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拔管机控制系统设计_带图纸
自动拔管机控制系统设计[20191210110649]
摘要
本文针对制笔工艺中人工拔笔效率低,提出了利用自动拔笔机拔管的改进方式。文章先分析了国内外制笔设备研究现状,论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电气控制方案,经过比较后,选定了PLC控制,并绘制了PLC控制自动拔管机动作的原理图以及电气接线原理图 。然后对控制中所需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及计算。画出了PLC控制流程图和梯形图。最后进行触摸屏控制。最终,整个拔管机控制系统顺利实现,达到了拔管控制效果。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制笔拔管电气PLC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拔管机研究现状 1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4
第2章 电气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5
2.1 继电器控制 5
2.2 单片机控制 6
2.3 PLC控制 7
第3章 PLC控制方案设计 10
3.1 拔笔盘升降原理 10
3.2 卸管动作原理 12
第4章 元器件计算及选型 14
4.1 永磁直流电机的选择 14
4.1.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14
4.1.2 电动机的容量 14
4.1.3 确定电动机转速 15
4.2 步进电机的选择 16
4.3 步进驱动器的选择 18
4.4 继电器选择 19
4.5 热继电器的选择 20
4.6 传感器的选型 20
4.7 PLC机型选择 21
4.8 PLC输出脉冲计算 21
4.9 熔断器的选择 22
第5章 软件设计 23
5.1 PLC控制设计 23
5.1.1 输入输出对照表 23
5.1.2 PLC控制流程图 24
5.1.3 PLC编程 24
5.2 触摸屏控制 31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1 35
附录2 37
致谢 43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现代社会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机械生产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制笔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拔管主要是靠人工完成,拔管速度慢,人工成本高,最终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引入自动化拔笔,逐渐将人力解放出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彩色笔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文具用品,在彩色笔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完成加工制造过程,需要将空心塑料笔筒插入一块带有凸起固定端的塑料托盘上,以便批量加注彩色料到笔筒中。当加注完成后,需要自动拔出彩笔筒。本课题设计的自动拔管机,就可以实现高效地拔笔。并且这种自动化的设备与人工相比精度高,质量稳定。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
1.3 国内外拔管机研究现状
国内制笔行业现状
本课题研究自动拔管机,该拔管机主要实现从笔盘上拔出笔管的功能,属于自动化生产中的制笔设备。我国制笔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满足文化教育建设的需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制笔行业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制笔行业发展迅速。3000余家企业制笔。2009年,我国笔类生产在国际经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期间经过国家采取一系列扶植政策和全行业职工的共同努力,笔类产品出口实现复苏并刷新纪录。从产量方面来看,自来水笔年量3.58亿支,记号笔年产量80.65亿只支,活动铅笔年产145.2亿支。在利税方面,2009年利税实现历史新高18.24亿元。
彩色水笔装配机的发展
中国的彩色笔在过去十年(12色,18色,36色)有了很大发展,能实现国内供应和和出口。但是由于国际彩色笔装配机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比较高,我国与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
二.国际制笔发展现状
国际笔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十九世纪末时,美国和英国,德国,意大利等都产生了很多制笔企业,这些企业同时也生产了功能、形态各异的各种笔类。历史、时代等因素也促成了这些国家逐渐成长为现代社会的制笔强国。
这些国家不只是在产量上有着惊人的业绩,他们在整个制笔行业有着强大的综合能力。比如说,他们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引流着整个制笔行业的发展。这些制笔强国的强大之处同样有一些共同特点。以下就是一些特色:
(1)品牌国际知名。著名国际品牌是一个国家制笔行业强大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制笔业的灵魂。国际著名品牌是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塑造起来的,同时也少不了国家的各种政策作为推手。企业在塑造自己国际知名品牌的同时,会注重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十分注重产品品质的提高。因为产品的品质是消费者产品购买和信赖的接触。这些企业在塑造提高品质的过程中也为同时创造出了一些质量极佳的艺术品。如派克、派罗德等已经成为近现代书写首选品牌。他们正是因为品质上乘才赢得了市场,同时也是因为品质精湛赢得了消费者。其次,这些制笔企业十分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创新正是一个制笔企业生产出引领市场产品的源泉。另外这些企业本身非常善于制造品牌。这些企业往往通过推出限量版、纪念品等方式来使得他们的产品来促使人们竞相购买,当然这些限量版的笔制品在质量上乘的同时,从外观上看,本身也是非常别致。所以不但是收藏夹,即使普通消费者也会购买一些产品用作收藏之用。
