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架构的系统性能测试实践与优化(源码)【字数:9931】

摘 要随着Web应用技术的发展和B/S架构系统的迅速普及,B/S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某些企业和用户来说,性能甚至比许多功能都更为重要,因此B/S性能测试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全面而高效的进行B/S架构性能测试成为国内外诸多专家研究的关键,论文对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吞吐量、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资源利用率、思考时间等常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和研究,使得读者能够了解并掌握B/S架构的性能测试技巧。本文对B/S架构系统性能测试的原理、方案设计、执行与调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未来测试工作的展望进行了评价,对B/S架构的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性能测试,为B/S架构系统性能测试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经过五个章节的介绍和研究,笔者对B/S架构系统的整个性能测试过程结合实际系统进行了展示,相信读者阅读之后能够对B/S架构的性能测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 1
1.2课题研究意义 1
1.3课题内容 1
1.4结构安排 1
第二章 性能测试技术分析 3
2.1 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3
2.2 性能测试指标 3
2.3 性能测试划分 4
2.4 性能测试流程 4
第三章 性能测试方案设计 6
3.1系统概述 6
3.2系统需求调研 6
3.3系统业务模型 6
3.4测试数据设计 7
3.5测试环境设计 8
3.6测试场景设计 9
第四章 性能测试实施 11
4.1测试脚本开发 11
4.2测试场景设定 14
4.3测试数据收集 15
第五章 性能瓶颈分析与调优 18
5.1性能瓶颈分析及优化方案 18
5.2性能复测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Web应用技术的发展和B/S架构系统的迅速普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S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某些企业和用户来说,性能甚至比许多功能都更为重要,因此B/S性能测试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全面而高效的进行性能测试成为国内外诸多专家研究的关键。
1.2课题研究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B/S系统已经通过各种终端和方式深入人们的生活,系统的性能与质量成为衡量一个软件产品的重要指标,人们对B/S软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并改善B/S架构性能测试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课题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B/S架构系统的性能测试开展、介绍、实践与优化。
1、介绍性能测试相关的技术点,包括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指标、测试划分及测试流程;
2、对被测系统的介绍、系统需求的调研、业务模型的构建进行测试数据及测试场景的设计并根据制定的性能测试方案,开展被测系统的真正测试,通过使用惠普公司的Loadrunner工具进行脚本的开发,场景的构建执行及系统的监控
3、根据测试的结果及监控到的数据,评估当前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测试需求,如果评估不通过则通过监控数据及测试结果进行性能瓶颈的分析及定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再通过一轮性能复测校验调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4、对整体系统的测试进行了总结,对未来B/S架构的性能测试发展提出设想与建议。
1.4结构安排
本课题通过五个章节围绕B/S架构的系统展开性能测试,进行性能测试的介绍、实践与优化。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说明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性能测试技术分析。介绍性能测试相关的技术点,包括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指标、测试划分及测试流程。
第三章性能测试方案设计。通过对被测系统的介绍、系统需求的调研、业务模型的构建进行测试数据及测试场景的设计。
第四章性能测试实施。根据制定的性能测试方案,开展被测系统的真正测试,通过使用惠普公司的Loadrunner工具进行脚本的开发,场景的构建执行及系统的监控。
第五章性能瓶颈分析与调优。根据测试的结果及监控到的数据,评估当前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测试需求,如果评估不通过则通过监控数据及测试结果进行性能瓶颈的分析及定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再通过一轮性能复测校验调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 性能测试技术分析
2.1 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性能测试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考虑。狭义的性能测试是指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或用户使用场景来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生产性能的要求;广义的性能测试则是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并发(用户)测试、容量测试、配置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和性能相关的测试的统称[1]。
2.2 性能测试指标
(1)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为在同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在线用户数量。对服务器而言,是否并发的关键在于用户的操作是否与服务器产生了交互[2]。这些用户的最大特征是和服务器进行了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是单向的数据传送也可以是双向的数据传送。
(2)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开始计时,到客户端接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果结束计时所经历的时间,响应时间由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器处理时间和浏览器显示时间三部分组成。响应时间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时间段,任何一个时间段除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相应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3)吞吐量、吞吐率
吞吐量指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汇总网络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一般单位是B/s,即每秒钟流经的字节数。吞吐率是吞吐量/传输时间,通常用来指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客户端请求数量。它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4)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是每秒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TPS是Loadrunner中重要的性能参数指标。
(5)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指的是对不同系统资源的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和网络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分析系统性能指标,进而改善性能的主要依据,因此,它是B/S性能测试工作的重点。资源利用率也是测试和分析瓶颈的主要参数,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采集具体的资源利用率参数进行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rjgc/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