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其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一系列整合,从经典诵读中涵养学生道德底蕴.在朗读教学中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在礼仪教育中培养学生传统道德.在传统节日中升华学生道德认识四个方面,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发掘传统经典的道德价值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将我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传统文化;德育渗透;策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它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如何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并发扬光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在经典诵读中涵养学生道德底蕴我校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课程方式发掘传统经典的道德价值,将经典阅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文化传统在古典文学中随处可见.学生读古往今来优美的散文,可以直抵人性的本质,吸收古人的智慧.站在圣人的肩膀上,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启迪心智,成为一个尊重师长.奉公怜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人.经典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毅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高山流水的友情;见贤思齐的人生修养等都引导着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背诵经典时,不知不觉地成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学生的道德底蕴.二.在阅读教学中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能够更加具体.生动地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比如,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恢宏的气魄.坚定的自信,从而树立崇高的志向,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知识学习浪潮,回报祖国.读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让学生认识到成长是多么美妙,它充满了苦涩.艰辛,明白成长也需要付出代价.青少年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回避困难.如果我们坚持到底,就会有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朗读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使学生在充满父子情怀的章节中体会到世界的真实感受,激发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情感.朗读我国人失去了自信了吗,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总之,只有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逐步摆脱低级趣味,产生高尚感情,形成高尚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崇高目标,为之奋斗.三.在礼仪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孔子编纂了周礼一书,向人们宣扬礼仪,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说明了礼节的力量.通过礼仪,能规范人的活动,达到协调人际关系之目的.为此,教师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礼仪教育.如可以在学校里开设一门专门的礼仪课程,在传承传统文化礼仪基础上,对学生讲述现代文明礼仪.在礼仪学习上,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有用和学习有回报的感觉.通过学习现代文明礼仪,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经验更为丰富,更为人情练达.同时,学生也获得知书达理方面的熏陶,个人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自然会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责任,自然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我国梦而努力.四.在传统节日中升华学生道德认识近年来,国家为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教程.进入课堂和学生心目中而采取的举措应该深入到教师心中.在新修订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把优秀的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不仅如此,我校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具体情况编写了经典诵读教程.以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经典古诗词.传统节日.名人读故事.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和享受每一个我国传统节日,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小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小组会议.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认识.理解.热爱传统节日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这些生活小事中,树立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意识,促进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总之,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上;体现在自尊.自立.自爱.个性独立.坚忍不拔的精神上;体现在面对逆境和挫折不屈不挠,积极奋斗的精神上.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旨在传承民族文化,用我国传统文化养育学生,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参考文献[1]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杨瑞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界:综合教育探究(上),2016(9).
,将我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传统文化;德育渗透;策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它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如何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并发扬光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