(2)研发能力强大。研发能力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制笔也强大的保证。这些制笔强国在不仅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能力强大,而且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用等方面也非常强大。如派克51型笔,它就是通过两个零件代替一个笔舌,改变了此前市场上普通的吸水和出水方式而大获成功。比如,日本采用树脂笔芯的方式,取代传统铅芯成为知名高档笔。此外,日本首先发明,滚珠针管笔,从而对后来书写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研发能力是制笔市场的强大推动力,市场同时也发过来推动着一个企业的研发创新。
(3)产品经营脉络国际化。产品销售国际化是产品国际化的前提。所以,这些著名企业在提升企业自身研发制造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销售方式的拓展。这些企业不仅通过建立代销甚至分厂的形式,延伸自己的产品生产线。以派克公司为例,该公司首先在欧洲建立分厂;后来分厂遍布香港,中国大陆,越南,从而成功进驻东南亚市场。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制笔强国也逐渐加大了网络销售,以及收购的步伐。这一点同样是我国制笔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国内与国外制笔装备差距
我国制笔设备发展以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制笔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国内多工位、高精度制笔设备基本空白。国外的圆珠笔、水彩笔等制笔机床均是高精度,多段位。我国需要对此引进,并通过消化吸收的方式逐渐填补空白。
2.制笔设备自动化水平落后。目前国外先进的制笔设备均实现流水线式的自动化过程,而目前我国制笔设备流水线未能成形,大量依靠人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
3.我国注塑设备形式单一。国外大多采用一模多出、回料循环等领先的注塑设备,并且国外多采用卧式注塑机。国内注塑形式落后 ,并且卧式注塑的方式在小厂中也不多见。
4.模具制造水平落后。
5.测试设备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制笔行业的需要。
生产的自动化是制笔机械的必然趋势。我国已经成为制笔打过,但要成长为制笔强国,就还必须有自动化的制笔设备作为保证。本课题正在研究的拔管机,是实现制笔设备流水线生产中最后一道拔管工序的设备。该设备的研制成功就可以实现制笔的高度自动化,弥补国内制笔设备的空白。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完成三项内容:
①控制气缸完成拔出笔筒动作。
②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实现插笔盘下降、上升动作。
③ 控制永磁直流电机带动运输带运动。
第2章 电气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本课题主要有电气控制方式有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以及PLC控制方式。
2.1 继电器控制
在传统控制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形式。继电器也是由输入、输出部分组成。其中,输入部分为感测机构,它能反映输入量的高低。输出部分为执行机构。它主要实现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继电器的种类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它通过延时通电或断电的方式,来实现电路通断。
热继电器:它可以对电动机的过载、缺相以及电流不平衡等情况进行保护。
图2.1 继电器外形图
本课题如果想要实现继电器控制。原理如图2.2所示。主要通过继电器触点通断实现普通电机1转动与停转,最终实现拔笔盘的上下运动;通过触点通断实现普通电机运转,带动运输带转动;时间继电器通过触点通断实现气缸前进后退,从而顺利实现拔管过程。
图2.2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
使用继电器控制的过程,虽然最终可以分别实现普通电机转动、拔笔盘上线运动以及拔笔的过程,但是由于继电器本身自身精度不够高的特点,无法精确实现笔盘上下运动距离,难以实现拔管过程的有序统一,最终难以实现拔管机精确的自动化控制过程。所以,继电器控制拔管机过程方案不合理。
2.2 单片机控制
单片机内部含有CPU,RAM,ROM,并行I / O,串行I / 0,定时器/计数器,终端控制,系统时钟和系统总线部件等。利用单片机的方式进行控制主要有以下优点:
图2.3 单片机控制设备外形图
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普及。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及,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发展迅速,前景广阔。随着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形式和高能也在不断晚上和发展,更加增加了其应用的空间。
嵌入容易,用途广泛。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的特点,它现在嵌入式为控制系统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 2.4 单片机控制原理图
单片机控制拔管机动作原理如图2.4所示。它通过控制普通电机1转动与停转,最终实现拔笔盘的上下运动;通过控制普通电机运转,带动运输带转动;通过控制气缸前进后退,从而顺利实现拔管过程。
