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所设计区域电网设计
本课题主要是对某地区110KV变电所区域电网进行设计。随着电力在国民经济中起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网的建设也越发的重要起来。电力系统规划对电网建设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电网规划正是电力系统规划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概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要的介绍了区域电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作出功率平衡。(2)根据已学知识做出多种备选方案,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主要包括按经济截面选择导线,按机械强度、是否发生电晕、载流量等情况校验导线,确定各段的导线型号;采用手工潮流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电压与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在通过所得情况对各种接线方案进行评定;对各方案的用电量,线路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经济比较。取得最佳方案作为本次设计的选定方案。(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和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关键词 电网规划,潮流计算,电网接线方案,调压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工作安排 2
2 原始资料分析 2
2.1 原始材料 2
2.2 原始材料分析 3
3 电力平衡分析 4
3.1 有功功率平衡 5
3.2 无功功率平衡 5
3.3 电力平衡结论 6
4 电网的接线方案的初次拟定 7
4.1 方案初选 7
4.2 等价线长计算 10
4.3 高压开关数及方案初次筛选 10
5 电网的接线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11
5.1 技术比较 11
5.2 经济比较 16
5.3 综合比较及电网接线方案确定 18
6 对潮流分布的计算以及调压措施的确定 22
6.1 系统参数 22
6.2 电压损耗及变压器抽头确定 27
7 经济投资及电网运行特性 32
7.1 投资费用统计 32
7.2 运行特性 32
结论 35
致谢 3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3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数十年大规模的电力现代化建设促使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调度等环节对国民经济的支持能力大大增加,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
电力作为一种最清洁、少污染的能源,他可以大规模生产,远距离传输,分配时可以无限划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电力这种特性使得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及居民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现代社会使用最多,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与此同时电能的应用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力水平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用户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满足其需求扩大电力系统规模成为了必然趋势,电网的发展也越发迅速起来。随着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形成,电力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必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管理以及运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近些年国内外电网的发展经验来看,供电电网的设计尤为重要,如果对电网的设计不完善、考虑不周全,一旦发生人为或者自然的故障,损失将是不顾估量的,轻者造成部分区域停电,重者则会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会破坏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系统维护过程中,电网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电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电网使命的变化,按其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区分,可分为三代电网。其一,小电源、低电压、小电网的第一代电网,处于二战结束前,这是电网发展的兴起阶段;其二,二战结束后电网向着大机组、超高电压、大规模互联的方向发展,这便是二代电网,但是在此阶段电网的发展过分的依赖于化石能源,电网存在着安全风险,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1];其三,第三代电网即未来电网,广泛的运用新能源电力,能够大规模的降低电网的安全风险,并且广泛的的运用了信息技术,电网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智能性。我国从现在起到2050年便是处于第二代电网向着第三代电网转变的过度时期。
电网作为电能传送的纽带,它的目的在于将电能安全、优质、经济地送到用户。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电网。多年以来我国在电力系统的关注上,往往放在大型电站、电源基地、长距离输电线路建设和220kV及以上主网建设上,对规划、建设合理的电网结构,特别是规划建设合理的受端系统明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欠账甚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从以前的受灾来看,在保障基本用户用电方面,110千伏及以下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络以及接入其系统的中小型电源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正是我们忽略的地方[2]。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合理的电网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上,电网规划必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3 工作安排
本文在参考一些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电网规划的各方案进行选择以及对比,按照技术经济的要求确定方案。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首先是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进行阐述,在对区域电网设计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的工作安排。
第二章 主要是对所给定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判断负荷是否是合理的。
第三章 主要是对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的判断,以及有功备用、无功备用是否充足的判断。
第四章 对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拟定,以及对各方案的初步比较,初选两种较为合理的方案。
第五章 对电网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包括技术、经济、综合方面。对电网接线方案的确定,包括了发电厂主接线,变电站接线形式的确定
第六章 对潮流分布的计算以及调压方案的确定,各个点的潮流情况以及调压选取的抽头确定。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工作安排 2
2 原始资料分析 2
2.1 原始材料 2
2.2 原始材料分析 3
3 电力平衡分析 4
3.1 有功功率平衡 5
3.2 无功功率平衡 5
3.3 电力平衡结论 6
4 电网的接线方案的初次拟定 7
4.1 方案初选 7
4.2 等价线长计算 10
4.3 高压开关数及方案初次筛选 10
5 电网的接线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11
5.1 技术比较 11
5.2 经济比较 16
5.3 综合比较及电网接线方案确定 18
6 对潮流分布的计算以及调压措施的确定 22
6.1 系统参数 22
6.2 电压损耗及变压器抽头确定 27
7 经济投资及电网运行特性 32
7.1 投资费用统计 32
7.2 运行特性 32
结论 35
致谢 3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3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数十年大规模的电力现代化建设促使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调度等环节对国民经济的支持能力大大增加,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
电力作为一种最清洁、少污染的能源,他可以大规模生产,远距离传输,分配时可以无限划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电力这种特性使得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及居民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现代社会使用最多,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与此同时电能的应用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力水平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用户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满足其需求扩大电力系统规模成为了必然趋势,电网的发展也越发迅速起来。随着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形成,电力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必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管理以及运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近些年国内外电网的发展经验来看,供电电网的设计尤为重要,如果对电网的设计不完善、考虑不周全,一旦发生人为或者自然的故障,损失将是不顾估量的,轻者造成部分区域停电,重者则会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会破坏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电力系统维护过程中,电网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电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电网使命的变化,按其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区分,可分为三代电网。其一,小电源、低电压、小电网的第一代电网,处于二战结束前,这是电网发展的兴起阶段;其二,二战结束后电网向着大机组、超高电压、大规模互联的方向发展,这便是二代电网,但是在此阶段电网的发展过分的依赖于化石能源,电网存在着安全风险,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1];其三,第三代电网即未来电网,广泛的运用新能源电力,能够大规模的降低电网的安全风险,并且广泛的的运用了信息技术,电网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智能性。我国从现在起到2050年便是处于第二代电网向着第三代电网转变的过度时期。
电网作为电能传送的纽带,它的目的在于将电能安全、优质、经济地送到用户。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电网。多年以来我国在电力系统的关注上,往往放在大型电站、电源基地、长距离输电线路建设和220kV及以上主网建设上,对规划、建设合理的电网结构,特别是规划建设合理的受端系统明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欠账甚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从以前的受灾来看,在保障基本用户用电方面,110千伏及以下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络以及接入其系统的中小型电源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正是我们忽略的地方[2]。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合理的电网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上,电网规划必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3 工作安排
本文在参考一些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电网规划的各方案进行选择以及对比,按照技术经济的要求确定方案。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首先是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进行阐述,在对区域电网设计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本文的工作安排。
第二章 主要是对所给定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判断负荷是否是合理的。
第三章 主要是对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的判断,以及有功备用、无功备用是否充足的判断。
第四章 对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拟定,以及对各方案的初步比较,初选两种较为合理的方案。
第五章 对电网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包括技术、经济、综合方面。对电网接线方案的确定,包括了发电厂主接线,变电站接线形式的确定
第六章 对潮流分布的计算以及调压方案的确定,各个点的潮流情况以及调压选取的抽头确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