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选择行为中的关键感知点研究以数字期刊为例(附件)

随着信息资源海量增加,全民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用户面临着如何从海量资源中选择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的困境,而如何帮助用户迅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也成为学术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根据注意的能量分配模型对用户数字阅读行为中的关键感知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以数字期刊为例,通过实验法对图情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共56位被试进行了调查,最后从提高用户感知效率角度,针对数字阅读推广内容,提出了推广关键内容、个性化推广、优化推广形式和加工推广内容四条策略。本文可为数字阅读推广机构提供相关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研究文献综述 2
(一)对信息选择的概念界定 2
(二)信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二、 数字阅读选择关键感知点模型构建 3
(一)理论基础 3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3
2. 用户感知点 3
(二)数字阅读选择关键感知点——基于注意力能量分配模型 4
三、 研究设计 5
(一)实验目的 5
(二)实验方法 5
(三)测试材料 5
(四)被试选择 5
(五)实验过程 6
四、 结果与分析 6
(一) 数字阅读选择中的选择性注意现象 6
(二) 个人特质对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7
(三) 不同阅读需求对于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8
(四) 不同信息量对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9
五、图书馆阅读推广内容优化策略 9
(一)推广关键感知点 9
(二)个性化内容推广 9
(三)优化推广内容形式 10
(四)加工推广内容 10
六、结语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图 1 注意力能量分配模型 3
图 2 数字阅读选择中的注意力能量分配模型 5
图 3 期刊各要素关注人数图 7
图 4 不同性别感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时间差异图 8
图 5 不同学科背景感知点差异图 9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 6
数字阅读选择行为中的关键感知点研究
——以数字期刊为例
引言
随着数字阅读产业的迅速发展,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广大用户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然而,随着信息生产速度的提升,信息资源海量增加,全民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直接导致用户对于单个数字资源的感知时间有限。此外,虽然各类推送技术不断发展,然而用户的信息感知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由于对技术的依赖而有所下降。用户面临着如何从海量资源中选择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的困境,而如何帮助用户迅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也成为学术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数字阅读中,用户只有感知到外部刺激后,才能进入理解、记忆等其他阅读阶段。因此,对内容的觉察和注意是深度数字阅读过程的起点,而用户选择性注意的内容,即关键感知点,是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内容相关性评判的依据,在用户数字阅读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用户数字阅读选择行为中的关键感知点是数字服务机构选取满足用户需求的推广内容的依据,以及针对关键推广内容进行加工及优化的基础。因此本文拟从关键感知点的视角出发,对深度数字阅读中的关键感知点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实验法得出目前数字期刊中的关键感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相应的推广内容优化策略,从提高用户数字阅读感知效率的角度为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服务机构的阅读推广提供参考。
一、研究文献综述
(一)对信息选择的概念界定
不同学者对于信息选择的定义都普片认可信息选择包括用户结合自身需求,对内容进行判断等过程,但对于信息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如王艳等[1]将信息选择定义为用户进行相关性判断、选择,从而过滤出对其最为有用的信息或信息链路的过程。与之类似,刘春年等[2]认为信息选择行为是用户基于信息搜索与浏览,根据需求,筛选出符合主题要求的信息的过程。而邓小昭[3]的观点与前面两者略有不同,她认为信息选择的最终结果还包括内化入自身知识结构。此外,文金书等[4]还从反面入手,借鉴了国外学者的观点,提出并且界定了信息规避这一概念。
笔者比较认可王艳等人的定义,认为信息选择行为不包括对于选择结果的内化吸收,因此将深度数字阅读选择定义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对已获得的数字资源进行进一步判断,以确定与自身需求实际相关的内容以便进行阅读。
(二)信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都对信息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更加注重从理论角度对信息选择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如袁园[5]基于经济学原则,分析了用户信息选择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赵玲[6]等研究了微博用户在信息选择中的“跟风”行为。汤志伟[7]则更为注重对用户偏好的研究。虽然也存在对信息选择某个影响因素或者影响因素的某个方面的实证研究,但总体数量较少,较为代表的如胡秀梅[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信息选择行为中的次序效应进行了探究。
国外学者多集中于研究单个因素或者几个因素组合对于用户信息选择的影响,旨在通过实验、问卷调查等方面详细揭示用户信息选择的内在机理。其中,对选择动机、个人偏好和社会推荐因素的研究是重点,如Kim等[9]认为在不同信息选择目标下,用户对于一致性信息的选择偏好有所差别。Winter[10]等研究了准确性、防御、印象三种类型的动机对于用户政治信息选择的影响。Iyengar等[11]以及Kevin[12]的研究表明了个人偏好对于信息选择的影响,在用户自由选择时,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加强自己已有认知的信息而不是增加自己知识的信息。同样,社会推荐对于用户信息选择有一定影响,Messing和Westwood[13]认为,当代社会推荐,如各种在线评级机制或Facebook“赞”,也为指导用户信息选择决策提供了机会。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了在Facebook上,有大量“赞”的文章更加频繁得被点击、更早得被注意到、被阅读的时间更长。此外,国外学者还对其他因素,如Vraga[14]对网页导航这一客体因素进行了探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