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音乐播放器的设计(附件)【字数:9485】
摘 要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嵌入式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对嵌入式技术持续增长起到了总要作用。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电子类产品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具备多媒体播放功能的设备逐步成为嵌入式系统中必备的重要功能。基于以上论述,本文研究内容为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音乐播放器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背景知识,Qt的相关知识,音乐播放器的可行性分析,树莓派硬件的介绍与安装,最终播放器的实现。重点介绍用Qt Creator工具制作一个具有简单功能的音乐播放器界面,还介绍了树莓派的安装,系统的选择,适应编程的系统配置。最后实现了在树莓派上实现了音乐播放的功能。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史 1
1.2 课题的实用价值 1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
2.2 Linux介绍 2
2.3 Qt介绍 3
2.4 树莓派的介绍 4
第三章 功能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6
3.1 功能分析 6
3.2 经济可行性 6
3.3 技术可行性 6
3.4 应用分析 6
3.5 总结 7
第四章 树莓派的启动与操作系统的安装 8
4.1 树莓派系统的安装 8
4.2 Rasbian操作系统适应编程的配置 9
第五章 Qt部分的设计 12
5.1 Qt的安装与用到的Qt机制 12
5.2 Qt设计界面代码分析 12
5.3 MP3播放功能代码实现 13
5.4 音乐播放器的显示界面和播放器的自启动 19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 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史
如今,音乐播放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离不开东西,并且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群在使用。音乐播放器的前身是留声机,它的出现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声音可以保存下来,让人们可以记录下动听的声音,也可以工人们分享“传阅”。人是有国籍的,但音乐确实无国界的。经过了解,1877年爱迪生的留声机的发明,使得声音的存储成为可能。1898年丹麦的波尔森发明了钢丝录音机,使得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带录音机开始慢慢的普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音乐的品质,有需求就有动力,也就有市场,这样具有音质更优良,声音更清晰特点的播放器CD开始出现[1]。1995年第一款实时软件MP3播放器Winplay3,已经可以让用户在个人电脑上使用,但由于当时PC发展还未得到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局限性,MP3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直到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代IPOD,由于其容量大,方便的操作,外形合乎大众口味,一经推出,在全球得到广泛的热销。直至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音乐也很快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还将继续向前优化发展。
1.2 课题的实用价值
本文的目标是经过对书籍的翻阅和音乐播放器的了解,完成对一款音乐播放器的设计。本音乐播放器在播放音频文件方面通过添加自己要播放的文件来实现,在功能方面主要具有一般音乐播放器的基本操作功能,如:播放、暂停、上下首切换、添加/删除音乐文件等功能。它没有像我们现在平时使用的播放软件如酷狗,网易云等音乐播放器的强大功能,但是它体积小并且便于移植,能够完成跨平台运行,所以很值得去做一做。
而且嵌入式为当前时代的热门行业,嵌入式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现在的主流音乐存储方式MP3,因其低压缩失真率,人耳对某些频段的分辨不清,使得最后的音效几乎与原音效相差不多,这使得MP3播放器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中也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课题目的实现基于嵌入式Linux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具有必然的现实价值。同时,毕业设计可以了解做一个项目的流程,并且能提高自己在写作,查找文献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为完成一些特定功能而设计的专门计算机系统。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BIEE(Britain Institute of Eletrical Engineers)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嵌入式系统为控制、监视或辅助设备、机器甚至工厂运作的装置。嵌入式系统和计算系统相比,具备以下特点:可移植性,切割精细,内核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高效实时更好的控制系统[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对操作系统的定义,目的让开发人员认识到在操作系统下系统化的操作缩短开发的周期,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的效率。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操作系统优化,对高实时性的要求,以及急剧增加的软件规模,出现了实时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并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流。21世纪上半叶,三大系统的出现:2007年的iPhone和iOS操作系统,2008的Andriod操作系统;微软2010年的Windows Phone 7系统、2012年的Phone 8 Windows系统。基于三大智能操作系统的出现,智能系列手机开始普及,pc电脑的使用人群也逐年增加,这些东西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节约了成本[3]。
2.2 Linux介绍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unix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4]。Linux是由Linus Torvald所写的Linux的内核。当时linus还是一名大学生,上操作系统课时所使用的专门为教学而所用的minix,由于其功能的局限性,促使linus添加了一些功能,制作出了linux。
Linux发展异常迅猛,这与其免费的开源以及优良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Linux的主要特点:
开放性。Linux系统遵循世界标准,遵循一样标准的软硬件,都可以兼容。多用户。多个用户使用系统的资源,这也与windows的系统多任务使用相同,并且每个用户对于资源的使用独立,也就是各做各的内容而互相不会受到影响。
多任务。多任务就是字面意思,执行多个任务。
良好的用户界面。Linux为用户提供了两个接口:用户界面和系统调用。简洁的用户界面是基于命令行的显示界面,它既可以在Internet使用,也可以在存在的文件上脱机使用。Linux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类似于windows的桌面,由于经常操作pc机,linux的用户界面还是易于使用的,呈现直观,易于操作,高度交互的图形界面。
