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9867】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面对面的社团成员纳新和社团活动通知已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求,而且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和课程时间差异,仅依靠课余时间也很难有效地对社团进行宣传与纳新,因此就需要一种更加便利高效的方式社团活动的消息及时下达给社团成员,同时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获得新生的意向信息,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团的发展和成长。因此高校社团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完成用户创建社团申请、个人资料管理、社团活动通知查看,管理员对入团申请的查看与处理、社团活动内容的发布、社团成员的管理以及各个社团的点击率。本系统在windows10的系统环境下,采用的开发工具为Eclipse,将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的编程语言为Java,运用了SSM技术,该系统的功能较为实用,安全性较高。经过测试,本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提高了社团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办公人员和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使大学生活更加便利。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4论文组织结构 2
第2章高效社团管理系统分析 4
2.1高校社团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2.1.1经济可行性 4
2.1.2技术可行性 4
2.1.3操作可行性 4
2.2 高校社团系统的需求分析 4
2.2.1 用例1:用户登录 6
2.2.2 用例2:用户留言 7
2.2.3 用例3:查看消息 8
2.2.4 用例4:查看制度 8
2.2.5 用例5:用户注册 9
2.2.6 用例6:修改个人资料 10
2.2.7 用例7:申请入团 10
2.2.8 用例8:管理社团 11
2.2.9 用例9:管理制度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2.10 用例10:管理用户 12
2.2.11 用例11:管理消息 13
2.3 高校社团系统的性能分析 13
第3章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设计 15
3.1 系统结构设计 15
3.2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15
3.2.1用户登录模块 15
3.2.2用户入团申请模块 16
3.2.3密码修改模块 17
3.2.4社团信息管理模块 17
3.2.5在线留言模块 18
3.2.6制度管理模块 19
3.3数据库设计 20
3.3.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20
3.3.2数据逻辑模型设计 22
3.3.3物理模型设计 23
3.4包设计 24
3.5类设计 24
3.5.1 com.controller包中的类 24
3.5.2 com.entity包中的类 25
第4章 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实现 28
4.1后台管理员登录 28
4.1.1后台管理员登录的界面 28
4.1.2 后台管理员登录界面代码 28
4.1.3 后台管理员登录功能代码 29
4.2后台管理员人员管理模块 29
4.2.1后台管理员管理的界面 29
4.2.2 后台管理员管理界面代码 29
4.2.3 后台管理员管理功能代码 30
4.3 社团事务管理 30
4.3.1社团事务管理的界面 30
4.3.2 社团事务管理界面代码 31
4.3.3 社团事务管理功能代码 31
4.4 在线留言管理 31
4.4.1在线留言的界面 31
4.4.2 在线留言界面代码 32
4.4.3在线留言功能代码 33
4.5 活动推送 33
4.5.1活动推送管理的界面 33
4.5.2 活动推送管理界面代码 33
4.5.3 活动推送管理功能代码 34
第5章 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测试 35
5.1 功能测试 35
5.2 测试结果 38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9
6.1总结 39
6.2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致 谢 41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高校的全面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前进,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这其中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而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更体现在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课外技能、增强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方式。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应用还不普及,更多的是应用在学习知识技能上,在课外活动的应用上少之又少。且传统的纸质化办公模式使社团管理效率低下、社团宣传不集中、事务处理繁琐,无法充分发挥社团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优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和高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最终认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五四”运动的兴起,使大批青年受到爱国主义和新文化的影响,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生社团随之诞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高校教育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迅速发展,对其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在国内,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社团数据管理也由纸质化的办公模式进入了信息化潮流。高校社团管理的信息化,使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影响日益扩大,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促使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方式做出转变。