单片机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控制自动拔管动作的过程,并且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但单片机程序编写比较复杂,在发生故障时,非编写人员或技术人员难以难以查出出错点。并且由于单片机程序改动比较繁琐,当控制程序发生改变时,原程序难以再次利用。所以,单片机控制方案最终不符合设计要求。
2.3 PLC控制
PLC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2)性能强,性价比高。
(3)硬件齐全,用户可以灵活,方便地选择系统组成的不同功能,不同规模。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图2.4 PLC外形图
其控制原理图如图2.5所示:PLC通过控制电机运动,从而控制运输带传动;通过发出脉冲给步进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实现拔笔盘的竖直方向上下运动;通过控制大小气缸运动,实现水平方向的拔管过程。并且,可以通过PLC内部的时间继电器以及步进程序协调这三者的控制关系,从而合理有序地实现拔管机的控制过程。所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操作用。利用PLC控制拔管机的运动过程都是可行的。并且考虑程序编程、修改方便以及系统稳定性等因素,最终确定选择PLC控制方式。
图2.5 PLC控制原理图
图2.6 PLC控制电气原理图
图2.7 元器件布置图
第3章 PLC控制方案设计
本拔管机控制设计系统利用PLC控制要实现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拔笔盘升降动作,控制大小气缸配合运动完成笔管拔出动作以及控制电机转动带动皮带传送笔管三项主要任务。
3.1 拔笔盘升降原理
图3.1 拔笔盘升降原理图
PLC控制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托盘下降动作示意图所示。动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滚珠丝杠,将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PLC给步进驱动器发出脉冲,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转动轴与主同步带轮通过平键连接,带动主同步带轮旋转,主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从同步带轮转动,从同步带轮通过平键与圆形螺母连接,带动圆形螺母转动,圆形螺母与滚珠丝杠通过螺纹啮合,并且螺母竖直方向转动,使得滚珠丝杠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滚珠丝杠与拔笔盘斗底板相连接,拔笔盘斗底板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拔笔盘斗底板,笔盘斗侧板将底盘固定,并且笔盘斗底板,侧板以及导轨固定在一起,滑块固定在机架的滑块上,所以固定笔盘斗在竖直方向实现沿着从而带动托盘上下运动。
摘要
本文针对制笔工艺中人工拔笔效率低,提出了利用自动拔笔机拔管的改进方式。文章先分析了国内外制笔设备研究现状,论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电气控制方案,经过比较后,选定了PLC控制,并绘制了PLC控制自动拔管机动作的原理图以及电气接线原理图 。然后对控制中所需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及计算。画出了PLC控制流程图和梯形图。最后进行触摸屏控制。最终,整个拔管机控制系统顺利实现,达到了拔管控制效果。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制笔拔管电气PLC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拔管机研究现状 1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4
第2章 电气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5
2.1 继电器控制 5
2.2 单片机控制 6
2.3 PLC控制 7
第3章 PLC控制方案设计 10
3.1 拔笔盘升降原理 10
3.2 卸管动作原理 12
第4章 元器件计算及选型 14
4.1 永磁直流电机的选择 14
4.1.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14
4.1.2 电动机的容量 14
4.1.3 确定电动机转速 15
4.2 步进电机的选择 16
4.3 步进驱动器的选择 18
4.4 继电器选择 19
4.5 热继电器的选择 20
4.6 传感器的选型 20
4.7 PLC机型选择 21
4.8 PLC输出脉冲计算 21
4.9 熔断器的选择 22
第5章 软件设计 23
5.1 PLC控制设计 23
5.1.1 输入输出对照表 23
5.1.2 PLC控制流程图 24
5.1.3 PLC编程 24
5.2 触摸屏控制 31
小结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1 35
附录2 37
致谢 43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现代社会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机械生产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制笔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拔管主要是靠人工完成,拔管速度慢,人工成本高,最终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引入自动化拔笔,逐渐将人力解放出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彩色笔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文具用品,在彩色笔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完成加工制造过程,需要将空心塑料笔筒插入一块带有凸起固定端的塑料托盘上,以便批量加注彩色料到笔筒中。当加注完成后,需要自动拔出彩笔筒。本课题设计的自动拔管机,就可以实现高效地拔笔。并且这种自动化的设备与人工相比精度高,质量稳定。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
