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设计)主要内容:

越来越多人开始去海外发展,在去外国深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异国的生活接壤,与文化发生碰撞。我国与美国是两个都有文化底蕴的大国,但是既有其兼容性,也有其差异性。本文旨在从中美文化角度方面探析,通过分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美国是两个都有文化底蕴的大国,但是既有其兼容性,也有其差异性。本文旨在从中美文化角度方面探析,通过剖析小说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融合,以及出现冲突与融合的原因,进而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中美文化的差异所在,同时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可以产生共鸣。
进度安排:
2017年11月中旬 提交开题报告 2017年11月下旬 参加开题答辩 2018年4月上旬 完成毕业设计初稿(电子稿) 2018年5月下旬 完成毕业设计终稿(纸质稿)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需要收集的资料:
[1]Lusting MW, J.Koester.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p112. [2]Pan Zhigao. China’s Im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J]. 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03. [3]SamovarLarry.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New York: Clark Baxter, 2001, p80. [4]Snodgrass, Mary Ellen. Amy Tan: A Literary Companion.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4. [5]TANA.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89:10 331. [6]顾平从.伦理学角度解析〈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7]何木英. 语言选择与文化取向——解读谭恩美的语码转换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8]施敏捷.文本风格与创作语境——由小说〈喜福会〉谈起[J]. 社会科学2001. [9]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第146页,第145页. [10]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第186页,第188页,第188页。 [11]徐劲.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上——评〈喜福会〉文本结构的特色[J].当代外国文学.2000. [12]张向华.美国华人社区角度下戏剧版〈喜福会〉之我见[J].社会科学1994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rws/2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