国内较早存在的社团平台是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用于对本校学生社团信息管理,该社团系统使用B/S结构实现了基础的管理功能,在管理社团工作上表现突出,并且迅速推广到全国多200余所高校进行应用,但由于开发技术不成熟和需求分析不明确,仍存在许多弊端。随后上海伟华软件开发公司研究开发出旗生社团管理系统,该社团系统深受各大高校的一致好评,该系统也在技术上不断完善,主要采用.NET 框架进行开发,系统版本也不断的更新[1],。虽然相比清华大学,旗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NET框架,但由于企业开发获取需求不完善,该系统的功能仍存在不足。“互联网 +”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高校提供了网络全覆盖的有利条件,为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应用条件[2]。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4论文组织结构 2
第2章高效社团管理系统分析 4
2.1高校社团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2.1.1经济可行性 4
2.1.2技术可行性 4
2.1.3操作可行性 4
2.2 高校社团系统的需求分析 4
2.2.1 用例1:用户登录 6
2.2.2 用例2:用户留言 7
2.2.3 用例3:查看消息 8
2.2.4 用例4:查看制度 8
2.2.5 用例5:用户注册 9
2.2.6 用例6:修改个人资料 10
2.2.7 用例7:申请入团 10
2.2.8 用例8:管理社团 11
2.2.9 用例9:管理制度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2.10 用例10:管理用户 12
2.2.11 用例11:管理消息 13
2.3 高校社团系统的性能分析 13
第3章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设计 15
3.1 系统结构设计 15
3.2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15
3.2.1用户登录模块 15
3.2.2用户入团申请模块 16
3.2.3密码修改模块 17
3.2.4社团信息管理模块 17
3.2.5在线留言模块 18
3.2.6制度管理模块 19
3.3数据库设计 20
3.3.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20
3.3.2数据逻辑模型设计 22
3.3.3物理模型设计 23
3.4包设计 24
3.5类设计 24
3.5.1 com.controller包中的类 24
3.5.2 com.entity包中的类 25
第4章 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实现 28
4.1后台管理员登录 28
4.1.1后台管理员登录的界面 28
4.1.2 后台管理员登录界面代码 28
4.1.3 后台管理员登录功能代码 29
4.2后台管理员人员管理模块 29
4.2.1后台管理员管理的界面 29
4.2.2 后台管理员管理界面代码 29
4.2.3 后台管理员管理功能代码 30
4.3 社团事务管理 30
4.3.1社团事务管理的界面 30
4.3.2 社团事务管理界面代码 31
4.3.3 社团事务管理功能代码 31
4.4 在线留言管理 31
4.4.1在线留言的界面 31
4.4.2 在线留言界面代码 32
4.4.3在线留言功能代码 33
4.5 活动推送 33
4.5.1活动推送管理的界面 33
4.5.2 活动推送管理界面代码 33
4.5.3 活动推送管理功能代码 34
第5章 基于Web的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测试 35
5.1 功能测试 35
5.2 测试结果 38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9
6.1总结 39
6.2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致 谢 41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高校的全面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前进,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这其中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而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更体现在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课外技能、增强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方式。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应用还不普及,更多的是应用在学习知识技能上,在课外活动的应用上少之又少。且传统的纸质化办公模式使社团管理效率低下、社团宣传不集中、事务处理繁琐,无法充分发挥社团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优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和高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最终认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能够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五四”运动的兴起,使大批青年受到爱国主义和新文化的影响,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生社团随之诞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高校教育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迅速发展,对其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在国内,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社团数据管理也由纸质化的办公模式进入了信息化潮流。高校社团管理的信息化,使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影响日益扩大,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促使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方式做出转变。
国内较早存在的社团平台是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用于对本校学生社团信息管理,该社团系统使用B/S结构实现了基础的管理功能,在管理社团工作上表现突出,并且迅速推广到全国多200余所高校进行应用,但由于开发技术不成熟和需求分析不明确,仍存在许多弊端。随后上海伟华软件开发公司研究开发出旗生社团管理系统,该社团系统深受各大高校的一致好评,该系统也在技术上不断完善,主要采用.NET 框架进行开发,系统版本也不断的更新[1],。虽然相比清华大学,旗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NET框架,但由于企业开发获取需求不完善,该系统的功能仍存在不足。“互联网 +”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高校提供了网络全覆盖的有利条件,为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应用条件[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