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nx10.0的微波炉自顶向下结构设计(附件)【字数:13001】
摘 要 我主要的设计任务是通过UG10.0对微波炉外壳进行自顶向下三维设计及装配。微波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我咨询微波炉销售商及图书馆的查询后,我明白微波炉外壳是内部底盖、内部顶盖、前盖、外部底盖、外壳后盖、外壳上盖所组成的,了解到它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的是”钣金“结构工艺,我首先是通过UG软件对各个零部件由内部原始文件(碗)进行位置的规范以及新建骨架模型,再通过新建的各个平面创建各个零件图并最终自然而然组合到一起,我主要用到了建模环境中的拉伸、回转、阵列、抽壳、修剪以及钣金环境中的折弯,实体冲压,突出块等命令。装配时,只需修改原文件尺寸,微波炉各零件尺寸就随之修改,从而加快了我的效率,也让我认识到了自顶向下设计的好处。在当今时代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对于产品设计的要求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满足生产需求,而UG自顶向下设计正能满足设计需求同时提高设计效率,因此这是一位机械专业毕业生有必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微波炉各零件自顶向下设计 2
2.1微波炉原始文件(内部碗)建模 2
2.2微波炉外壳总体骨架建模 3
2.3微波炉外壳内部底盖设计 5
2.4微波炉外壳内部顶盖设计 15
2.5微波炉外壳前盖设计 21
2.6微波炉外壳底盖设计 35
2.7微波炉外壳后盖的设计 47
2.8微波炉外壳顶盖的设计 63
结束语 77
致 谢 78
参考文献 79
第一章 绪论
如图1.1所示的微波炉自顶向下结构设计,我主要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来创建整个设计,其设计主要是先确定好微波炉内部原始文件(碗)的尺寸,然会根据它的尺寸建立一个骨架模型,再根据这个骨架模型来确定微波炉各个外壳钣金零件的细节设计。
骨架模型是根据装配体内部零件结构关系来设计的一种特殊的零件结构,它是整个微波炉外壳设计的3D布局,是自顶向下设计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当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修改微波炉各个原始文件尺寸,微波炉外壳自己尺寸大小也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之更改,本方法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适合设计系列化生产的产品。
/
图1.1
第二章 微波炉各零件自顶向下设计
2.1微波炉原始文件(内部碗)建模
2.1.1新建文件
选择/////,弹出“新建””对话框,在模板区域中选择/模板,名称输入“总体”,单击/,进入建模环境。
2.1.2创建内部碗层
(1)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碗”,然后单击确定,完成“碗”层的创建,在装配导航器中的/上右击,弹出对话框,选择“设为工作部件”,对模型进行编辑。
(2)创建基本坐标系。选择下拉菜单/////
(3)创建如图2.1.1所示的旋转特征。选择/////,以XZ为基准平面绘制如下所示草图
/
图2.1.1
以Z为旋转轴,选择360度,单击/按钮,完成旋转特征创建。
(4)创建图2.1.2所示的抽壳特征,选择/选项卡//,在厚度文本框中输入厚度5,其他默认,单击/,完成抽壳特征1的创建
/
图2.1.2
保存零件模型,选择菜单///
2.2微波炉外壳总体骨架建模
2.2.1 创建外壳骨架层
(1)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外壳骨架”,然后单击确定,完成“外壳骨架”层的创建。
(2)在“装配导航器”窗口中的/选项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中选择///命令,在图形区选择“碗”实体,然后单击“分量”按钮/,在“选择组件复制至”单击“装配导航器”窗口中的/,单击/,完成部件间的复制。
(3)在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右击,选择/,对模型进行编辑
2.2.2创建各个基准平面
(1)创建基准平面1,选择下拉菜单///,弹出对话框,在“类型”区域下拉选择/,在“距离”文本框输入值125,单击“确定”,完成基准平面1的创建。
(2)与上述步骤类似,依据图2.2.1完成共14个基准平面的创建。不再赘述,最后效果如图2.2.2所示。
(3),保存零件模型,选择菜单///
/
图2.2.1(1)
/
图2.2.1(2)
/
图2.2.2
2.3微波炉外壳内部底盖设计
2.3.1创建内部底盖层
