生产技术逐渐向高密度,细导线,多层,高可靠性、低成本和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方向发展,因而在电子工业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如通信导航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仪表等设备制造中都有它的影子。同时因为它不断地向高密度,高精确度和更高可靠性的方向上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性能,使得PCB在电子设备的发展工程中,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本课题论述的PCB湿制程过程中清洗机的安装与调试内容,均是在实习单位经过大量的实操和查阅资料以及请教他人所得。本文通过对电控箱和清洗机台的制作流程及工艺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对PCB湿制程设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在查找资料,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实习经验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
一、 PCB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湿制程清洗机的概述
PCB湿制程清洗机(如图11所示)是制程设备中的一道工序,当进行剥膜,显影,蚀刻或者成品出产等工序时就必然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包括金属屑或者药液,以保证PCB基板的生产质量。将已经进行过上一道处理工序的PCB板通过滚轮输送的方式进入清洗机台内,以喷淋,吹干烘干等方式去除表面杂质。
在电控箱的人机面板上可以监控、操作有关动作,并对机台设备进行监控、维护、保养。清洗机设备主要有六段:入料输送,循环水洗,加热超音波水洗,复合水洗,吹干烘干以及出料输送。六段通过滚轮输送的方式依次对PCB基板进行处理。在机台内部以各种传感器感应PCB板的位置,将信号输入电控箱PLC控制器中,并用PLC控制下一段的处理动作,如光电传感器在入料输送处感应到PCB板即将传入至循环水洗段,那么循环水洗的喷淋系统就会动作,以保证工序的有序进行。
图11 清洗机
二、清洗机电控箱的安装流程与组装工艺
(一)电控箱底板制作
电控箱是控制机台正常运转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它可以对机台各项工艺参数进行输入,并且内部设置了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如熔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当意外发生时,保护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电控箱制作规范对于整个设备来说就尤为重要。
电控箱的制作首先是底板器具的摆放和线槽的制作。当制作底板时,先将底板从电控箱中拆下来放在架子上(如图21所示),用黄色胶带对底板进行简单的固定连接,防止滑动后导致的底板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然后根据底板图先剪切出外围线槽,因为当外围框架确定后,更有利于内部进行划分器具区域。
制作时首先是根据底板图裁剪出合适的铝轨和选择合适的线槽并加以裁剪,切割成合适的长度,摆放在底板上。线槽与铝轨的距离要完全合乎底板图的规划,否则会导致器具放不下或则号码管抵住线槽,使后期接线变得困难。然后用记号笔标记需要打孔固定的点位。要选择合适的钻头,用交流电钻进行打孔,用直流电钻进行攻丝。攻丝完成后,需要用无尘布沾酒精对记号笔的痕迹以及污渍进行祛除,并且要用吸尘器仔细清洁每一个地方,防止铁屑进入器具中导致内部短路引发事故。
当铝轨、线槽以及器具固定攻丝并清洁后,按照底板图(如图23)对器具进行摆放,然后用记号笔标记好点位,选择合适的钻头打孔、攻丝。清洁完成后用相应的螺丝(如M4*10、M5*6、M6*15等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螺丝)进行固定。。器具摆放时需要注意摆放器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如图 22所示)。最后将底板重新固定在电控箱中即可(流程如图24所示)。
图21 底板原始图 图22 器具和线槽的固定
图23 器具固定图
剪切铝轨、线槽 摆放器件 标记点位
螺丝锁紧器件 打孔、攻丝
图24 底板固定流程
(二)电控箱的接线和制作工艺
电控箱的接线顺序:一切准备妥当后,开始接线,根据原理图,首先应完成主电路的接线,然后依次接控制电路及信号线路等。放线时需要根据实际器具来选择线的线径、颜色和长度,如控制主电路应该选用红、白、蓝 三色套管为U、V、W(如图25所示),220V或380V电压的控制电路则需要选用1.25平方毫米的橙色线,24V的控制电路需要选用蓝色1.25mm2的线等等。其次是号码管和端子的选用,号码管选用的原则是根据线径去选择相对应的号码管,大小需要和线径匹配,保证美观,不易掉落。端子的选用则是根据线径的铜丝和器具的大小去选用。保证铜丝插得进,端子压得住。并且对于通大电(即连接220V或380V的电)的器具来说,必须接O形端子,而变驱动器上的24V电源多用欧式端子进行压实、锁紧。于主电路来说,端子尤其需要压紧实,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然后对照原理图,在器具上找到相应的点位,并对器具进行两两对接。器具点位较多时,需要仔细查看,防止出错。因为可能当一根线接错时,可能会导致事故或则机台运行不了的问题,而后期排查则需要耗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去排错。
当选用线径超过线槽齿的宽度时,需要对齿进行剪切处理,保证线的平顺。需要的话,可以在接线末端绑上扎带(如图26所示)。线接完时,需要将在底板制作时固定扣上扎带将线扎牢。对于PLC等器具接线较多时,需要用缠绕管进行缠绕,以保证美观(如图27所示)。
图25 三色套管 图26 固定美观接线
当电控箱的外部连接线全部接入端子排时,也意味着电控箱接线的结束。这个时候要将所有的断路器等开关断开,对电控箱进行简单的通电测试。通过断路器的开闭,用万用表测试端子排主电路两两项之间的电压,以测试主电路的通畅与否,并且测试PLC、排气扇、电灯、马达驱动器等器具是否通电,而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有四种:1、电阻测量法 2、电压测量法 3、图纸对照法 4、替换法。通电测试后,需要将端子排盖板全部盖上,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控箱内线槽盖好,并贴上器具的名称、编号,方便后期查错修改时,对照接线图,节省时间(如图28所示)。最后附上一张整体效果图(图29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