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1.课题来源及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学生主体地位在上升,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德败坏或者学生伤害老师的事件持续发生。师生关系正处于转型时期,还没有系统的、明确的定义,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尚未形成气候。师生伦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件持续发生。师生关系正处于转型时期,还没有系统的、明确的定义,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尚未形成气候。师生伦理关系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相处和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是促进师生友好交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不局限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师生关系长久维持和升华的保证。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探究现状及剖析
(1)国外主要探究成果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提出的“班级社会系统理论”;谢哲尔提出的“班级行为理论模式”以及班级社会学理论 的另外两个代表人物吉布森(GIBSON)和米切尔(MITCHELL),他们的理论侧重对师生伦理关系中教师角色的规定。
(2)我国大百科全书对师生伦理关系这一概念进行了概略的界定。徐洁提出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应以民主、平等、对话为特点的观点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
3.主要探究内容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中学地理学习和师生关系现状,剖析影响师生伦理关系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建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可能性。
4.探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探究方案: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据剖析法。
进度安排: 2017年10月——2017年12月,论文准备工作,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导师的指导,确定论文、基本框架。
2018年1月——2018年2月,仔细阅读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2018年3月——2018年4月,数据整理、提炼观点、论文写作及修改。
2017年5月,进行论文检测并且修改、定稿,成果展示
预期目标:查阅资料时,记录有用信息。根据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3月—4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剖析。4月底完成初稿。5月修改论文,5月中旬定稿,成果展示。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1)所需条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反馈。
(2)已具备条件:
自身条件:具备相关知识基础,有一定的查阅文献能力,剖析总结能力。
辅助条件: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书籍资料、文献期刊,实习期间便利的调查机会。
6.预计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举措
(1)国外师生关系的相关文章较少,相关专业词汇的定义不够准确。
(2)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必须做一定数量的问卷,由于一人完成,困难较多。对于问卷的设计把握不足,相关知识还需加强。解决举措:查阅资料,参照相关的问卷制定模式,对本论文问卷进行修改和补充。
(3)论文的体系编排以及语言表达有许多不足之处。解决举措:根据指导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以及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断进行论文的修改。
7.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梅. 新课程时代下师生关系构建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2006
[2] 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
[3]实用领导科学大辞典
[4]宋希仁.论伦理关系【D】 我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
[5]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彭存吉.正确省视和定位师生伦理关系
[7]郝秀敏.教学园地.赤峰教育学报.2000(6)
[8]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1年。
[10] 于海洋。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 学科教学, 2013
[1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8.指导教师意见
师生伦理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对教师教学、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3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