1.3 国内外拔管机研究现状
国内制笔行业现状
本课题研究自动拔管机,该拔管机主要实现从笔盘上拔出笔管的功能,属于自动化生产中的制笔设备。我国制笔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满足文化教育建设的需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制笔行业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制笔行业发展迅速。3000余家企业制笔。2009年,我国笔类生产在国际经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期间经过国家采取一系列扶植政策和全行业职工的共同努力,笔类产品出口实现复苏并刷新纪录。从产量方面来看,自来水笔年量3.58亿支,记号笔年产量80.65亿只支,活动铅笔年产145.2亿支。在利税方面,2009年利税实现历史新高18.24亿元。
彩色水笔装配机的发展
中国的彩色笔在过去十年(12色,18色,36色)有了很大发展,能实现国内供应和和出口。但是由于国际彩色笔装配机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比较高,我国与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
二.国际制笔发展现状
国际笔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十九世纪末时,美国和英国,德国,意大利等都产生了很多制笔企业,这些企业同时也生产了功能、形态各异的各种笔类。历史、时代等因素也促成了这些国家逐渐成长为现代社会的制笔强国。
这些国家不只是在产量上有着惊人的业绩,他们在整个制笔行业有着强大的综合能力。比如说,他们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引流着整个制笔行业的发展。这些制笔强国的强大之处同样有一些共同特点。以下就是一些特色:
(1)品牌国际知名。著名国际品牌是一个国家制笔行业强大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制笔业的灵魂。国际著名品牌是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塑造起来的,同时也少不了国家的各种政策作为推手。企业在塑造自己国际知名品牌的同时,会注重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十分注重产品品质的提高。因为产品的品质是消费者产品购买和信赖的接触。这些企业在塑造提高品质的过程中也为同时创造出了一些质量极佳的艺术品。如派克、派罗德等已经成为近现代书写首选品牌。他们正是因为品质上乘才赢得了市场,同时也是因为品质精湛赢得了消费者。其次,这些制笔企业十分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创新正是一个制笔企业生产出引领市场产品的源泉。另外这些企业本身非常善于制造品牌。这些企业往往通过推出限量版、纪念品等方式来使得他们的产品来促使人们竞相购买,当然这些限量版的笔制品在质量上乘的同时,从外观上看,本身也是非常别致。所以不但是收藏夹,即使普通消费者也会购买一些产品用作收藏之用。
(2)研发能力强大。研发能力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制笔也强大的保证。这些制笔强国在不仅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能力强大,而且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用等方面也非常强大。如派克51型笔,它就是通过两个零件代替一个笔舌,改变了此前市场上普通的吸水和出水方式而大获成功。比如,日本采用树脂笔芯的方式,取代传统铅芯成为知名高档笔。此外,日本首先发明,滚珠针管笔,从而对后来书写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研发能力是制笔市场的强大推动力,市场同时也发过来推动着一个企业的研发创新。
(3)产品经营脉络国际化。产品销售国际化是产品国际化的前提。所以,这些著名企业在提升企业自身研发制造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销售方式的拓展。这些企业不仅通过建立代销甚至分厂的形式,延伸自己的产品生产线。以派克公司为例,该公司首先在欧洲建立分厂;后来分厂遍布香港,中国大陆,越南,从而成功进驻东南亚市场。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制笔强国也逐渐加大了网络销售,以及收购的步伐。这一点同样是我国制笔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国内与国外制笔装备差距
我国制笔设备发展以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制笔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国内多工位、高精度制笔设备基本空白。国外的圆珠笔、水彩笔等制笔机床均是高精度,多段位。我国需要对此引进,并通过消化吸收的方式逐渐填补空白。
2.制笔设备自动化水平落后。目前国外先进的制笔设备均实现流水线式的自动化过程,而目前我国制笔设备流水线未能成形,大量依靠人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
3.我国注塑设备形式单一。国外大多采用一模多出、回料循环等领先的注塑设备,并且国外多采用卧式注塑机。国内注塑形式落后 ,并且卧式注塑的方式在小厂中也不多见。
4.模具制造水平落后。
5.测试设备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制笔行业的需要。
生产的自动化是制笔机械的必然趋势。我国已经成为制笔打过,但要成长为制笔强国,就还必须有自动化的制笔设备作为保证。本课题正在研究的拔管机,是实现制笔设备流水线生产中最后一道拔管工序的设备。该设备的研制成功就可以实现制笔的高度自动化,弥补国内制笔设备的空白。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完成三项内容:
①控制气缸完成拔出笔筒动作。