设备独立性。即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将所使用的的设备作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对待。添加新的一个设备时,需要添加必要的连接。这种连接是每次调用设备,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内核的保证。当一个外设被交付给用户,这样就可以被允许操作这些设备,并可以毫无限制的访问它们。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史 1
1.2 课题的实用价值 1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
2.2 Linux介绍 2
2.3 Qt介绍 3
2.4 树莓派的介绍 4
第三章 功能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6
3.1 功能分析 6
3.2 经济可行性 6
3.3 技术可行性 6
3.4 应用分析 6
3.5 总结 7
第四章 树莓派的启动与操作系统的安装 8
4.1 树莓派系统的安装 8
4.2 Rasbian操作系统适应编程的配置 9
第五章 Qt部分的设计 12
5.1 Qt的安装与用到的Qt机制 12
5.2 Qt设计界面代码分析 12
5.3 MP3播放功能代码实现 13
5.4 音乐播放器的显示界面和播放器的自启动 19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 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史
如今,音乐播放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离不开东西,并且每天都有大量的人群在使用。音乐播放器的前身是留声机,它的出现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声音可以保存下来,让人们可以记录下动听的声音,也可以工人们分享“传阅”。人是有国籍的,但音乐确实无国界的。经过了解,1877年爱迪生的留声机的发明,使得声音的存储成为可能。1898年丹麦的波尔森发明了钢丝录音机,使得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带录音机开始慢慢的普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音乐的品质,有需求就有动力,也就有市场,这样具有音质更优良,声音更清晰特点的播放器CD开始出现[1]。1995年第一款实时软件MP3播放器Winplay3,已经可以让用户在个人电脑上使用,但由于当时PC发展还未得到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局限性,MP3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直到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代IPOD,由于其容量大,方便的操作,外形合乎大众口味,一经推出,在全球得到广泛的热销。直至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音乐也很快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还将继续向前优化发展。
1.2 课题的实用价值
本文的目标是经过对书籍的翻阅和音乐播放器的了解,完成对一款音乐播放器的设计。本音乐播放器在播放音频文件方面通过添加自己要播放的文件来实现,在功能方面主要具有一般音乐播放器的基本操作功能,如:播放、暂停、上下首切换、添加/删除音乐文件等功能。它没有像我们现在平时使用的播放软件如酷狗,网易云等音乐播放器的强大功能,但是它体积小并且便于移植,能够完成跨平台运行,所以很值得去做一做。
而且嵌入式为当前时代的热门行业,嵌入式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现在的主流音乐存储方式MP3,因其低压缩失真率,人耳对某些频段的分辨不清,使得最后的音效几乎与原音效相差不多,这使得MP3播放器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中也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课题目的实现基于嵌入式Linux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具有必然的现实价值。同时,毕业设计可以了解做一个项目的流程,并且能提高自己在写作,查找文献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为完成一些特定功能而设计的专门计算机系统。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BIEE(Britain Institute of Eletrical Engineers)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嵌入式系统为控制、监视或辅助设备、机器甚至工厂运作的装置。嵌入式系统和计算系统相比,具备以下特点:可移植性,切割精细,内核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高效实时更好的控制系统[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对操作系统的定义,目的让开发人员认识到在操作系统下系统化的操作缩短开发的周期,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的效率。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操作系统优化,对高实时性的要求,以及急剧增加的软件规模,出现了实时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并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流。21世纪上半叶,三大系统的出现:2007年的iPhone和iOS操作系统,2008的Andriod操作系统;微软2010年的Windows Phone 7系统、2012年的Phone 8 Windows系统。基于三大智能操作系统的出现,智能系列手机开始普及,pc电脑的使用人群也逐年增加,这些东西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节约了成本[3]。
2.2 Linux介绍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unix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4]。Linux是由Linus Torvald所写的Linux的内核。当时linus还是一名大学生,上操作系统课时所使用的专门为教学而所用的minix,由于其功能的局限性,促使linus添加了一些功能,制作出了linux。
Linux发展异常迅猛,这与其免费的开源以及优良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Linux的主要特点:
开放性。Linux系统遵循世界标准,遵循一样标准的软硬件,都可以兼容。多用户。多个用户使用系统的资源,这也与windows的系统多任务使用相同,并且每个用户对于资源的使用独立,也就是各做各的内容而互相不会受到影响。
多任务。多任务就是字面意思,执行多个任务。
良好的用户界面。Linux为用户提供了两个接口:用户界面和系统调用。简洁的用户界面是基于命令行的显示界面,它既可以在Internet使用,也可以在存在的文件上脱机使用。Linux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类似于windows的桌面,由于经常操作pc机,linux的用户界面还是易于使用的,呈现直观,易于操作,高度交互的图形界面。
设备独立性。即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将所使用的的设备作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对待。添加新的一个设备时,需要添加必要的连接。这种连接是每次调用设备,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内核的保证。当一个外设被交付给用户,这样就可以被允许操作这些设备,并可以毫无限制的访问它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