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水质的严重污染,危害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传统的水质监测系统电缆分布密集,布线复杂,杂乱无章。不仅如此,传统的水质监测系统是通过人工采集样品后进行分析,导致水质参数监测不够准确。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现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对被测水质的浊度值和pH值进行监测,通过nRF24L01将信息及时地传输到管理中心,从而在超标情况下进行报警。通过无线传输,有效解决布线复杂的问题,并且可以实时传输被测参数,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本系统实现水质参数的监测,各个部分实现其作用,对水质监测系统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关键词 水质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浊度值,pH值,nRF24L01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3
2.1 系统设计思想 3
2.2 水质监测系统总体功能 3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
3.1 总体框图 3
3.2 核心控制器电路设计 4
3.3 浊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6
3.4 pH值传感器电路设计 7
3.5 电源电路设计 7
3.6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8
3.7 无线收发装置电路设计 9
3.8 按键电路设计 10
3.9 A/D转换电路设计 11
3.10 串口模块设计 12
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15
4.1 编写语言的选择 15
4.2 主程序设计 15
4.3 检测板程序设计 16
4.4 显示板程序设计 21
5 软硬件联调 24
5.1 初始值设定 24
5.2 pH值和浊度值参数调试 25
5.3 处于酸性溶液中的pH检测 25
5.4 处于碱性溶液中的pH检测 2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5 浊度数值超标调试 27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A 总硬件电路图 33
附录B PCB 35
附录C 程序代码 3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世界科技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弊端。很多企业的环保意识薄弱,忽略了自身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也造成水中物种的灭绝,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疾病依然存在[1]。
缺水问题一直存在,但是水污染问题还没有解决,这表明我国需要更好的水质监测工作。未解决我国的现状,需要更好的治理,并且加强监测[2]。
本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手动监控的初步开发,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几个阶段。国外,研究人员针对一些情况进行专项研究,推动水质监测的发展[3]。中国还建立了由单片机开发的监控系统,由计算机作为监测显示装置,以便更好的监测水质问题,有利于解决水污染问题。但是,水中参数不是这么简单就能监测正确的。在测量面积大的情况下,所需要的资金也大[4]。
为了便于解决这些缺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更好的保护水资源,便于管理中心根据情况管理。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无线传感器(WSN)是将诸多设备于一体,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5]。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热点领域,作为新的信息采集平台,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集成传感器数据采集监控对象,完成实时监控,无线多跳网络用户信息,监控跟踪指定区域参数。它具有大量功能,这些功能是WSN被普遍接受的重要根本[6]。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布置很多的传感器节点,在能源方面没有得到合适的解决,也就伴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7]。为了保证技术的合适操作和所需时间,这就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路由,另外还有很多关键技术。
虽然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WSN的出现方便了专业人员能够进一步的监测被测水质。本系统中的WSN大大减少了在过去采集方面的资金问题,在水质监测方面,人们逐渐倾向于使用低成本、广覆盖的仪器,而WSN在传送信息方面,速度极快而且便利,性价比极高。
现如今,我国开始采用先进技术如传感器来保护水资源。该无线监测系统,如江苏水质,水质检测卡的应用程序,然后,实时数据从3G网络收集并发送到控制中心,达到对太湖水域内水质情况的实时更新[8]。
现如今,水质监测技术越来越进步,并且变得越来越高级,但不是每种传感器都是合适的,而且所需资金还高,所以一般不是对所有参数进行测试,而是选择常规参数检测,此外还有别的参数,例如生化需氧量、总磷(TP)等项目。社会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和GPS技术的急速发展,将水质监测系统和如今科学技术联合起来的的发展趋势[9]:
(1)分析实验结果之后,按照以前的手工取样,在水质参数的在线传输方向上建立水质参数;
(2)采集水质参数由一开始的人工采集样品发展到如今的在线处理,传感器采集参数,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管理;
(3)进行简单的地面环境监测,从区域到广泛的遥感监测;
(4)监控设备的体积更小,所需资金也越来越少;
(5)现在水质监测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其综合性越来越强;
(6)水质监测由人工监测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客服了原有的局限性。
1.3 课题研究内容
查阅各种文章资料,主要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的比较和选择,研究其原理、器件类型、采集参数、进行其硬件设计,结合软件部分,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不断改进。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首先说明了本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好处。综述了水质监测系统的现如今的情况和其今后的进步,给出本课题的所需做的工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3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