②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实现插笔盘下降、上升动作。
③ 控制永磁直流电机带动运输带运动。
第2章 电气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本课题主要有电气控制方式有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以及PLC控制方式。
2.1 继电器控制
在传统控制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形式。继电器也是由输入、输出部分组成。其中,输入部分为感测机构,它能反映输入量的高低。输出部分为执行机构。它主要实现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继电器的种类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种比较常见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它通过延时通电或断电的方式,来实现电路通断。
热继电器:它可以对电动机的过载、缺相以及电流不平衡等情况进行保护。
图2.1 继电器外形图
本课题如果想要实现继电器控制。原理如图2.2所示。主要通过继电器触点通断实现普通电机1转动与停转,最终实现拔笔盘的上下运动;通过触点通断实现普通电机运转,带动运输带转动;时间继电器通过触点通断实现气缸前进后退,从而顺利实现拔管过程。
图2.2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
使用继电器控制的过程,虽然最终可以分别实现普通电机转动、拔笔盘上线运动以及拔笔的过程,但是由于继电器本身自身精度不够高的特点,无法精确实现笔盘上下运动距离,难以实现拔管过程的有序统一,最终难以实现拔管机精确的自动化控制过程。所以,继电器控制拔管机过程方案不合理。
2.2 单片机控制
单片机内部含有CPU,RAM,ROM,并行I / O,串行I / 0,定时器/计数器,终端控制,系统时钟和系统总线部件等。利用单片机的方式进行控制主要有以下优点:
图2.3 单片机控制设备外形图
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和普及。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及,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发展迅速,前景广阔。随着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形式和高能也在不断晚上和发展,更加增加了其应用的空间。
嵌入容易,用途广泛。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的特点,它现在嵌入式为控制系统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 2.4 单片机控制原理图
单片机控制拔管机动作原理如图2.4所示。它通过控制普通电机1转动与停转,最终实现拔笔盘的上下运动;通过控制普通电机运转,带动运输带转动;通过控制气缸前进后退,从而顺利实现拔管过程。
单片机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控制自动拔管动作的过程,并且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但单片机程序编写比较复杂,在发生故障时,非编写人员或技术人员难以难以查出出错点。并且由于单片机程序改动比较繁琐,当控制程序发生改变时,原程序难以再次利用。所以,单片机控制方案最终不符合设计要求。
2.3 PLC控制
PLC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2)性能强,性价比高。
(3)硬件齐全,用户可以灵活,方便地选择系统组成的不同功能,不同规模。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图2.4 PLC外形图
其控制原理图如图2.5所示:PLC通过控制电机运动,从而控制运输带传动;通过发出脉冲给步进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实现拔笔盘的竖直方向上下运动;通过控制大小气缸运动,实现水平方向的拔管过程。并且,可以通过PLC内部的时间继电器以及步进程序协调这三者的控制关系,从而合理有序地实现拔管机的控制过程。所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操作用。利用PLC控制拔管机的运动过程都是可行的。并且考虑程序编程、修改方便以及系统稳定性等因素,最终确定选择PLC控制方式。
图2.5 PLC控制原理图
图2.6 PLC控制电气原理图
图2.7 元器件布置图
第3章 PLC控制方案设计
本拔管机控制设计系统利用PLC控制要实现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拔笔盘升降动作,控制大小气缸配合运动完成笔管拔出动作以及控制电机转动带动皮带传送笔管三项主要任务。
3.1 拔笔盘升降原理
图3.1 拔笔盘升降原理图
PLC控制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托盘下降动作示意图所示。动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滚珠丝杠,将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PLC给步进驱动器发出脉冲,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转动轴与主同步带轮通过平键连接,带动主同步带轮旋转,主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从同步带轮转动,从同步带轮通过平键与圆形螺母连接,带动圆形螺母转动,圆形螺母与滚珠丝杠通过螺纹啮合,并且螺母竖直方向转动,使得滚珠丝杠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滚珠丝杠与拔笔盘斗底板相连接,拔笔盘斗底板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拔笔盘斗底板,笔盘斗侧板将底盘固定,并且笔盘斗底板,侧板以及导轨固定在一起,滑块固定在机架的滑块上,所以固定笔盘斗在竖直方向实现沿着从而带动托盘上下运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