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9174】
摘 要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迅速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科学结合产生了许多产物,专家诊断系统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世界上的许多精神疾病的诊断还只是基于从临床诊断访谈收集的病史和症状数据,诊断工具的使用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大部分人会因为复杂而忽视了对心理健康的管理。本主题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应用程序。精神疾病诊断应用程序是专家诊断系统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专家诊断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诊断准确性,还具有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该程序大体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用户模块,诊断模块,定位模块和推荐模块。用户通过登录进入该系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将会保存在数据库中,用户可在用户中心进行查看诊断结果,并随着诊断结果和定位信息向用户推荐诊疗建议和附近医生。其开发环境为Android,使用了Android Studio和IDEA开发工具,并使用Nacivat实现与MySQL数据库的连接建立起后台数据库。精神疾病诊断应用程序可以极大地增加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关注,还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并且诊断时间更短,可以在没有高诊断成本和先前训练的情况下快速投入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手机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允许用户随时随地使用。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方便用户时时刻刻进行心理健康的管理。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第2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开发系统分析 4
2.1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需求分析 4
2.1.1 系统功能分析 4
2.2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性能分析 4
2.2.1 系统性能分析 4
2.2.2 操作可行性 5
2.2.3 经济可行性 5
2.2.4 技术可行性 5
2.3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开发技术分析 6
2.3.1系统开发环境 6
2.3.2系统开发软件的简介 6
2.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安卓环境的搭建 7
2.3.4 MYSQL数据库 8
第3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功能设计 9
3.1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总体结构 9
3.1.1系统设计目标 9
3.1.2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9
3.2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具体系统分析 10
3.2.1 系统逻辑设计 10
3.2.2 系统物理结构 10
3.2.3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10
3.2.4 数据库设计 11
3.3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实现流程 12
3.3.1 系统总体流程 12
3.3.2 数据流量 12
3.3.3 用户登录 12
3.3.4 诊断流程 10
第4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功能设计 13
4.1用户模块设计 13
4.2诊断模块设计 13
4.3定位模块设计 19
4.4推荐模块设计 19
第5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调试与测试 20
5.1运行情况测试 20
5.1.1 用户注册测试 20
5.1.2 用户登录测试 20
5.1.3 系统首页 21
5.2各个模块功能测试 22
5.2.1 焦虑症测试 22
5.2.2 氛围抑郁症测试 23
5.2.3 自我测评 24
5.2.4 诊断历史 25
5.2.5 附近推荐 25
5.2.6 个人菜单 25
5.3总体功能测试 26
5.3.1 出错原因 26
5.3.2 解决方案 26
5.3.3 功能测试 26
5.3.4 可用性测试 27
5.3.5 测试分析 27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26
附录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社会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慢性病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新型健康管理近几年的热度也是直线飙升。而目前的心理诊断工具较复杂,且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很多人也因此忽视或躲避心理健康的发展。Android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以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广泛普及,为该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健康管理这一概念最初被提出来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它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险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已经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和完整的体系,主要以“医院医生保险公司”的形式运行整个社会的健康管理体系。
在日本,一些民间社会组织和政府卫生管理机构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卫生管理系统,普通的家庭和个人就可以享受健康管理组织和医生的长期综合跟踪服务。享受服务的家庭或个人也拥有相应的健康管理档案,以便于全面详尽地对用户的健康进行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逐渐发现了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倡导更健康的科学生活习惯,积极实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功能,从疾病的源头消除了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健康管理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国外相比已经相对较晚。然而2003年以后,政府开始逐渐着手于健康管理,人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业也得以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节奏也跟着加快,每个人每个行业都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而这些情绪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许多心理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但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因为起步较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虽有了解但是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很多人往往还没有足够科学的认识,甚至对心理咨询还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这就导致许多人心理问题出现以后并没有清楚的认知或没有对问题的严重性具有足够的认识,越拖越久,许多心理问题就演变成了心理和精神疾病。而且大多数人们在健康的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危害程度远远低于身体疾病的危害程度[11],人们也常常会因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而延误病情。其实心理疾病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比生理疾病产生的危害要严重的多。心理疾病不仅会危害患者自己的健康,而且也会危害别人,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宁[25]。
