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公司原有网络结构升级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1605】

摘 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各类通信网络技术将过去独立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到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大型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整合资源,从最初的单机应用开始,逐步联网发展,由局域网扩展到广域网和因特网,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开始普及。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为了组建一个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管理性的健壮网络,需要网络工程从业人员提供设计方案,为企业网的网络搭建提供可行性思路。本组网设计方案基于华为设备以及华为的技术与协议实现,根据移动充电宝公司的用户需求提供一个特定的组网实施方案。规避了简单网络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应对不同突发情况,保证企业网络的健壮运行。本方案利用eNSP软件模拟真实网络设备进行组网方案的试运行,为本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参考。为了解决原有网络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差等诸多问题,利用VRRP、DHCP、MPLS-VPN等网络协议及技术升级原有网络,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网设计方案,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该网络设计方案为企业的网络升级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使企业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快速的构建新的网络环境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网络发展史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1研究目的 2
1.3.2研究意义 2
第2章 原有网络分析 3
2.1原有网络结构概述 3
2.2原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3
2.2.1 自身结构带来的问题 3
2.2.2 用户需求带来的问题 4
第3章 组网方案设计 5
3.1逻辑拓扑 5
3.1.1 新组网方案网络拓扑概述 5
3.2 网络设计 6
3.2.1 网络规划 6
第4章 用户需求实现 7
4.1低成本需求实现方案 7
4.1.1 链路聚合 7
4.1.2 MPLSVPN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高可靠性需求实现方案 8
4.3其他需求实现方案 9
4.3.1 管理需求DHCP协议 10
4.3.2 IPV6需求 10
4.3.3 安全需求 11
第5章 实施方案 12
5.1基本网络架构 12
5.2低成本需求实现配置 12
5.2.1 链路配置 12
5.2.2 MPLSVPN配置 12
5.3高可靠性需求实现配置 13
5.3.1 VRRP配置 13
5.4其他需求实现配置 13
5.4.1 DHCP配置 14
5.4.2 OSPFV3配置 14
5.4.3 安全配置 14
第6章 方案测试 15
6.1高可靠性测试 15
6.1.1 VRRP备份网关测试 15
6.2可管理性测试 17
6.2.1 DHCP协议IP地址分发测试 17
6.3安全性测试 17
6.3.1 IPSec VPN协议安全性测试 1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21
7.1总结 21
7.2展望 21
致 谢 23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追溯到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中心的一对教师夫妇,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网络,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个联网设备被认为是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1]。在此之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通过各类通信网络技术将过去独立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到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型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整合资源。从最初的单机应用开始,逐步联网发展,由局域网扩展到广域网和因特网,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开始普及。
网络工程发展至今,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如何组建一个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冗余的健壮网络环境,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
1.2国内外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在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一开始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四五十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高速向前迈进。网络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方方面面,例如电子银行、电商、企业信息化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可以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3]。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形式是通过通信链路将多个终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服务。网络技术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这个时期,形成了“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的集合体”的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4]。
美国作为因特网的发源地,其网络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国于1986年起才开始对于网络的研究与试验,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1994年,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全功能服务[5]。自97年以后我国互联网用户持续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规模性的发展起来,这时候的中国企业较为依赖外向型资本、技术及订单。而外国公司的全球化日趋成熟,为了管控中国的合作伙伴,也为了整合全球资源,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支持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了支持这一计划,企业信息化开始发展。2015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互联网+”战略,掀起了中国企业服务投资热潮,中国云计算IaaS也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在这一年也到达了一个高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2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