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智能灯控系统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楼道灯控制系统,此系统使用三块单片机,一个做主控器,两个做副控制器,其由主控制器向副控制器发送数据以设置灯光亮灭方案,其中两块单片机副控制器接收到主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直接进行灯光的明灭调节。其中灯光的明灭调节是基于数据来实现,通过单片机控制以改变灯光的亮灭,另外考虑到楼道灯在各个楼层分布情况,我们还用到了总线,可用于长距离间的信号传递,这样巩固了楼灯的分布性,也利用了MAX485进行总线与单片机的电平转换,本楼灯控制系统可实现楼层的跨距离传输信号,扩大了楼灯的控制范围。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主要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未来趋势 1
1.4设计主要内容介绍 1
第二章 相关技术 3
2.1 RS485总线传输技术 3
2.2AT89C51简介 5
第三章 楼道灯控系统系统的设计需求 6
3.1楼道智能灯控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6
3.2楼道智能灯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6
3.3楼道智能灯控系统的软硬件需求 6
第四章 系统设计 8
4.1系统设计总体框图 8
4.2硬件设计 9
4.2.1AT89C51电路 10
4.2.2MAX485电路 14
4.3软件设计 15
4.3.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7
4.3.2RS485总线应用于数据传送方案设计 19
4.3.3基于RS485总线实现数据传送 21
4.3.4灯光控制方案设计 21
4.3.5楼道灯控制系统的实现 23
4.3.6楼道灯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26
第五章 系统实现 27
5.1软件系统调试 27
5.2硬件系统调试 27
结束语 29
致 谢 30
参考文献 31
绪论
1.1研究的主要背景
21世纪要面对的新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就越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越严重不足,会即将面对资源慢慢的缺少,于是节约资源、使它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马上要成为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在日间室内照明情况下的走廊里,纵然在楼道没人或人流量很少的状况下全部的照明灯依旧打开,这种浪费电就会给供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样的也带来了巨大的浪费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楼道照明系统的普及就该提上了重要得议题。
1.2研究意义
该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其他措施的帮助下,使电气照明得以实现自控,这样可以提供适当的照明,而且在减少能耗的基础上也减少照明灯的损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是有许许多的好处,大概包括营造比较舒服的气氛,使办公的环境得到改善、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这个系统还有优良的节能效果和使生命光源得以更好的延续,管理维护方便等特点。
就目前形势来说,我国能源处于紧缺阶段,我们理应把促进楼道的智能灯控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想要在城市中节约用电,楼道智能灯控系统作为省电的重中之重,对其的研究与应用需要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1.3未来趋势
智能控制得技术的发展的目标首先是奠定于人工的智能技术的控制、智能的控制跟人工的神经网络的控制方向,智能的控制是在人工的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的方向上面控制的基础上,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有机结合神经模糊技术作为基础, 并且现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一项新技术。
在面对这种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开发创造得人有了很多有新新想法的智能电路的照明设计,举例比如有智能的灯具照明、智能照明的控制以及其的管理系统,其中有包含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照明的方式。排除了计算机照明系统的设计在现代城市中非常普遍的使用,其中的一个公司研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US的建筑智能照明是当今社会办公场所智能照明技术的最典型的创新举措,有多值得我们学习神思的地方。
1.4设计主要内容介绍
此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分项:硬件系统概述设计、软件系统概述设计两个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的设计其中有包含了电路的原理图的简析。
软件设计,首先,要完成设计的整体框架与制定工作计划的系统总体框图的功能设计,每个模块会包括一个流程图,具体的设计,要选择适合的编程的语言和工具,并也要使用恰当的代码用来设计,最后是调试软件,接着再测试软件,以用来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系统软件的设计,是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方法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子程序的制备,然后合并并调整,调试之后就会满足该功能的设计要求。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RS485总线传输技术
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是通信协议,其原理是其半双工主从式的通信系统,主机工作作用是可以把传输数据以及一系列命令发到从机,而从机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对其分布的一系列照明的灯具进行一定量的控制,并且采用中断的手法来接收由主机传发来的指令以及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的解析做出相应的回应。总线的使用作为一种差分数据传输规范,已被作为最常用的通信接口,由于这种通信接口允许使用最简单的双绞线,并且可以进行许多点的双向通信,另外它还具有压制噪声的特殊能力,数据传输的速度,以及其电缆长短度怎么选择也是其他标准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个,在许多的不同行业的不同领域都习惯采用来作为数据的传输链路。而这项标准可以有这么宽的受用度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通用性,标准仅仅对它相接口的电气特性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不会涉及到接附件的电线及规定,因此以这个为根本我们可以独自建立更高层次的通信协议。
差分信号负逻辑是所利用的逻辑,可以表现为“”,则可以现为“”。 的分类有线制和线制两种接线方式,其中线制只有对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在当下的状况下很少有可以用的地方,所以目前在的很多情况下都是使用的是其线制的接线的方法来接,据查阅资料可知此接线的方式可以为总线式的拓朴构造在一肖似总线上承载最大的结点为个结点。在在通信网络中,我们主要选择使用通信的主要方式,这可能意味着一个主机可以驱动多个。
其中列出的总线缺点如下:
通讯容量比较不理想,理论值为个,所以其不适应于以智能楼宇中多节点的多个使用者来操作。
通讯速率较慢,一般保持为bps,所以当通讯的距离达到米以上时,其正常的通讯速率<bps。
所能构成的网络的布线,不能使其组成星形或其他等的分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8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