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村落共同体意识的解体与重构
课题名称: 现代化背景下村落共同体意识的解体与重构
题目简介:1、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学界对于中国农村的研究由来已久,也普遍认同中国传统村落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这跟滕尼斯所讲的“共同体”的概念如出一辙。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村落逐渐走向了解体,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反思,代表有李培林关于“城中村”的研究、何雪峰对于村落转型中困境的反思、林聚任对于中国村落新秩序的构建等。这些研究都从宏观的视角注意到了中国村落“共同体”逐渐衰落并走向解体,但是他们并未对于村落中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做出定义,并未对它的衰落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居民“村落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描述传统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并从传统村落变迁与村民的共同体意识两者关系来分析“共同体意识”解体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重构村落共同体的对策。
(2)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在中国,农村社会依然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但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村落的转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淡化、管理难度加大、村庄空心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传统村落共同体意识逐渐解体所导致的,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村落共同体意识淡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2、研究内容
(1)参考台湾地区的社区意识测量表,从村民的社区关怀、社区认同、社区参与、邻里亲和等方面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村落所特有的人情、礼俗等因素,设计村落共同体意识测量表。
(2)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村落共同体意识测量表从村民的社区关怀、社区认同、社区参与、邻里亲和等方面了解村落共同体意识解体的现状。
(3)结合村落变迁状况,分析人口流动、行政干预、经济转型、现代性思想嵌入等对于村落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4)根据村落实际,探讨如何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重构村落共同体意识,并提出具体措施。
3、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传统村落变迁以及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并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现代性的视角分析村落共同体意识解体的原因。结合当地实际问题,为村落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构提出相应的对策。
4、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深入X村实地调查,运用访谈或者查阅文献等方式,从政治边界、行政边界、自然边界、经济边界、文化边界五个方面了解该村落变迁的内容。
(2)问卷调查法
在X村发放150份的问卷,按照等距抽样方法对村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3)个案访谈法
除了问卷调查,本研究还将运用个案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以更深入详细的了解相关信息,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抽取10位居民(包括若干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情况。
(4)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5、研究计划
1、2019年10月——11月,文章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并向指导老师咨询有关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2、2019年11月——12月,进行操作化研究,定义测量变量及测量指标,设计问卷、访谈提纲。
3、2020年1月——2月,对调查地点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4、2020年2月——3月,进行数据统计及论文初稿撰写。
5、2020年5月论文补充完善。
6、2020年6月底,论文定稿完成,提交答辩。
题目简介:1、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学界对于中国农村的研究由来已久,也普遍认同中国传统村落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这跟滕尼斯所讲的“共同体”的概念如出一辙。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村落逐渐走向了解体,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反思,代表有李培林关于“城中村”的研究、何雪峰对于村落转型中困境的反思、林聚任对于中国村落新秩序的构建等。这些研究都从宏观的视角注意到了中国村落“共同体”逐渐衰落并走向解体,但是他们并未对于村落中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做出定义,并未对它的衰落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居民“村落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描述传统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并从传统村落变迁与村民的共同体意识两者关系来分析“共同体意识”解体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重构村落共同体的对策。
(2)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在中国,农村社会依然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但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村落的转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淡化、管理难度加大、村庄空心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传统村落共同体意识逐渐解体所导致的,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村落共同体意识淡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2、研究内容
(1)参考台湾地区的社区意识测量表,从村民的社区关怀、社区认同、社区参与、邻里亲和等方面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村落所特有的人情、礼俗等因素,设计村落共同体意识测量表。
(2)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村落共同体意识测量表从村民的社区关怀、社区认同、社区参与、邻里亲和等方面了解村落共同体意识解体的现状。
(3)结合村落变迁状况,分析人口流动、行政干预、经济转型、现代性思想嵌入等对于村落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4)根据村落实际,探讨如何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重构村落共同体意识,并提出具体措施。
3、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传统村落变迁以及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并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现代性的视角分析村落共同体意识解体的原因。结合当地实际问题,为村落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构提出相应的对策。
4、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深入X村实地调查,运用访谈或者查阅文献等方式,从政治边界、行政边界、自然边界、经济边界、文化边界五个方面了解该村落变迁的内容。
(2)问卷调查法
在X村发放150份的问卷,按照等距抽样方法对村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村落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3)个案访谈法
除了问卷调查,本研究还将运用个案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以更深入详细的了解相关信息,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抽取10位居民(包括若干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情况。
(4)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5、研究计划
1、2019年10月——11月,文章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并向指导老师咨询有关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2、2019年11月——12月,进行操作化研究,定义测量变量及测量指标,设计问卷、访谈提纲。
3、2020年1月——2月,对调查地点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4、2020年2月——3月,进行数据统计及论文初稿撰写。
5、2020年5月论文补充完善。
6、2020年6月底,论文定稿完成,提交答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