目前依旧有许多精神科疾病的诊断还是主要基于临床诊断访谈收集的病史和症状数据,或者是根据现象学分类进行症状组诊断或症状诊断。然而精神(心理)症状是复杂和多变的,因此精神疾病是一种在今天的医学诊断中依旧会被误诊或错过的疾病。根据这些数据,即使是在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精神(心理)疾病的专家在诊断功能性精神疾病方面达成一致性的也仅仅为61%[19]。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第2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开发系统分析 4
2.1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需求分析 4
2.1.1 系统功能分析 4
2.2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性能分析 4
2.2.1 系统性能分析 4
2.2.2 操作可行性 5
2.2.3 经济可行性 5
2.2.4 技术可行性 5
2.3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开发技术分析 6
2.3.1系统开发环境 6
2.3.2系统开发软件的简介 6
2.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安卓环境的搭建 7
2.3.4 MYSQL数据库 8
第3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功能设计 9
3.1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的总体结构 9
3.1.1系统设计目标 9
3.1.2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9
3.2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具体系统分析 10
3.2.1 系统逻辑设计 10
3.2.2 系统物理结构 10
3.2.3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10
3.2.4 数据库设计 11
3.3心理疾病诊断ANDROID手机APP实现流程 12
3.3.1 系统总体流程 12
3.3.2 数据流量 12
3.3.3 用户登录 12
3.3.4 诊断流程 10
第4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功能设计 13
4.1用户模块设计 13
4.2诊断模块设计 13
4.3定位模块设计 19
4.4推荐模块设计 19
第5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理疾病诊断APP调试与测试 20
5.1运行情况测试 20
5.1.1 用户注册测试 20
5.1.2 用户登录测试 20
5.1.3 系统首页 21
5.2各个模块功能测试 22
5.2.1 焦虑症测试 22
5.2.2 氛围抑郁症测试 23
5.2.3 自我测评 24
5.2.4 诊断历史 25
5.2.5 附近推荐 25
5.2.6 个人菜单 25
5.3总体功能测试 26
5.3.1 出错原因 26
5.3.2 解决方案 26
5.3.3 功能测试 26
5.3.4 可用性测试 27
5.3.5 测试分析 27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26
附录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社会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慢性病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新型健康管理近几年的热度也是直线飙升。而目前的心理诊断工具较复杂,且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很多人也因此忽视或躲避心理健康的发展。Android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以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广泛普及,为该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健康管理这一概念最初被提出来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它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险对客户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已经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和完整的体系,主要以“医院医生保险公司”的形式运行整个社会的健康管理体系。
在日本,一些民间社会组织和政府卫生管理机构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卫生管理系统,普通的家庭和个人就可以享受健康管理组织和医生的长期综合跟踪服务。享受服务的家庭或个人也拥有相应的健康管理档案,以便于全面详尽地对用户的健康进行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逐渐发现了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倡导更健康的科学生活习惯,积极实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功能,从疾病的源头消除了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健康管理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国外相比已经相对较晚。然而2003年以后,政府开始逐渐着手于健康管理,人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业也得以的快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节奏也跟着加快,每个人每个行业都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而这些情绪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许多心理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但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因为起步较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虽有了解但是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很多人往往还没有足够科学的认识,甚至对心理咨询还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这就导致许多人心理问题出现以后并没有清楚的认知或没有对问题的严重性具有足够的认识,越拖越久,许多心理问题就演变成了心理和精神疾病。而且大多数人们在健康的认知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危害程度远远低于身体疾病的危害程度[11],人们也常常会因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而延误病情。其实心理疾病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比生理疾病产生的危害要严重的多。心理疾病不仅会危害患者自己的健康,而且也会危害别人,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宁[25]。
目前依旧有许多精神科疾病的诊断还是主要基于临床诊断访谈收集的病史和症状数据,或者是根据现象学分类进行症状组诊断或症状诊断。然而精神(心理)症状是复杂和多变的,因此精神疾病是一种在今天的医学诊断中依旧会被误诊或错过的疾病。根据这些数据,即使是在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精神(心理)疾病的专家在诊断功能性精神疾病方面达成一致性的也仅仅为61%[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285.html