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换热翅片管精密刀片qpq处理工艺研究
盐浴复合QPQ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金属表面的抗磨损和耐腐蚀的性能。作为一项冶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热处理技术和防腐技术的联合使用。它比普通热处理技术更好的的提高了金属的耐磨性,且抗腐蚀性比镀铬等耐腐蚀技术更高,其处理过程也可以使工件不变形。此技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种无公害更高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根据翅片管刀片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低碳钢刀片进行了QPQ盐浴
2024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与控制
2024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所得镀层因具有耐蚀耐磨等诸多优异性能而在航天航空,石油工业,电子工程等众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工艺方法的优化,镀镍质量的提高,镀层性能的分析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传统的二次浸锌预处理工艺较为繁琐复杂,且常用的缓蚀剂铬酸盐有剧毒性,不符合环保要求,故本文主要研究了铝合金上直接化学镀镍工艺方法,以在2024铝合金表面获得一层平整、结合力良好的镍层。具体研究内容有:分析预处理方法、镀液中主盐(Ni2+)浓度、pH以及施镀温度对镀镍层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2
az31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及控制
镁合金具有超低的密度,和高比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在生活生产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镁材料本身的活性太强,自身的耐蚀性太差,限制了它的应用。化学镀可以显著改善镁的抗腐蚀能力,但化学镀的前处理工艺和镀液性能对镀层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寻找一个合理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AZ31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传统的二次浸锌预处理工艺较为繁琐复杂,本文主要研究了AZ31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通以在AZ31镁合金表面获得一层平整、结合力良好的镍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直接化学镀环保预处理工艺优化,镀液中主盐(Ni2+)
az31镁合金无铬化学转化膜工艺及控制
摘 要摘 要镁及镁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但其极低的标准电极电位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使用。AZ31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变形镁合金,研究其表面防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转化法由于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与涂漆层的结合强度好等优点被广泛看好。传统的铬酸盐转化膜性能虽好,但其处理液中含有剧毒且不环保的六价铬而被限制使用,因此镁合金无铬转化处理技术早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AZ31镁合金酸盐化学转化法从预处理到转化处理工艺,分析了转化液的组成成分对转化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基础转化液配方为:锡酸钠50g/L,焦磷
az91d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及控制
摘 要摘 要素有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的镁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比弹性模量、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等在航天航空、电子、通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化学活性很高导致了耐蚀性差,这一点阻碍了镁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因而,需要对镁合金进行有效的表面处理。其中,镁合金通过化学镀镍,能在其表面覆上一层紧密平整的镍磷合金,使其更加不易腐蚀和磨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镁合金的性质特点和应用,综述了当前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并对AZ91D镁合金的化学镀镍进行研究:研究硝酸酸洗的最佳工艺;研究锡酸盐转化膜复
cl和so42协同作用下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摘 要摘 要近年来,由于镍合金化不锈钢能引起人体器官的过敏反应,以及镍资源的不断匮乏等因素,人们把目光聚集到了具有低成本的高氮不锈钢上。高氮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耐氧化、耐磨损等性能,而且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储量多,因此高氮不锈钢的应用前景最被看好。但是,综述国内外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现状,目前人们对氮在高氮不锈钢中的作用机理以及高氮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实验来研究高氮不锈钢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以及在不同浓
cocrcu0.5feni(ti,v)x系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 要摘 要本文在CoCrCu0.5FeNi的基础上,分别加入Ti或V元素,通过改变Ti或V的摩尔比,配制不同成分的CoCrCu0.5FeNiTix、CoCrCu0.5FeNiVx多组元高熵合金,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制备合金试样。借助SEM、EDS、XRD、压缩实验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Ti或V含量对CoCrCu0.5FeNiTix、CoCrCu0.5FeNiVx多组元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凝固组织主要由树枝晶和枝晶间组织构成。Ti元素倾向于在枝
cocrcufemnmoni系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
摘 要摘 要本文选取Co、Cr、Cu、Fe、Mn、Mo、Ni七种金属元素,通过改变两种高熵合金系Mn元素的摩尔比,配制不同成分的CoCrCuFeMnxNi和CoCrCu0.1Fe0.1MnxMoNi高熵合金,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炉制备合金试样。借助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这两种高熵合金系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于CoCrCuFeMnxNi高熵合金,随着Mn元素含量的增加,枝晶细化,并且有针状析出;结构中只存在FCC相;硬度先降低再提高,强度不断提高。而对于CoCrCu0.1Fe0.1MnxMo
cr元素的添加对ni3(si,t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摘 要摘 要Ni3Si作为镍基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以及反常的强度-温度特性(即R特性)等,使其在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得到应用。但是,镍-硅系高温合金的本征脆性和环境脆性,限制了它的发展。本文基于材料合金化原理,以Ni3(Si,Ti)为基体材料,通过加入不同含量的Cr元素,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成具有Ni-Ni3Si 型复相合金的纽扣锭。同时,采用OM、XRD和SEM 等分析方法,辅以弯曲拉伸试验,对试样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结构
cuconibex合金化学镀镍工艺及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 要摘 要 化学镀是一种电沉积的方法,它是需要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物来进行化学沉积,不需要通过其他电源供给金属离子而还原电子。其中发展得最为迅猛的是化学镀镍,同电沉积相比,它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镀层比较均匀等。因此研究和开发化学镀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铜及铜合金因为有很多优点和属性,所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经过对铜合金合金化,不仅能使材料的微观构造和特性发生变化而且让其物理化学特性变得更加优秀,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新的性能。1960年开始,一些科学家就开始研究了化学镀镍的合金化,其中包括多元合
cunicosizr热处理工艺与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了铜基体中添加了Ni、Co、Si、Zr等合金元素,并通过对经熔炼—铸造—热锻的实验材料,进行固溶、冷变形、时效等处理工艺研究;对实验材料做了超声波检测,并观察金相组织,测试了材料的硬度、导电率,结果表明: 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均随着固溶温度温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经分析得到固溶处理方案为960℃×1h,此时第二相已溶入到铜基体中;经超声波的探测,发现合金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组织的致密度增加,实验材料中可见少量的缺陷;合金的硬度随着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大,导电率却随之下降;合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