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ipv6架构设计与规划(附件)【字数:9105】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IPv6在校园网架构建设可行性,同时也将IPv6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行了说明,并据此大致了解IPv6在校园网中的现状。借此为IPv6技术服务各大高校提供相应的借鉴,为IPv6技术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目前的各个高校的校园网架构大多都是建立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才实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网络协议地址的急剧增加,IPV4协议在架构建设当中的缺陷也开始渐渐出现,IPV4地址数目资源稀少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现今的移动技术及宽带技术的发展背景之下。同时,也涉及到校园网建设中常见的组网结构复杂、移动性支持率低、QoS性能低等基本问题,以及校园网建设的长远发展。然而,IPv6作为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新成员,IPv6具有大容量的地址存储和更全面的QoS技术支持。它可以对网络的基本配置进行相应的精简,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得到了保障。
Key words: IPV6 protocol;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address storage technology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规划及主要工作 1
1.3 论文的整体结构 2
1.4本章小结 2
第二章 IPV6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3
2.1 IPV4面临的问题 3
2.2 IPV6的众多优势 3
2.3 IPV6协议的的地址表示 4
2.4 IPV6的组网分类有 4
2.5 本地转发与集中 5
2.6 IPv4/IPv6混合接入 6
2.7 两种主要IPv6技术 7
2.8本章小结 9
第三章 基于Dynamips的IPv6试验 10
3.1 Dynamips路由设备介绍 10
3.2 局域网中IPv6主机的联通 10
3.3 终端隧道技术 11
3.4 实现静态NATPT技术 14
3.5本章小结 15
第四章:基于校园网的IPv6构架方案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实现校园网IPv6与IPv4共存 16
4.1.1 校园网全双栈方案概述 16
4.2校园网ISATAP隧道方案概述 18
4.3 IPv6特色方案设计 21
4.4本章小结 25
第五章 结论与发展前景 26
结束语 27
致 谢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的不断发展,Internet技术也有了迅猛的进步,其原因就是由于相关业务的延伸和应用的拓展,因为每个网络终端设备都只有唯一IP地址并且是能寻址到的,可IPv4协议中只有43亿个地址可供我们运用,且能广泛应用的也只有不足30亿,我们每个人所能平均分配到的协议地址数量不足一个,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IPv4协议地址数量少的问题也被不断的放大,严重影响了新的宽带接入用户和新业务。为了因对IP地址短缺而造成的一系列的难题,将用户的接入网从IPv4地址升级到IPv6地址的方案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
大多数的国家都制定了属于本国的 IPv6 发展的战略步骤,Windows、linux 终端早已支持 IPv6,智能终端(手机、平板)也都支持 IPv6,大部分网络商路由器/交换机基本上支持IPv4/IPv6双栈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国家将针对IPv6协议的施工技术研究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国家重大项目。目前,IPv6协议网络在中国高校之间基本上形成了大规模的IPv6的研究和测试网络。
对于运营商来说,IP地址短缺所造成的威胁和问题更加深刻,这显然限制了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等新业务的发展。各大运营商几年之前,为了保证其网络能够具有支持 IPv6 网络的能力,而早早的规划布局。
我们以已存在的IPv4协议作为基础的网络架构,在如此的具体的条件下,放弃原本已经建立好的IPv4协议网络,去构建新的不同的IPv6协议网络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只有用分步施行的方法来逐步的过渡才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并且在今后的很长时间之内,IPv4和IPv6网络的共存问题将会成为我们实现IPv6普及的一个很大的阻碍。怎样达成IPv4和IPv6相互依存都将会成为我们目前急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Pv4/IPv6双栈作为进步技术,有很多厂家WLAN产品支持。WLAN无线网络能对IPv6网络架构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
1.2 研究规划及主要工作
研究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IPv6协议的分析研究
通过使用DIFNIPPS模拟器完成IPv6主机与3个主要IPv4/IPv6协议体系结构过渡技术实验的互连功能。
网络的不断的扩展以及建设布局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如何满足网络发展中产生的需求,规划出一个实现两种协议地址兼容的方案,成为重中之重。
1.3 论文的整体结构
1. 概述。为文章的脉络发展,提供相应的导向。
2. IPv6网络协议。IPv4的巨大的先天缺陷,IPv6技术在IPv4协议技术之上的完善。
3. 通过DimeIPS模拟器的仿真实验得出了实验结论,两种网络协议之间在相应技术的完善下,实现互通的可能性。
4. 以现存的校园网络的架构建设的拓扑结构为例,认真分析了如何快速增加IPv6网络的可能,并提供出IPv6网络架构。
5. 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我们进行的IPv6网络实验的结论,更加证实了当前发展的不足。
6. 前景。分析下一步的实验方向
1.4本章小结
介绍了校园网IPv6技术架构规划与设计,这篇论文的写作思路,它的大致的内容和相应的实现步骤。
IPV6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1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