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的算法研究

基于射线理论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 CT)
是医学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条件勘探、混凝土构件和堤坝质量检
测以及铁路和高速公路路基病害探测等方面。该方法具有对建筑构件无损伤、操
作简单方便、成像精度高、结果可视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工
程隐患,并可为之后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HM000053
目前,CT 成像技术中采用最多的算法是滤波反投影法。本文介绍了 CT 图像
重建的关键技术以及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滤波函数的设计,采用
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了基于首波渡越时间的计算机模拟 CT 反投影重建;还介
绍了实验测量模型时的测线布置以及网格划分;另外运用 Comsol Multiphysics 仿
真软件建立模型获得首波数据,导入程序生成较为理想的 CT 色谱图,据此确定
质量异常区的位置、尺寸,以推断混凝土内部缺陷;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重点介
绍了实验数据的处理技巧;最后对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做
了展望。
关键词:层析成像;滤波反投影法;首波渡越时间;Comsol Multiphysics 仿真软件
摘要.I
4.1  实验介绍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4.1.1  探测模型介绍
本实验探测的模型是预埋波纹管缺陷的水泥混凝土模型(如图 4.1 所示)。混
凝土模型横截面尺寸为 29 厘米*29 厘米,高为 29 厘米,波纹管位于混凝土中央,
直径为 9 厘米,贯穿混凝土块。
本实验采集的数据是超声波首波的渡越时间,根据第一章介绍的基于滤波反
投影算法编写的 Matlab 超声波 CT 成像的程序生成混凝土某一横截面的图像。所
以在初步的实验中我们运用到的是一个方形横切面,边长为 29 厘米,厚度假定很
薄,该方形中间部位是一个半径为 4.5 厘米的圆形孔洞,则平行于方形边界穿过
该方形中央的线被截成三段,长度分别是 10 厘米、9 厘米、10 厘米。
图 4.1 预埋波纹管缺陷的水泥混凝土模型
4.1.2  测量过程介绍
首先选取被测物体的某一测试切面,可以是距离混凝土模型底面某一高度的
横截面,也可以直接取混凝土模型的上表面,本文实验中采取的测量面便是混凝
土上表面。
选定测试面后,在其四个边上按一定的间距定位测试点(超声波源和接收装
置的安放位置)。测试点的间距选取要适中,过大实验获得的数据使得成像不精确,
甚至会漏掉一些小的缺陷;而测点距离如果选取的过小,则会造成冗余的运算量。
本文实验中在每一个测试面的边界上都选取了 9 个等距(2.9cm 间距)的测试点,
将其编号,每条边上的点分别是 0-9 , 10-17 , 18-26 , 27-15(如图 4.2 示),并涂抹
适量耦合剂。耦合剂的作用是使发射的超声波更多的进入混凝土模型,同时使更
多的超声波射线耦合到接收探头内,从而保证示波器对每条超声波射线所成波形
图的质量。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然后将超声波发射探头(具体连接见第三节实验仪器的选取与连接)放置在
选定的模型横截面的某一测试点上,固定不动,使超声波接收探头沿着该横截面
的其他三边(发射探头不在的另外三边)上的测试点移动,以不同的角度接收超
声波。例如,如果超声波发射探头放置在图 4.2 的 0 点上,则接收探头要从 9 点
到 35 点中选取测点放置。
同样地,移动超声波发射探头的安放位置,重复上述步骤,采集经不同路径
传播的超声波信号。本文实验中超声波发射探头是从 0 点到到 35 点(共 36 个发
射点)逐点发射,超声波接收探头从其他三边隔点接收信号。
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信息采集出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组(见 4.2.1 超声
波射线分组情况),整理出每组超声波信号的平均渡越时间。
最后建立测试点的空间坐标系,将空间坐标和超声波到达时间数据导入 ASC
文件进行成像,可获得某一横截面面(全部测点所在的平面)的超声波速度分布
图像,根据图像中灰度的深浅判断被测混凝土模型中的缺陷位置以及尺寸。
ABSTRACT II
第 第 1  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1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2 超声波 CT 成像的发展历史及现状1
1.3 论文内容简介2
第 第 2  章  超声波 CT  成像的基本原理 4
2.1 超声波 CT 成像技术的简介4
2.2 R ANDON 变换和图像重建4
2.3 CT 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7
第 第 3  章  滤波反投影算法11
3.1 反投影算法11
3.2 吸收系数与投影数据的关系.11
3.3 傅里叶切片定理与反投影的关系.12
3.4 滤波函数的选择14
3.4.1 R-L 滤波函数15
3.4.2 S -L 滤波函数16
3.5 滤波反投影算法程序模块简介.18
第 第 4  章  超声波 CT  成像的数据研究 20
4.1 实验介绍20
4.1.1 探测模型介绍20
4.1.2 测量过程介绍20
4.2 理想模型层析成像数据分析.22
4.2.1 超声波射线分组情况22
4.2.2 渡越时间(TOF)的计算24
4.2.3 重建理论图像24
4.3 实验测量模型部分数据分析.25
4.3.1 实验仪器的选取与连接25
4.3.2 获取实验数据与分析27
4.4 C OMSOL  M ULTIPHYSICS 软件仿真数据分析.29
4.4.1 C OMSOL  M ULTIPHYSICS 仿真软件介绍与建模.29
4.4.2 获取仿真数据与分析31
第 第 5  章  总结与展望. 33
5.1 本文总结33
5.2 本超声波 CT 成像技术的展望33
5.2.1 三维层析成像33
5.2.2 向多参量层析成像方向发展.34
5.2.3 基于波动方程的层析成像方法.34
献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7
附录 38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2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