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内部底盖”,单击“OK”按钮,再次弹出新建级别的对话框,然后单击“新建级别”对话框中的/,选中“外壳骨架”层,选取其中6个平面(图2.3.1),单击/完成“内部底盖”层的创建。/右击选择“设为显示部件”对模型进行编辑。
/
图2.3.1
2.3.2创建图2.3.3所示的突出块1
把设计环境切换至“/”环境,选择“基本”工具条//按钮,绘制如图2.3.2所示草图,突出快厚度为0.5,方向为Z轴负方向如图2.3.3所示。
//
图2.3.2 图2.3.3
2.3.3创建弯边特征1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微波炉各零件自顶向下设计 2
2.1微波炉原始文件(内部碗)建模 2
2.2微波炉外壳总体骨架建模 3
2.3微波炉外壳内部底盖设计 5
2.4微波炉外壳内部顶盖设计 15
2.5微波炉外壳前盖设计 21
2.6微波炉外壳底盖设计 35
2.7微波炉外壳后盖的设计 47
2.8微波炉外壳顶盖的设计 63
结束语 77
致 谢 78
参考文献 79
第一章 绪论
如图1.1所示的微波炉自顶向下结构设计,我主要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来创建整个设计,其设计主要是先确定好微波炉内部原始文件(碗)的尺寸,然会根据它的尺寸建立一个骨架模型,再根据这个骨架模型来确定微波炉各个外壳钣金零件的细节设计。
骨架模型是根据装配体内部零件结构关系来设计的一种特殊的零件结构,它是整个微波炉外壳设计的3D布局,是自顶向下设计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当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修改微波炉各个原始文件尺寸,微波炉外壳自己尺寸大小也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之更改,本方法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适合设计系列化生产的产品。
/
图1.1
第二章 微波炉各零件自顶向下设计
2.1微波炉原始文件(内部碗)建模
2.1.1新建文件
选择/////,弹出“新建””对话框,在模板区域中选择/模板,名称输入“总体”,单击/,进入建模环境。
2.1.2创建内部碗层
(1)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碗”,然后单击确定,完成“碗”层的创建,在装配导航器中的/上右击,弹出对话框,选择“设为工作部件”,对模型进行编辑。
(2)创建基本坐标系。选择下拉菜单/////
(3)创建如图2.1.1所示的旋转特征。选择/////,以XZ为基准平面绘制如下所示草图
/
图2.1.1
以Z为旋转轴,选择360度,单击/按钮,完成旋转特征创建。
(4)创建图2.1.2所示的抽壳特征,选择/选项卡//,在厚度文本框中输入厚度5,其他默认,单击/,完成抽壳特征1的创建
/
图2.1.2
保存零件模型,选择菜单///
2.2微波炉外壳总体骨架建模
2.2.1 创建外壳骨架层
(1)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外壳骨架”,然后单击确定,完成“外壳骨架”层的创建。
(2)在“装配导航器”窗口中的/选项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中选择///命令,在图形区选择“碗”实体,然后单击“分量”按钮/,在“选择组件复制至”单击“装配导航器”窗口中的/,单击/,完成部件间的复制。
(3)在装配导航器中的/选项右击,选择/,对模型进行编辑
2.2.2创建各个基准平面
(1)创建基准平面1,选择下拉菜单///,弹出对话框,在“类型”区域下拉选择/,在“距离”文本框输入值125,单击“确定”,完成基准平面1的创建。
(2)与上述步骤类似,依据图2.2.1完成共14个基准平面的创建。不再赘述,最后效果如图2.2.2所示。
(3),保存零件模型,选择菜单///
/
图2.2.1(1)
/
图2.2.1(2)
/
图2.2.2
2.3微波炉外壳内部底盖设计
2.3.1创建内部底盖层
在“部件导航器”窗口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然后在/选项右击,弹出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新建级别命令,弹出对话框,在“新建级别”对话单击
/按钮,选择弹出“选择部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内部底盖”,单击“OK”按钮,再次弹出新建级别的对话框,然后单击“新建级别”对话框中的/,选中“外壳骨架”层,选取其中6个平面(图2.3.1),单击/完成“内部底盖”层的创建。/右击选择“设为显示部件”对模型进行编辑。
/
图2.3.1
2.3.2创建图2.3.3所示的突出块1
把设计环境切换至“/”环境,选择“基本”工具条//按钮,绘制如图2.3.2所示草图,突出快厚度为0.5,方向为Z轴负方向如图2.3.3所示。
//
图2.3.2 图2.3.3
2.3.3创建弯边特征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