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h桥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researchonthecontrolstrategyofthreelevel

摘 要摘 要在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的现阶段,非线性负载所造成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而反观现有的滤波手段,其对于谐波的补偿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而选择一种高质量、补偿性能优异的滤波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本文着眼于单H桥结构的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针对于该拓补结构,分析比较几种谐波检测算法,选定滑窗迭代DFT谐波检测算法。与此同时,在控制层面提出一种基于多矢量谐振控制器的控制方案。通过分析单H桥三电平变换器拓扑的优点,并基于αβ坐标系下建模,避免了电流交叉耦合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进而分析矢量谐振控制器的电流跟踪特性,确定控制器参数。建立基于多矢量谐振控制的闭环控制系统,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最后进行仿真实验,最终的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控制方法的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有着谐波滤除效果好、动态响应速度快及跟踪精度高的优点,可为实验装置产品化提供参考。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单H桥;变换器;矢量谐振控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1.3 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 4
2.1引言 4
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分析 4
2.3谐波检测 6
2.3.1现有的几种检测方法 6
2.3.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及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8
2.4本文选取的滑窗迭代DFT谐波检测算法 12
2.5本章小结 13
第三章 基于单H桥三电平APF的控制策略分析 14
3.1单H桥结构的三电平APF变换器的优点 14
3.2有源滤波器常见的控制策略 15
3.3谐振控制器的选用与多矢量谐振控制 16
3.3.1谐振控制器的选用与矢量谐振闭环控制方法的确定 16
3.3.2矢量谐振控制器谐波电流跟随特性 18
3.3.3基于多矢量控制器的闭环控制系统 20
3.4链式STATCOM的均压控制法 21
3.5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 基于单H桥三电平APF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23
4.1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主电路建模分析 23
4.2系统仿真设计 24
4.3本章小结 27
结 语 28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产品的用户中,谐波的抑制和无功补偿向来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同样是近年来被热门讨论着的问题。随着电力电子设备使用的日渐普及,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技术也在快速得发展,尤其是在有源滤波器呈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目前的有源APF大多是三相的,现实中单相非线性负载(如电动车组)造成的谐波污染也很严重,是以,近年来有人开始研究单相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课题。随着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必将为电气装置提供良好的电能,减少谐波对电气装置使用寿命的影响,避免对设备有所损坏。很好地避免谐波引起生产安全事故的产生。减小乃至消除单相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这正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宗旨与目标。
由于电网中非线性负载的用量过度,引发的谐波、无功和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在众多场景下都有必要进行无功的补偿、抑制谐波和补偿负载不平衡性,是以APF成为研究的热门。而研究一种APF的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既能降低成本与装置体积,又能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对谐波的治理,电能的治理,以及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高的效益。
本文所研究的单 H 桥结构的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即为这种拓扑结构的APF,对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负载端(比如厂房里的机器,日常用的电器等等)运行中都会生成高次谐波进而反馈到电网中,使得电网的电能质量下降,而在负载端和电网的中间加上一个滤波器,使得高次谐波在反馈给电网之前就被滤除的话,电网的波形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到污染。
现今,在电力系统中对谐波的抑制和减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举行研究分析的:第一个方面是对谐波源装置本身下手。在这些个装备设计之初就进行考虑设计抑制或减少谐波的方法,进而增加谐波控制环节,来减少谐波进入电网的量,在谐波源源头处采用一些措施能够大大减少电网的谐波。然而因为现代电力系统过于庞大,而且其中电力半导体组件的开关工作方式也会加重谐波的污染,完全消除电网中的谐波是不现实的。因而,谐波治理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系统中产生的谐波进行滤波和补偿方法策略的研究。
然而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对负载侧的电流进行检测,而且是通过控制电流来补偿负载电流中的谐波部分,间接地对电网侧谐波治理,事实上普通的检测环节存在误差,效果不是很好。
电力系统中APF的原理其实早就被人们所知晓, 1976年Gyugyi就已经提出了有源滤波器的观念。APF的主电路按照储能元件的差别可以分成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因为成本和装置大小等的因素,在现实的使用中大部分运用的是电压型,据有关调查,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比例是93.5%和6.5%。
APF的主电路和普通的电压源逆变器电路相同,除了进行电能调换所需要的由开关器件(即开关和反并二极管组成的组合开关)的开关阵之外,为了能够与交流侧互换能量来补偿,直流侧就要接有储能元件。储能元件既可以是直流电感L,也可以是直流电容C。因此,APF的主电路就可以分成为,直流侧电感式电流性质的和直流侧电容式的电压性质的两种电路类型。所需容量则凭据滤波器要补偿的高次谐波频率和幅度来确定。而因为补偿中包含的高次谐波有功分量,交流电源和储能环节中就有相当于复功率的实时有功能量的变换,因而从理论上讲,电感中电流和电容上电压的波动是消除不了的。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电感或电容的容量需要由电流和电压波动的额定值来决定;另一个问题是上述电流和电压的控制方法不能采用瞬时值的控制方法,否则就达不到高次谐波的补偿效果。但是基于直流侧电压基本恒定的这一点是所有逆变器电路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平均值的控制方法。
APF凭借其与被补偿的器件接通方法的差异可以分成并串联型两种。这里并联型的补偿效益就能以一个电流源来进行描述;而串联型的就可以看成是在线路中串入了一个补偿性质的电压源。
那么从结构上讲,APF的控制系统是由两个大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指令电流运算电路与补偿电流产生电路。前者的主要功效是从补偿对象的电流中提取出所要补偿的谐波和无功等分量,等于是谐波检测电路。而后者作用即为根据前者所获取到的补偿电流的参考数据来结构必要补偿的电流。
事实上,补偿器的特征性能是由负荷电流中对谐波举行提取所需要的算法来决定的,也就是说,APF的有用性依赖于所反映欲补偿的谐波参考数据的确切度。那么,如此看来,APF控制的核心就是要寻觅一种算法,其能够从负荷电流中准确地提取出需要补偿的谐波分量相应数据,进而为控制提帮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14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